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之下,依靠发展工业来致富的目的将如何实现?

 渐渐见见 2023-01-30 发布于四川

引言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地区越穷,就越不重视生态环境(比如滥开荒,滥砍树,滥挖矿),也越没有财力来治理被破坏的环境,结果越来越穷。我们还经常听到另一种说法:某个地区过去虽然穷,但当地水污染少,土壤污染少,空气污染也少,后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河流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空气也被污染了。这两种说法之中哪一种说法有道理,还是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呢?如果说两种说法都有道理的话,那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说,似乎穷也不好,不穷也不好,难道只有处在“穷与不穷”之间才好吗?

实际上,我们所接触到的是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二者共同遇到的一个难题:环境保护和贫困区开发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只有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着手研究,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比较正确的回答。任何一种社会,总是在一定的目标的指引下,依靠某种动力,使用各种资源,使经济运转起来,并在运转中排除各式各样的干扰,达到预定目标或尽可能接近预定的目标。

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就是社会借以实现上述过程的一系列关系的总称,这些关系产生自这个社会的内部,而不是来自外界。概括地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机制。一是目标机制。目标和目标体系是如何形成的?目标顺序是如何排列的?从经济发展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确定这些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有哪些?环境与生态平衡是不是被列入发展目标体系以及它们在这一目标体系中的位置如何?

二是动力机制。动力的源泉是什么?动力是怎样产生的?以什么方式取得动力?假定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被列入了发展目标体系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认真对待环境与生态平衡的动力?怎样得到这种动力?换句话说,怎样激励人们关心环境,关心生态平衡?怎样才能使这种动力长久维持?

三是资源配置机制。资源按何种原则配置?以何种方式配置?资源配置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是如何形成的?这两种约束怎样发挥作用?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是怎样配置的,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资源又是怎样配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之间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如何得到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资源配置主体在资源配置方面如何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

四是排除干扰机制。怎样识别经济运行中的干扰?怎样排除这些干扰?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过程分别受到了来自各种因素的干扰,那么这些干扰是怎样被认识到的?怎样估计这些干扰的严重程度?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否自行排除这些干扰?如果不能自行排除这些干扰,那么干扰将如何被排除?不同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动力、资源配置、排除干扰这四个方面是各有特点的。

现在,我们需要研究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与环境保护、贫困区开发有关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考察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根据前面提及的经济运行机制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即目标、动力、资源配置、干扰的排除,在对以社会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两种不同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比较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在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差别虽然存在,但并不十分显著。

这是因为,由于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目标机制与动力机制的差别不可能达到目标截然不同与动力截然不同的地步,尽管在目标顺序和目标制定方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别,以及在对动力源泉的认识和取得动力的方式上也存在着某些差别。

但是,资源配置机制与排除干扰机制在社会主义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与新经济运行机制之下则有很大的差别。正是资源配置机制与排除干扰机制的不同,成为决定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之下环境保护状况与贫困区开发过程及其效果不同的主要因素。动态地看,一个贫困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遭到两类不同的环境破坏。

一类破坏是在发展初期就可能存在的,即当地居民为了使自己早日摆脱贫困状态,掠夺性地对待自然资源,致使森林、草原、矿产资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这时由于工业还没有发展,一般只有这一类破坏。另一类破坏是在工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才出现的,即随着工厂的建立,水源被污染,土壤被污染,空气也被污染

当然,第一类破坏即使在工业发展以后也可能继续存在,因此,工业发展后两类不同的环境破坏是可能并存的。这两类环境破坏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从一个贫困地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谈起。一个贫困地区通常是一个封闭的或基本上封闭的经济体系,它或者同外界没有经济联系,或者联系很少。

假定它同外界联系很少,那么这表明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很少,本地区的需求基本上与当地的供给在很低的水平上是相适应的。一个贫困地区,即使在基本封闭的状态中,也不是不会发生上述第一类环境破坏的。比如说,由于缺乏燃料,人们可能滥砍树;由于土地贫瘠、亩产量低、粮食供给不足,人们可能滥开荒。

但应当注意到,处于基本封闭状态的贫困地区,即使发生第一类环境破坏,其破坏的程度也有可能受到某种限制。这正是封闭型经济的一个特点。当然,封闭条件下,由于该地区处于贫困状态,所以第一类环境破坏不会中止。

如果这时客观上存在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并且假定发生了由于基本生活资料供给不足而造成破坏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则只能采取行政性措施进行干预,而缺乏内在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机制。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的封闭状态肯定要被逐步打破。

这时,就算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仍在起作用,地区同外界的投入产出联系也会逐渐增加。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引起本地区的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而且也会带动其他地区的供给和需求增长。各个地区的供给和需求增长幅度的不一致,会使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使原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分布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程度也会因此而很不一样。

这时,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密度、资源状况的影响,而并非是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约着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不是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而是在非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假定传统经济运行机制继续支配着经济生活的话。

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以及在同其他地区经济联系增多的情况下,在受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提高不平衡的影响之下,上述第一类环境破坏的程度就有可能加剧。单靠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之下的行政干预措施很难予以制止。不可否认,有些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是关心本地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的。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不辞辛苦,力求改变本地区的落后和贫困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迅速致富呢?

发展要靠工业,工业需要资金,资金来自何处?假定国家进行投资,工业可以发展起来,但绝不是每一个贫困地区都有条件吸引国家在本地区进行工业投资的。如果一开始无法依靠工业来发展本地经济和依靠工业来积累资金,那么依靠发展工业来实现致富的目的将如何实现呢?在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之下,这是很困难的。

于是出现了两种可能性:一是,尽管贫困地区同外界的经济联系增多了,但本地的工业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发展,本地的农业虽然有可能发展,但农业却难以为本地区积累资金,从而难以达到致富的目的,于是本地区同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将因发展速度的不同而逐渐扩大。

结语

另一种可能性是,为了积累资金,居民自发地或有组织地过度开采当地的资源,靠出卖资源来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人们辛辛苦苦,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成果,甚至会变得愈加贫困,由此造成的恶果,不但影响本地区,而且也影响其他有关地区,不但影响现在,还会影响到将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