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摄影师来说,最终极的梦想就是出一本画册。因为画册是一部摄影作品的完整呈现,蕴含着摄影师的巧思,更有可能代表摄影师获得荣誉、商业、社会方面的价值。 ![]()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1959) ![]() 雅昌影像定制画册 然而,如今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几万张照片,对于摄影师来说,电脑和存储盘里的照片就更是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数量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难的不是拍摄的过程,而是挑选作品的过程。毕竟画册的照片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类别、逻辑去排列。那么,如何从几万张照片中挑选照片出画册?这7个技巧不容错过! 1 选择能让观众领会到兴奋点的照片 在画册的最开始,或者最突出的位置,一定要选择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要让它在观众眼里格外突出,而且能在观众心里投下涟漪,唯有如此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画面有主体,也就是画面的兴奋点。 ![]() 海鸥/李少白
2 选择凸显不同重点的照片 在画册的内页中,因为同类型的照片可能带来视觉疲劳,因此可以挑选有不同重点的照片。让画面中不同材质、颜色、大小、位置、形状的元素,在观者心理上形成不同的分量感。 ![]() 刘德明《走世界》系列画册内页,左右两页凸显不同重点的照片。 ![]() 树荫/刘雪晶 ![]() 李少白:一棵大树,两种快乐。 以上图为例,粗壮的树干如擎天柱一般把画面一分为二,画面充满了大块的黑色,不过整体并没有显得堵塞和封闭,因为有流动的空间,还有阳光从画框外照射进来。“散步”的鸡、拿相机的大妈和独坐的男人,形成有趣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 3 照片内容以及排版能够产生交流 在画册的排版上,一张照片和多张照片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看体验。一张照片内的画面非常复杂,但是看起来脉络清晰、有章可循,就是因为画中元素“左顾右盼”,产生了交流。多张照片画面元素的呼应有多种形式,诸如角度、位置、颜色、形态、动作等都可以产生联系。 ![]() 回头/梁珊珊 ![]() 李少白:擦身而过的那一秒,有些王家卫电影的感觉。 以上图为例,乍一看以为是电影海报,目光交错恰到好处,对氛围的表现非常到位。可惜主题不够明显,内容交代不足。我们在城市中摄影,可曾想过,城市的灵魂是人,要注意观察、等待、寻找各种环境里的人,发掘他们的故事,就像观看一场场流动的舞台剧,何乐而不为呢? 4 非常比例的照片在画册中有奇效 调节画面中元素的比例是构图的重要手法,即调整画面元素之间的尺度对比,引导和强化主体,控制整体氛围,增强视觉感染力。 ![]() 而这类照片放在画册中总是有奇效,在画册中能够跳脱出平静的画面,给人继续探索和观看的欲望。 ![]() 乌鸦闻道/李少白 以上图为例,小小的乌鸦落在巨大的佛像膝盖上,就像流畅的曲线上被滴了两个墨点。画面淡雅,却不显得单调,因为除了大小、黑白的对比,还有精美的纹饰可供欣赏。乌鸦基本处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构图疏密有致,舒展透气,透着一种淡淡的调侃,让人莞尔。 5 风光、建筑摄影画册选片的妙招:选择有空间感的照片 作为视觉艺术,摄影跟绘画一样,都是在平面上营造立体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视点、视距、焦段和景深等,让人对长、宽、高产生错觉,来获得错落有致的空间感。 在风光、建筑照片的选片过程中,选择具有空间感的照片是永远不会出错的。哪怕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观察者的眼睛里,空间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画册中具有空间感的照片能够带来多样的感受。 ![]() 伊朗古镇/周雯 ![]() 李少白:搞摄影就像打游击,绕道背后可能有惊喜。 以上图为例,在中东灼人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黑白分明,也让几何状的建筑物更有轮廓感。所以,摄影师来到这里,可以展开一场造型的实验。摄影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嶙峋的土墙就像一面厚重的画框,由圆锥体、筒形、方形组成的建筑群如一幅抽象画。这篇饱经沧桑的热土,经过摄影师的重新打量,有了一种异样的宁静。 6 选择有韵律的照片,让画册呈现出规律的美 人们喜欢唐诗宋词,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读起来很有韵律,朗朗上口。绘画和摄影同样如此。画面元素组合也会形成节奏的长短、旋律的缓急、音调的高低、音色的清脆和粗犷。 在画册的呈现中,选择有韵律感的照片,往往能够给画册的观看带来一种秩序感,甚至随着画面的不同,像音乐一样带来高低起伏的观看体验。 ![]() 十七孔桥/李少白 以上图为例,作者选取了明暗对比最强烈、色彩饱和度最高的时机按下快门,将十七孔桥优美流畅的身姿浓缩在这整洁、简洁的节奏中。但是只有桥的身影显然过于单调,这个视角正好叠加进玉泉山上的玉峰塔,使之成为旋律的最高音,顿时有了抑扬顿挫之感。在这转瞬即逝的黄金光线里,摄影家要完成谋篇布局,还要快速奔跑,不亚于一场战斗。但只要能拍到想要的片子,就是对“战士”的最大犒赏。 7 选择有“动静”的照片,让画册内容有动静对比 说起来,让照片生动也有不少“套路”,常用“套路”之一就是动静对比。如果照片里只有静态或动态,往往可能陷于呆板。一旦有了动静对比,就可以营造虚实对比,形式感大为增强。 ![]() 画册中的动静对比照片 在画册的排布中,将具有动感的照片排在静态照片的前后,往往能形成一种动静的对比,好似水流一样,自然地流动到下一页。 ![]() 蓝印花布/张福明 ![]() 李少白:身随心动,相由心生,这张照片拍出来一份禅意。 以上图为例,画面带有非常强烈的动静对比。被风卷起的布匹,其形态和面积都恰到好处,仿佛可以听到风撕扯时的声音。直射的阳光虽然宣布却不刺眼,画面有电影镜头般的大片既视感,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取景框没有纳入那些正在劳动的江南女子,完全靠物体说话,却获得了别具一格的效果。 看完这些技巧,你是否已经掌握了画册挑选照片的秘诀?赶快整理一下过往的大作,制作成你的代表作品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