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有言:“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久远。”眼里只有一亩三分地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方寸间游走。持井蛙之见的人,只在意眼前的得失,便很容易失去更大的发展机会。谋士建议他定都咸阳,此地土壤肥沃,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一统天下。但项羽只想回江苏老家做个“诸侯王”,好让乡亲们亲眼目睹自己的雄姿。当他率军攻进咸阳后,就急着将金银财宝运回家乡,之后便一把火烧了咸阳宫,还杀了主动投降的秦王子婴。而刘邦则不同,他虽率先攻入咸阳,却没有盯着美女财货,而是命谋士去接管户籍、舆图、律令。反观项羽,明明握着一手好牌,却因目光短浅,失了机遇。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名利场》中有句话:“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段当时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人生就如下棋,智慧的人落子之前,总会多看几步,权衡利弊。茶叶不仅可以用来养家糊口,且利润丰厚,很多官员都靠种茶发财。然而,自从张咏担任知县后,便断言茶叶生意难以长久,下令让全城百姓改种桑树。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骂张咏是昏官,成心断他们的生路。岂料两年之后,茶叶变成了朝廷专卖,其他县的私茶纷纷滞销,百姓苦不堪言。但崇阳县的桑树都已成长,家家户户养蚕织绢,每年的产量十分可观,日子比种茶树时更加富足。百姓们此时才明白,张咏并非昏聩无能,而是眼光独具,提前觉知了事物的走向。司马相如曾说:“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而平庸的人,对事物的变化全然不知,也就无所谓防患于未然。只有洞悉了本质的人,才能在风起之前,就做好防风的准备。 鬼谷子曾说:“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能着眼全局,他们站位更高,想得更远,能闻他人之未闻,及他人所不及。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庶子异人,被当作人质送往赵国。然而,异人在赵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反而经济拮据,连乘车都困难。有一天,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他见到异人之后,断定异人“奇货可居”,将来有望成为秦王,一统天下,泽被后世。于是,他给了异人一大笔钱,为异人包装门庭,提高声望。之后,他又带着大量的奇珍异宝,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的哥哥阳泉君,帮忙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子。经过吕不韦的左右斡旋,异人提前回到了秦国,成功当上了太子,之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秦王。吕不韦多年的谋划,终于迎来了回报,他从一介商人,变成了秦国的丞相,食邑十万户,封文信侯,受百官敬仰。成大事者没有三头六臂,而是具备敏锐的眼光、开阔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