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大文豪钱谦益,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竟不如一个风尘女子

 趣历史 2023-01-30 发布于辽宁

明末秦淮八艳,虽说都是风尘女子,可个个都是才貌双绝,一身传奇。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的这两句诗偶然被她读到,她心中欣喜,便为自己改名叫柳如是。

在投身青楼以前,这并不是一个有名气的姑娘,也不是那些话本子中什么无奈家道中落才不得不踏足风流之地的大家闺秀,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苦命人。女子在乱世中身世是最飘零的,被卖掉,卖到青楼中,或者卖给别人家做妾,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在柳如是名头渐响之前,她的身世并不清楚,只知道她家庭穷困,自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后来又多次辗转贩卖,最终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她聪明伶俐且好学,徐佛是名妓,自然也有一身的才华可以教她,柳如是最从小在青楼环境中长大,但并没有沉迷这种酒色之欢。因为勤勉好学,柳如是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

柳如是常以男装示人,也不会经常在青楼待着,喜欢到各处游历。她只敬重有真才实学的人,秦淮河畔高门才子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能被柳如是看在眼里的。真正有才华的,柳如是会主动结交,沽名钓誉之辈,柳如是也不屑理会。

但毕竟身处青楼,更多的人奔的还是柳如是的艳名,柳如是也想找到一个真心待她之人,为她赎身。

明朝的周大学士是第一个入她心的人,她仰慕他的才华,即便周大学士已经年逾花甲,柳如是也心甘情愿做他的侍妾。周大学士经常将柳如是抱在膝上,指导她的诗词,柳如是很得宠爱。可是这也引得其他妻妾醋意大发,这直接导致了周大学士去世后,柳如是遭到其他妻妾排挤,只能下堂,重操旧业,依旧投身青楼。

与柳如是相缠甚深的第二个男人,就是明朝的大文豪钱谦益了。钱谦益是探花出身,又是礼部侍郎,有“学贯天人”和“当代文章伯”之称。两人年纪相差三十六岁,但这并不是阻碍,对于柳如是来说,只要这人能让她仰慕,年龄又怎么是问题呢?

钱谦益也非常宠爱这位小娇妻,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且十分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还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为名,以呼应柳如是之名。果然都是才华横溢之人,这样的宠爱放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都会心动吧。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此时清军大举来犯,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以身殉国。南边迅速建立起小朝廷对抗清军,这便是南明。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领袖,自然被召去做官。

但是,很快清军南下,清朝彻底覆灭。

柳如是虽然曾是风尘女子,可在国仇家恨面前,她劝说钱谦益一起自尽,以身殉国,绝不侍奉满人朝廷。她对钱谦益说“你殉国,我殉夫”。可是当买进荷花池,接触到冰冷的水面时,钱谦益害怕了,他逃回了岸上。柳如是毫不犹豫铺上水面,可是被钱谦益死死抱住,拉了上来。

寻死没死成,钱谦益最后一丝气节也被害怕冲没了,他投降了大清。清朝调他到京城上任,柳如是竟拒绝随他赴任,独自守在南京。

但是钱谦益到京城上任不过半年,便因病辞官回到南京。不知道是他内心终究过不去这道坎,还是牵挂南京中的柳如是,亦或是两者皆有。

回到南京后,在柳如是的鼓励下,钱谦益又投入到反清复明的行动中,两个人跑到黄毓祺的战船上犒劳士兵,黄毓祺在舟山海上,组织起了上千只船只抗清。

钱谦益虽然已经回来,但是仍然处于清朝的密切监视中,得知钱谦益的举动,朝廷迅速将钱谦益逮捕下狱。这个时候又是柳如是多方筹资奔走,才将钱谦益从牢中救了出来。

出狱后柳如是继续鼓励他,同正在抵抗大清的名将郑成功等人联系,散尽家财,资助反清复明的将士们。直到钱谦益老死,却也没能看到明朝复立的那一天。

钱谦益死后,钱家人又想谋夺钱谦益余下的家产,柳如是据理力争,最后在家中上吊自尽,吓跑了这些人,钱谦益余下的家产得以保全。

当时,柳如是不过四十六岁。

多亏了柳如是,这位明朝的大文豪,虽然在清军的铁骑面前曾经贪生怕死,曾经失去了文人风骨,投降清朝。但是因为柳如是的鼓励,他余生十几年一直为反清复明做得努力,才没让他担上叛国的骂名。

只是,历来文人都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是有些文人,在大是大非国仇家恨面前,当真不如一个风尘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