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报血仇, 金国城内用老弱熬油,人畜骨肉混

 king9413 2023-01-30 发布于广东
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报血仇, 金国城内用老弱熬油,人畜骨肉混芹泥而食,凄惨无比,但蕞惨的是金哀宗和皇后。

金国衰亡的原因是野狐岭战役和三峰山战役的失败,以及金国高层在外交策略上的失误。

金蒙之间也是血海深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不久之后亲率10万大军南下攻金。当时金国有5000万人口,40倍于蒙古,所以在得知蒙古军队南下的消息后,金国上下重视程度不够,连续两次犯了同样一个愚蠢的错误——分散兵力。虽然总兵力占有绝 对优势,但被成吉思汗集中兵力轻松突破防线,金军在野狐岭(今河北张北野狐岭)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杀,伏尸百里。经此一役,金军中 央机动兵力消耗殆尽,国力大衰。

野狐岭之战后,金国在两河地区兵力空虚,于是金国举朝南迁,将两河、山东地区拱手让给了蒙古人。此后金国以关河为防线,双方僵持数年。在此情况下,成吉思汗率军西征,留木华黎经略汉地。

失去两河地区的金国只有河南一处产粮区,难以养活30万军队。在此情况下金国再出昏招——对宋出兵。金廷认为宋廷贫弱,可以“取尝于宋”,但今时不同往日,一来金国国力大衰;二来宋军也兵锋渐振,金廷的计划落空了。

伐宋之战一打就打了七年,金国没占丝毫便宜,反而损失惨重,徒耗国力。《金史》有载:“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国家精锐几近丧,枢府武骑尽于南。

宋廷对联蒙灭金一直有很清醒的认识,毕竟北宋曾经联金灭辽后被金所灭,南宋朝廷并不想重蹈靖康之难的覆辙。宋廷上下一直有联金抗蒙的意愿,但在金国南下伐宋的背景下,这种幻想宣告破灭。

绍定三年(1230年),窝阔台召集众臣,决议对金两面夹击:命拖雷率兵借道宋境从背后攻金。而主力部队分两路从正面进攻。

结果蒙军两次向宋廷借道均被拒绝,拖雷只能从凤州硬攻,由于宋将失误,拖雷得以顺利进入金国境内。窝阔台本想借宋金之手消灭拖雷势力,所以宋金事先都知道了蒙军计划,加上窝阔台一直按兵不动,金军及时将主力调往南部防线,所以4万疲惫不堪的蒙军进入金国后,面对的是15万金军精锐。

拖雷面对的本是必死之战,但关键时刻金军主帅之间相互掣肘,数次贻误战机,终于让拖雷等来了一场救命的大雪。大雪降温,把金军冻得“几无人色”,蒙军则更适应寒冷,拖雷在三峰山之战中大败金军。三峰山一战后,金国精锐殆尽,距离亡国已经不远了。

此时的金哀宗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宋廷,但为时已晚,金国已经连“唇”的实力都不具备了,宋廷的策略只能向蒙倾斜,其重点不在灭金,而在“和蒙”,尽量拖延宋蒙决战的到来,驱虎吞狼的选择,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绍定五年(1232年),蒙军和宋军出兵攻打开封,城破之际,金哀宗逃亡蔡州。

天兴二年(1233年)九月至十二月,宋蒙军队逐渐完成对蔡州的包围。宋蒙军队内防金兵突围,外阻金兵入援。金哀宗迫于无奈,只好临时招募民兵御敌。民众为了保卫蔡州,连健壮的妇女 也协助搬运守城所需的大石,金哀宗亦亲 自抚军。全城上下虽知必亡,但仍拼死守城。

久攻不下的困境被南宋名将孟珙打破,他率军夺取战略要地柴潭楼,掘柴潭入汝水。蔡州外城很快被攻陷。蔡州城守城金军急红眼,竟驱城中老弱孩童入大锅熬成热油,以此为防御'武器',往下浇烫宋、蒙士兵。但于事无补,当天夜里,西城楼就被蒙军占领。

被宋蒙军队围城的三个月,蔡州城内早已沦为人间地狱,守城的金军先是把鞍靴甲革包括军鼓鼓皮都煮熟吃掉,然后开始斩杀败退的官兵,把人和动物的骨肉混着蔬菜泥作为食品充饥。见时机已到,孟珙下令对蔡州城进行总攻。

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戊申夜,为了不做亡国之君,金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完颜承麟。次日,完颜承麟正在行继位礼,蔡州城南已经立起宋军旗帜,诸大臣亟出抗敌。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37岁。

闻知金哀宗死讯,剩下的一千多金兵在宰相率领下力战不降,为了不做亡国奴,上至宰相、参政、总师、元师,下至兵丁,五百多人跳河殉国。

宋蒙联军入城之后大肆屠 城,金哀宗的尸 体从坟墓中被挖出以后,蒙宋双方都想将其带回国内,经过协商宋军将金哀宗分尸,蒙古人和宋军各带着金哀宗一半尸 体回国。金哀宗“国君死社稷”,被史学家认为是蕞值得敬重的皇帝之一。

据说金国皇后被南宋军队抓住以后被轮 奸,还被画师将过程画下,名曰《尝后图》。金灭之后,700万女真人仅余10万,金国被灭的惨况,较靖康之难尤甚。

对南宋来说,与蒙古结盟并非多么高明的举动,只不过是送走一只暮年的狼,却迎来一只壮年的虎罢了。但在当时的情势下,朝廷上下报仇心切,而金朝也不能调整政策,自己打破与南宋的和平关系,再加上蒙古势力确实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所能做的,也就是与蒙古结盟消灭金朝了。

对此,您怎么看,请留言讨论。#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