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京城大户王员外刚刚从第八房小妾的温软怀抱里挣了出来,由婢女春梅服侍便溺,听到小厮的来报,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叫。惨叫之恸,让本来想补一下觉的小妾吓得一个激灵,老爷这是咋了。她掩住胸前的无限春光,刚要起床一探究竟,哪知道老爷一阵风的跑了过来,抱着床头的衣服,一边穿,一边朝门外走去。后来,她才知道消息,原来老爷的私库被盗了,上万两的银票,首饰被洗劫一空,偌大的密室里只有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很丑的小人,下面写着“我来也!”当王员外乘着小轿气喘吁吁地来到了京兆府衙门,当办案的公案一听说是“我来也”的案子,也没急着登记,只说了一句:“王员外不用恨,最近啊,被盗的不只你一家,周国舅家,还有户部侍郎刘大人的家里,都被盗了,被盗的人,就是我来也!据说吏部尚书王大人暴怒,已经下令六扇门限期破案了!”听说被盗的不只自己一家,王员外的心里好受多了,他问道:“这我来了是谁,怎么如此嚣张?”这一天,大通县令刚刚上堂,就听到手下衙役说,他的手下在巡夜之时,捉住了一个小贼,这人轻功极好,但好像是喝了酒,想跑,被官差用弩箭射伤了小腿,捉了起来,据说是传说中的大盗“我来也!”大县一听大喜,连忙让马班捕快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报到了京师,没多久,来了一群如狼似虎的六扇门高手,将这个小盗给直接押到了京师,关在了刑部大牢里。经过提审,这小贼说,自己叫李三,轻功虽好,但只是小打小闹,从没来过京师。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就一直关在了大牢里。有的苦主听说我来也被捉,都纷纷托关系,走后门,让他们严加审讯,从李三的嘴里套出被盗的金银。这一天晚上,天刚刚擦黑到,狱卒李大毛带着一壶酒,来到刑部大牢里换班。京城小吏,虽然听着很好,但到手的一个月只有几两碎银,自己喝酒都不够,还要维持一家人的嚼谷,让他苦不堪言。他刚刚挎上腰刀,在大牢里巡视一圈,就听到一间牢房里传来了低微的声音:“差爷?”他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矮小,却长相俊俏,只是眼神有点邪气的小伙子把手从牢房的木柱缝里伸出来,给他打招呼。他咳了一声,手扶在刀上,迈着方步走了过去,故作威严地问道:“何事?”“听说差爷姓李?我也姓李,我们百年前是一家,我叫你一声叔可好?”说罢从手缝里露出了一颗豆子大小的碎银,悄无声息地落到了李大头的腰袋里。有银子在身,李大头的表情灵动了许多,嘴角咧出一丝微笑:“叫叔干啥?”“叔,我这里还有银子,最近嘴里馋得慌,给弄点酒肉呗!”说罢不知道又从哪变出了一颗大一点的碎银。在牢房里,有钱就是大爷,那些犯人的伙食,可以说跟猪食差不多,有些犯人想吃好的,都给狱卒们塞银子,通过他们之手,搞些吃食,只要你有银子,八大楼的席面也可以给你整来。没多久,一坛土酒,一只烧鸡,一只酱肘子,被送进了牢房里。李大头与李三席地而坐,把酒言欢。“说来话长!”李三喝了一大口烧酒,残酒从嘴角流了下来,滴在衣衫上,他也不管。“最近京师不是在抓巨盗我来也吗?许多小贼都跟着倒了霉,我本来只是大通县的一个小毛贼,哪知道也被当成我来也押到京师,现在六扇门的老爷们为了邀功,要对我们这些小贼动刑,以我这小身板,怕是活不久了,临死之前,只想过得舒服一点,所以请叔给我弄舒服点,到时候,我自有相报!”说到这里,他挤了挤眼睛。李大头心领神会,这些该杀的贼子进大牢时,身上的银两可是被搜刮了,还能在身上藏点钱的,都不是普通人。他点了点头,如果能从这个小贼上赚上一笔银子,大儿子到国子监读书的银两不用愁了。这一天,眼看自己前几日给李大头的银子花得差不多了,李三将李大头叫到了身边,悄悄耳语道:“叔,帮我个忙呗,我藏了纹银三百两,就在京师某个寺院的塔下,你去取出来,可好?”“你不会骗叔吧!那里人来人往,可不是藏银子的好地方!”李大头不信。“放心,我骗谁,也不会骗叔啊!你今夜子时,来到塔下绕塔三圈,就会听到有人和你打招呼,到时候,自会有三百两银子。”