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延娟|桃源桥的焰口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1-31 发布于浙江




 桃源桥的焰口




文/滕延娟

县城的老街桃源桥经常要放焰口,乡人不叫放焰口,叫施焰口。即施食与鬼神也。

焰口有冬至焰口,年关焰口,七月半焰口;,最大的要算七月半兰盆会焰口。施焰口是为了保佑家门平安吉祥,六畜兴旺。七月十五是是目莲救母的日子,据说孝子目莲得知母亲在地狱受苦,只身入地狱救母,所过之处鬼皆超生。这天是七月十五,地狱之鬼皆能受食。故有兰盆胜会之说,后人就以目莲救母之说始举焰口。届时地狱之门大开,九冥三界之鬼皆可来参加盛会。故七月十五兰盆焰口是最大的焰口胜会。

 
县城七月十五的焰口棚架在桃源桥东边蔡家巷的三叉路口上。焰口棚面向桃源桥方向。棚前是一排供桌,供桌上是全猪全羊。左边桌上是作凤凰的鸡,作掌扇状的白鲞,有的是用一只火腿或肉腿放在边上作一架月琴。右手桌上还供着手工作的披着竹叶蓑衣的姜太公钓鱼。还有各种干果,花生桂圆红枣垒成高高的塔形。边上有三支高高的斛竹,这三支斛竹是众人凑钱弄的。青色的枝叶在风中飘荡,上面有一只似人手似的一只画手,画手是用糯米做成。这只画手插在斛竹的最高处。到时抢画手是焰口的最主要的活动,是焰口的戏眼。谁抢到谁就得福,有的妇女多年来未生育,家里的公婆叔伯长辈就叫人去抢画手,抢来给媳妇吃,多年不生育的她就能怀孕招子。抢画手的场面闹闹哄哄,你挤我攘,巴勿得抢到这上天赐的仙果;但乡民总是有情有义的,听说谁是多年未生育而来,就主动让出,就是抢到手也会给这这家未能生育的妇女拿去。

后面则是高高的法师经坛,两边坐着两个付手。开场时,主持法师穿着红色的袈裟,头戴唐僧帽,仪态万方地走上经坛,手执木鱼,法师敲一声木鱼,念一句经;两边的付手小师父就执法器应和着高唱。一时鼓乐齐鸣,经诵四起。供桌前摆满了各施主的各色福礼。除了公家的三支大斛竹,还有一家家的小斛竹。   一家家的小斛竹从焰口棚插起一直插到桃源桥桥脚边。一枝枝的小细竹迎风招展,,青青的竹叶上缀满了小糖果,小糕点;清风一吹,闪闪烁烁别有一翻情趣。香案上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和着经的高唱,乡民们各各俯伏在香案前叩拜。小小的县城都是小市民为多,他们或做点小生意,或出门跑脚力。没有精神上的支柱,所以他们对于焰口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敬畏心理。

 
法师开始是请各殿各庙神佛菩萨光临。赐福一方百姓。礼请神佛后,接下去法师就叹孤魂,无非是人生苦短,流光飞逝之叹。这时器乐委婉悠转,似泣似诉,使人悲不自胜。接下法师召神灵,向神灵施食。乡民这时就各各召请自家的祖宗太公,及各归天之阴灵,叫他们前来参加法会,前来受食。烟火点点,红烛熠熠,乡民一拜再拜,祈祷祖宗太公在天之上好好安息,多多保佑世间儿孙。

到晚间还要读发文祷告天地。把参加法会的名单向天公布。这时人们就放倒大斛竹,抢画手,有的汉子仗着自己身高力大 跳上去一把扳倒了斛竹,一时庄严肃穆的气氛融化了,人们就冲上去抢画手。满街是打闹的笑声。抢画手,拖斛竹,人们人挤人,人叠人。到这时不是为了一只画手,而是为了来打闹凑趣。有的人衣衫扯破了,有的人满身是灰土。虽没抢到画手,但还是嘻嘻哈哈笑弯了腰。有的小伙拖错了姑娘的斛竹,姑娘拖错了小伙的斛竹。青石板街是一片打闹笑声。人们把斛竹拖回家。青凌凌的竹叶拖过青石板街,拖过桃源桥;天上是一轮圆圆的明月,桥下也是一轮圆圆的明月。夏风一吹,小街腾起满天竹叶的清香,飞飞扬扬的竹叶溅落桥下水中,把月光扯成银光万点。小小的斛竹已沾了焰口的仙气,人们把这斛竹拖回家劈成篾,编成饭箩饭爪篱,以期年年粮满仓,谷满仓。                                      


作者简介

滕延娟

滕延娟,宁海人。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多年,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心悠悠》《小街风流》。笔调细腻婉约,情感丰富饱满,以刻画小人物见长。

□编辑:木子叶寒
摄影:顾方强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