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藜芦甘草汤,一张被忽视的经方!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1-30 发布于甘肃

经方里有很多被大家熟知的“网红”方剂,例如小柴胡汤、四逆汤、桂枝汤、麻黄汤等等。也有临床效果好,但是却“默默无闻”的方剂。比如,今天我们这期文章的主角——藜芦甘草汤。

藜芦甘草汤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从这句条文我们可以解读三点含义。

第一    病位   

病位在臂、手、指三处。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上肢。

第二    病证  

病证有肿、动、瞤。

瞤是个多音字。这里读rún音。

rún音,是指眼皮或肌肉的跳动。

shùn音,同“瞬”。是个通假字。表达眨眼的意思。

第三    治疗

治疗这个身体颤抖的问题,用藜芦甘草汤是最佳选择。

这么好的处方,但是在今天却“默默无闻”的被忽视。估计有两个原因。

第一     十八反    

就是中医人都非常熟悉的这句歌诀“诸参辛芍反藜芦”。估计大家在很多药房或者药店都可以看到这句歌诀。就是说所有的参类药、还有白芍、细辛都不能和藜芦一起用。而这些不能和藜芦用的药,全部都是我们从古至今常用的中药。估计大家都被这个“十八反”的歌诀给禁锢了。所以,临床用药只能“丢车保帅”。

注:关于这个问题,改日王医生专门再写专题。

图片

第二    藜芦之毒

《神农本草经》对藜芦的描述。

藜芦,味辛苦,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神农氏距离我们太久远。这个确实不好解读。我们再跳到明代看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藜芦的介绍。

哕逆用吐药,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积之义。吐药不一,常山吐气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也。

李氏对藜芦的介绍就让我们比较好了解。但是,这段文字看起来好像人畜无害。但是,为什么藜芦甘草汤却被今人遗忘?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阴阳两面的。关于藜芦凶险的一面,我们再看一下和李时珍同一时代的,另外一部本草著作《本草经疏》的解释。

藜芦辛苦有大毒,服一匕则令人胸中烦闷,吐逆不止,凡胸中有痰饮,或中蛊毒恶气者,止可借其上涌宣吐之力,获效一时,设病非关是证者,切勿沾唇,徒令人闷乱吐逆不止,亏损津液也。

藜芦的解释,到缪希雍的《本草经疏》算是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了。藜芦之毒主要是涌吐之力过大,让人津液亏损导致所谓的“中毒”。并且是因为过量服用。

用《本草经疏》对藜芦的解读,再对比看《本草纲目》。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一个说的是生理,一个谈的是病理。再看我们今天对藜芦功效的解读:“催吐风痰,外用杀虫”。

全部看完后,我们在看《神农本草经》的藜芦条的解读。翻译成今天的白话就两点功效。

第一    口服,主要祛风痰。

第二    外用,主要治疗皮肤病。

这时,我们再看《金匮要略》的藜芦甘草汤的主治。应该是风痰导致行痹的疾病。恐藜芦苦寒伤胃,用甘草佐使调和。

图片

是否中毒?

服用藜芦是否会中毒,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炮制的工艺,一方面是用量的多少。

按照今人钱子梅的经验,藜芦炮制时,温度加至50°可以减弱藜芦的毒性。

如果入煎剂,1.5—3克为合适。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