分享

姚依林17岁考入清华,62岁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官至正国级,享年77岁

 新用户41015886 2023-01-30 发布于上海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的解放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大败傅作义集团,一方面得益于徐帅、聂帅等人的统筹与指挥,一方面也离不开后勤干部的鼎力支持。他们将一袋袋粮食、一箱箱枪支弹药运抵前线支援作战,帮助我军痛击反动派,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姚依林同志。

姚依林是香港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母亲孤身抚养他。青年时,他随母亲迁往上海生活,并顺利考入当地的高中读书,期间开始接触红色书籍,继而成为马列信徒。17岁那年,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同年底经由好友介绍加入一个左翼团体,次年转为共产党员。

当时日寇已经在东北建立起有效统治,并屯兵长城一线,窥伺华北。但国民党却一再与侵略者媾和,出卖国家利益,这引起了北平工农学群体的不满。党组织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动运动的好机会,于是便委派姚依林等人带领学生们上街请愿,在舆论上打击国府,促成统一战线建立。

姚依林等人不负所望,成功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有力的抨击了国内的投降主义风气,增强了全民抗日的信心。抗战爆发后,他率领有志青年频繁发动暴动,反抗日寇的残暴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1939年,他被调到北方局工作,协助聂帅建设晋察冀根据地,扩大革命的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时,姚依林广泛联合爱国商人,以私人名义购买战略物资,再通过秘密途径输送到解放区,支援解放军,帮助我方在广袤的华北原野上与傅作义军事集团斗争,消耗其有生力量。最终,我方成功掌握战略主动权,转守为攻,一举打败了国民党军,解放了整个华北。建国后,姚依林被调到国务院工作,主要负责商业与经济建设。

当时西方国家普遍对新中国抱有敌视态度,一直在对人民政权实行封锁,而苏联的援助又极其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的物质需求。姚依林在征得党中央同意之后,效仿苏联实行配给制,所有物资均按需配给,保证老百姓的最低生活标准。同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行为,严惩不法商人,维持市场秩序。

困难时期,姚依林因地制宜,细化物资配给,优先供给困难地区,至少要让大家先吃上饭。动荡时期,他受到居心叵测者的迫害,一度被逼离开领导岗位,但他并未因此屈服,他始终坚持斗争,坚守原则与信仰。1973年,姚依林恢复名誉,重新出山,动荡结束后,他就任商业部长,期间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展开拨乱反正工作,为受委屈的老同志平反。

1979年,62岁的他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在邓公的领导下,他带头执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让中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东亚经济奇迹,亿万老百姓受到改革红利的辐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也好起来了。1992年,他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再继续在一线工作,于是主动申请离休,1994年,姚老因病离世,享年77岁。

姚依林先辈的一生壮丽辉煌,他参加过艰苦的对敌斗争,帮助我方在夹缝中找到了一条取胜之道,推动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厥功甚伟。建国后,他一心扑在经济建设上,与同志们携手克服重重难关,让新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伟大的复兴。他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人民政权的鼎力支柱,他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