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酒诗中的典故

 acerbookstore 2023-01-30 发布于天津

  +

+

汉代酒知识课堂

“酒”是饮酒诗中最重要的元素,由于“酒”能刺激和震荡人的心灵,使心灵逐渐超越理智思维的限制而腾升至想象驰骋之境,所以作者在饮酒诗中可过分地铺排张扬、夸大修饰,且能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由于饮酒诗的形成经过了从上古到唐朝这一段漫长的时间,已在历代诗坛中留下痕迹,所以李白写饮酒诗的时候,大量用上了与“酒”有关的典故,援古证今,传达难言之心思。经由这些高妙的手法和技巧,李白更易于将内心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得诗歌的语言文字更具说服力,更能动人心弦。

“明朝散发弄扁舟”:袁闳和范蠡

李白擅长运用典故来抒情达意,尤其当他人生不得志时,满腔的郁闷愤慨刺激了灵感的涌现,加上酒精的催化,更让李白文思飞跃,纵情挥洒地写下许多动人的诗歌。在饮酒题材之中,李白善于运用与酒有关的人事典故来寄寓自己的情怀和志向,如《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明朝散发弄扁舟”,取材自袁闳和范蠡的故事。袁闳曾经散发绝世,遁入山林饮酒为乐;范蠡亦功成身退,携酒壶漫乘扁舟遨游于江湖之上。这两位钟情于酒的高士代表了明哲保身、高风亮节的典型人物,李白借着他们表明自己欲绝迹人间、远离世俗的心态。

高阳酒徒

《梁甫吟》里的“高阳酒徒”是一个与酒有关的著名典故,他指的是汉代的郦食其。根据《史记》所载,郦食其本为陈留高阳人,家贫落魄,被人视为嗜酒狂生。当他前往拜谒刘邦时,刘邦正靠在椅榻上让两个女子洗脚。郦食其长揖不拜,并指责刘邦,欲成大事,即需礼遇贤者。刘邦于是辍洗摄衣,延郦生上座。诗中的“来趋风”是说刘邦看出郦生之不凡而急忙前去迎接,措辞夸大,强调郦食其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人。李白欲以此典故反衬出自己怀才不遇、不得明主见用的失落心情。此诗用典妙在杂而不乱,运用古人的事迹很好地来传达出期盼受用的心愿。

《世说新语》与《短歌行》

此外,用酒典故来明心言志的还有这首《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風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噸,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题目之所以叫做《玉壶吟》,乃因源自《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的故事。当人们读至此诗的时候,脑际便会浮现出王处仲醉酒后吟诵曹操《短歌行》,敲打唾壶、发泄满腹牢骚的画面。这首诗也连用几个典故,曹操《短歌行》又含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所以,当我们把这些典故连在一起看时,便能体会出李白壮志难酬的苦闷。此诗用典多为暗用,诗人把典故和自己的情感融合为一体,既准确,又恰当,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志,充分体现了用典手法的妙趣。

宁戚、苏秦和山简而在描写醉态的小诗中,李白也运用典故,精炼地传达心中感触,如《秋浦歌十七首》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此诗短短四句就用了三个典故,其密度之高,实为罕见,但李白的用意却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宁戚和苏秦之典取义所在无疑是着眼于“不得志”这一点上,而山简故事的援引则在其浪漫不羁的饮酒风貌上。李白个性浪漫不切实际,一生心仪谢安、鲁仲连、姜太公一流的传奇人物,希冀能潇潇洒洒地在旦夕之间,由布衣直接一跃为卿相,去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旦遭遇政治挫折,往往就以古来不得志或尚未得志的布衣卿相自比,此诗就是这种心态的一个典型表现,李白借此抒发他一直无法平息忘怀的失志之悲。

纵观李白的饮酒诗,用典言事可说是一种极为常用的表达方法。他反复地使用相关典故来表达同样的主题,那就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由此能体会出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与不安。像古代明君良臣、游侠义士、隐逸高人这些先贤们的雄才大略和所建的不朽功业,对功名富贵的态度,乃至纵情酒乐、放浪形骸的名士风范,都对李白的思想与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透过这些古代人物故事的引证,李白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涵,更能委婉、曲折地表达自身的独特感受,借古人以陈情明志,呈现出最真实的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