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汝城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1-30 发布于山东

       汝城县因汝川而得名。

       秦代属长沙郡,为郴县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分长沙南部置桂阳郡,汝城属桂阳郡郴县地。东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析郴县置汉宁县,汝城为桂阳郡汉宁县地。三国时,汉宁县改为阳安县,汝城为阳安县地。西晋初,阳安县改称晋宁县,汝城属晋宁县地。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始分晋宁县地置汝城县,辖今汝城、桂东县地,属桂阳郡,汝城县之名始见于史籍。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废汝城县置卢阳郡。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置卢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卢阳郡,卢阳县隶属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义昌县,县城迁至城头寨附近,辖今汝城、桂东县地,属桂阳郡。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因避庄宗李存朂的祖父李国昌之讳,楚马氏奏准改义昌县为郴义县,县址依旧,属郴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郴义县为桂阳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县治迁今址。宋嘉定四年(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两乡置桂东县,自是桂阳、桂东各为一县。元、明仍为桂阳县,属郴州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举兵叛清,在衡州称帝,号周王,避讳“桂”字,曾一度将桂阳县改为义昌县。次年(1679年)二月,吴三桂病死,兵败,复称桂阳县。

       民国二年(1913年),因撤州建道,把郴州、桂阳州撤销,两州各县统一划归衡阳道,原桂阳州改为桂阳县,为避免两县同名,本县复称为汝城县,属衡阳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汝城县隶湖南省郴县专区。1950年11月,郴县专区更名为郴州专区。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公署,汝城县改隶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7月,湘南行署撤销,分设衡阳、郴县两个专区,汝城县划归郴县专区。1959年3月,汝城、桂东两县合并为汝桂县。1960年7月,郴县专区更名郴州专区,汝桂县隶之。1961年5月,撤销汝桂县,恢复汝城、桂东两县建制。1968年2月汝城县属郴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撤销革命委员会,设立地区行署,汝城县属湖南郴州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2月17日,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汝城县隶属郴州市。

      汝城有风光秀丽的清风岩、白石岩、连珠岩,有幽静雅致的濂溪书院、白石书院、云头书院,有商代牛头岭、神仙带、汉代百园、宋代破船埂等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天然温泉和万亩竹海。濂溪书院系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汝城县城区西南,106国道从东侧通过,距汝城县城区中心800米。是为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公元1220汝城县令周思诚建濂溪祠,九易其址,保存至今。濂溪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公元1041-104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现书院供有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拙赋》等著作。明代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辂,清代著名诗人郭远,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