李大头抱着一试的心理,当夜子时他来到了塔下,按李三所说,果然得到了三百两银子。一半给李三买吃的喝的,另外一半,落进了自己的荷包。有了钱,李三的日子过得好多了,原来牢房里一个要瘟死的老头儿,被安排到其他的牢房里,地下几百年发臭的稻草被清理了,换了一张干净的大床,铺上了厚厚的棉被,要不是他没那爱好,八大胡同的窑姐也能给叫进来。只是一番操作,三百两银子也不经花了。没多久李大头哭丧着脸,说银子花没了。看着李大头那微变的态度,李三微微一笑:“不要急,叔,我在某一个桥下的水里,还藏了几件金器,你取出来,一半给我吃喝,一半算是侄子孝敬叔的。”一听这个地名,李大头不相信:“那里人来人往,每天过桥的人,没一千也有八百,这怎么取?”“小意思!”李三微微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叔可以用竹篮盛着衣服拿到那里去洗,故意让东西掉到水里,再潜下去取,顺势用衣服将金器裹了,放到篮子里,又有谁看到?”第二天,一个妇人提着篮子,到桥下洗衣服,正在洗衣服的时候,突然嚷了一声:“我手腕上的银镯子掉到水里了,这可咋办呢?这可是我家官人花了五两银子给我打的!”说罢哭了起来,“正好”李大头路过这里,自告奋勇下水,将妇人的银镯子捞了出来,在大家的恭维声中,大摇大摆离开了。拿到金器之后,李三的待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普通的土酒换成了醇美的老白汾。这天夜里,眼看就要到了子时,整个大牢里一片安静,许多犯人都睡着了。李大头刚转了一圈,要回去打个盹,发现李三正在挤眉弄眼,给他打招呼。“叔,我有一件事求您,对您也没损失,能不能帮我一下?”“能不能将我脖子上的枷给解开一会儿,让我出去一趟,叔放心,我五更之前一定回来,绝不连累你!”要知道李三可是六扇门点名的犯人,身上的枷一直不敢卸了,这万一?李大头面带难色。李三看到李大头为难,悄声说道:“叔,我来回送你的银子,也有上千两了吧,哪怕我不回来,你有了这笔钱,随便找点差事,也能过得安逸,你也没啥损失。再说了,以我的手段,你这枷子不开,我也自有办法解开,到时候我破狱而逃,对您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吧!”经过一番权衡,李大头还是解开了李三的枷板,他忐忑地望着李三:“你确定五更之前回家,不害叔是吧!叔可是上了你的贼船了!”李三再三保证,悄悄地溜出了牢房,一个纵身,就消失在黑夜里,这让李大头心里一寒:好俊的身手。他再也没有睡意,就这样一直枯坐到四更时,眼看就要到了五更了,他心里的不安更加严重。私纵犯人,虽说自己手里不缺钱,可是要丢掉这个差使了。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随着人影一闪,李三灵活地从房檐上跳了下来,站在他面前,双手在他面前一伸,歪嘴一乐。第二天一大早,刑部的郎堂又收到富户的投状,好几家大户昨天都被盗了,他们家门上写着“我来也”三个字。这一下狠狠地打了六扇门一干人等的脸,尚书大人大怒:“我来也还没捉住啊,大牢里留那么多小贼干嘛?该判的判了,该放的放了!”上官一声令下,整个衙门里开始忙碌起来,捉贼的捉贼,巡视的巡视,审案的审案。李三由于没有多少案底,很快被放出了牢房。临走之时,几个牢头好像都跟他处得关系不错,还依依不舍,洒泪惜别。这天晚上,李大头忙完了公里的差使,醉乎乎地回到家,妻子走了过来,悄悄地告诉了他一件事。原来昨天晚上,有人敲门,妻子以为是李大头下班了,就打开门,哪知道闯进一个小个子的俊小伙,将一个布袋扔在桌子上,就离开了。李大头的妻子看袋子沉甸甸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藏在了柜子里,等自家男人回来再作打算。李大头很好奇,打开包裹,顿时被里面的金子闪花了眼,他一惦,至少有上百两金子,这才明白,李三就是真正的“我来了”,借自己的手将他放出去,又做了几场案子,让官府以为他还逍遥法外,才用正常的手段从大牢里走了出来。得了这笔银子,李大头惶惶不可终日,半年之后,他找借口辞了吏部大牢的差使,回老家买房买地,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