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青

 康德养生 2023-01-30 发布于广西

【药名】
四季青


【异名】
冬青叶《本草拾遗》,四季青叶《中药大辞典》,一口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品种考证】

冬青之名始见于《新修本草》女贞条下,云:女贞叶似枸骨及冬青树。《本草拾遗》云:冬青,其叶堪染绯,子浸酒去风血,补益。木肌白有文,作象齿笏。冬月青翠,故名冬青,江东人呼为冻生。李邕又云出五台山,叶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热,与此亦小有异同,当是两种冬青。《本草图经》中在女贞条下云:(女贞)或云即今冬青木也。而冬青木肌理白,文如象齿,道家取以为简。《纲目》始将冬青从女贞条中分出,并云:冻青亦女贞别种也。山中时有之。但以叶微团而子赤者为冻青,叶长而子黑者为女贞。以上所述冬青特性均与本种相符。《纲目》又引《救荒本草》云:冻青树,高丈许……又叶似楂子树叶而小,亦似椿叶微窄而头颇圆,不尖。五月开细白花,结子如豆粒大,红色。有学者考证,此为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而并非本种。《植物名实图考》冬青条下有两图。左上方图为一带叶花枝,花序呈顶生圆锥状,叶片全缘,应是女贞,在文中有云俗以接木樨花者,亦可放蜡也是指女贞。而右下图为一带叶、果枝,果生于叶腋或枝干上,叶缘具锯齿,则为本种。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


【原植物】
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I.chinensis Sims]

又名:冻青、冻生《本草拾遗》,冬青木《本草图经》,万年枝《群芳谱》,大叶冬青《医林纂要·药性》,紫柄冬青《贵州中草药名录》,油叶树(湖南、广东),红冬青(广东、四川),水汤树(广西),青皮树、观音茶(四川)

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叶片革质,通常狭长椭圆形,长6~10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很少圆形,边缘疏生浅锯齿,上面深绿色而有光泽,冬季变紫红色,中脉在下面隆起。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着生于叶腋外或叶腋内;花萼4裂,花瓣4,淡紫色;雄蕊4;子房上位。核果椭圆形,长6~10mm,熟时红色,内含核4颗,果柄长约5mm。花期5月,果熟期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属暖温带树种,耐寒性强。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栽种。耐修剪,抗有害气体。

栽培技术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播种:11月采成熟果实后,搓去果皮,洗净,将种子用湿砂低温层积,于翌年3月前播种。扦插:选一年生雌株枝条做插条。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药材及产销】

四季青 FoliumIlicisPurpureae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少卵形,长5~11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生的浅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至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绿色至黄绿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叶下面隆起,侧脉每边8~9条。革质。气微,味苦、涩。以身干、色绿、无枝梗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外被角质层,下表皮具气孔。栅栏组织2~3列细胞,海绵组织5~6列细胞,排列疏松,可见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几乎成环,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断续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均具数列厚角细胞,主脉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偶见方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水适量,温浸2h,滤过。取滤液点于蓝色石蕊试纸上,即显红色;另取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墨绿色。(检查原儿茶酸)

(2)取本品粗粉8g,加水适量,煮沸20min,滤过,滤液加热浓缩至8ml,加乙醚8ml振摇提取,醚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4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氨制硝酸银试液5~6滴,显棕褐色,置水浴上加热后,呈银镜反应;另取溶液2ml,加24-二硝基苯肼试液5~6滴,显棕红色。(检查原儿茶醛)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g,加水50ml,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酸化至pH2,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乙醇0.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制成对照品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9082)展开,碘蒸气显色,待碘挥尽后,再喷5%三氯化铁试液,可见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残枝、枯叶及杂质,略润,切成丝,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

为大小、长短不一的丝状,革质。上表面光滑有光泽,灰绿色或暗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微隆。气微清香,味苦、微涩。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味苦、涩,性凉。

1.《江西草药》:苦、涩,寒。

2.《青岛中草药手册》:性凉,味苦。

3.《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腹泻,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冠心病心绞痛,烧烫伤,热毒痈肿,下肢溃疡,麻风溃疡,湿疹,冻疮,皲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伤出血。

1.《本草图经》:烧灰,面膏涂之,治瘅(《大观本草》'''')瘃殊效,兼灭瘢疵。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细菌性痢疾;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麻风溃疡,创伤出血,冻伤,乳腺炎,皮肤皲裂。

3.南药《中草药学》:治小儿肺炎,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

4.《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便淋沥涩痛,腹泻;外治热疖痈肿初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水煎洗、涂。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