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龙沟

 简心素文 2023-01-31 发布于江苏

五龙沟

我的家乡习礼埠村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村西五公里是胶莱河,村东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东面五条大沟有溪水自东向西流淌,汇集到村东边的一条大沟里,由南向北依村而过,这条大沟叫五龙沟。它虽属于季节河,却常年流水不断。

五龙沟,是我们儿时的乐园,陪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

春天,草芽初发,大地复苏。五龙沟的小草、野花像报春的使者,早早地来和我们见面。我和一群小伙伴儿整天在沟里玩耍,有的拔草芽,有的采野花,好不快乐。

最有趣的是夹鸟,一些在南方越冬北返的候鸟,大都在五龙沟里歇脚觅食。我们拿着铁夹子,从干玉米秸里剥些虫子,在夹子上做诱饵,用土把夹子埋好,只露出虫子,引诱鸟儿来吃。小伙伴们从鸟的后边慢慢地往前赶,有些鸟儿饥不择食,看到蠕动的虫子就猛扑过去,只听扑腾一声,把鸟儿就夹住了。这时,小伙伴们一涌而上,拿下夹子上的鸟。

在众多的鸟类中,山草鸡、小灰雀最好夹,见食就抢,一吃就被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指的就是它们。最难夹的是麻雀、斑鸠埋夹子要特别细心,巧妙伪装,稍有一点破绽,它们就不上当。当时,也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只知道夹鸟为乐,有时整天在沟里跟着鸟儿跑,乐此不疲。

夏天,特别是大雨过后,小伙伴们到五龙沟里洗澡摸鱼捉蟹,好不惬意。五龙沟里有许多种鱼,鲫鱼、鲢鱼最多,若遇到一个大水湾,还有泥鳅、鲶鱼、鳝鱼之类的鱼,在水边的草丛或者水洞中,还有螃蟹、大虾等。

我们最爱捉的是红鲢子鱼,它长得漂亮美丽,白鳞红翅,在水中游动特别耀眼。它不爱藏匿,喜欢在浅水中游动,很容易捉到它。有时,为捉一条稍大一点的红鲢子鱼,几个小伙伴你争我抢,湿了衣服都不顾,不管谁捉到都非常高兴,即使溅一身泥水,也在所不惜。

摸蟹子最危险也最刺激,弄不好会被螃蟹的鳌(钳)夹着,疼痛难忍,有时还被夹出血。在草丛或者石头底下的好拿,轻轻地掀开水草或者石头,摁住它的盖就束手就擒了。在洞窝里的可就难对付了,特别是大一点的螃蟹,掏的洞很深,有的伸进一只胳膊还够不着,即使够着很容易被夹着。若遇到大螃蟹的洞窝,伙伴们轮换着用小鐝或铁锨边挖边掏,直到掏出螃蟹为止。螃蟹很顽固,挣断了腿也不出来。有时费了好大的劲,掏出来的却是一只没有腿的甚至是碎的蟹子,非常惋惜。

整个夏季,我们这些小伙伴大部分时间是在五龙沟的水里度过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龙沟更是硕果累累,收获多多。有野果、野瓜、野酸枣、紫颜柚、野姑娘等,沙滩上野草中,肥胖的蚂蚱、促织、螳螂到处乱飞乱跳,招人喜爱。

我们最爱摘的是紫颜柚,熟了的颜柚紫里透红,一束一束的,甜中带着酸头,吃起来非常可口,有止渴生津之功效。有时一个小朋友先发现一棵紫颜柚,其他小朋友一涌而上,你争我夺地抢起来,把颜柚挣碎了,弄得满身紫一块红一块的,好看极了。

最有趣的是捕蚂蚱烧着吃,秋天的蚂蚱大都带着仔,身体肥大,烧着特别好吃。捉蚂蚱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到半晌午,因为这一段时间有露水,蚂蚱飞不起来,只能蹦跶,很容易捉住。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沟底草丛中,用自制的蚂蚱拍捉蚂蚱。蚂蚱拍是用棉槐条子编制的,样子像苍蝇拍,捉蚂蚱非常好使。我们把捉到的蚂蚱用草串起来,再放到火堆里烧着吃。一串串蚂蚱扔到火堆里,个个活蹦乱跳垂死挣扎,有的抖翅,有的蹬腿,有的伸腚,很快就烧熟了。小朋友们从火堆里拣出熟了的蚂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个个满嘴黑灰,像一只只小花猫。

冬天,天气寒冷冰天雪地,五龙沟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最爱玩的是滑冰和赶陀螺,当时没有滑冰鞋,我们就用自制的滑冰板玩。找两块木板,在每块木板上按上两根粗铁条,再修理两根木棍,钉上尖铁钉,滑冰工具就做成了。开始是蹲着滑,后来熟练了就站着滑或单腿滑小朋友多了,就排成队进行滑冰比赛,那时的感觉比现在溜冰场上还要爽。

玩得最长久的是赶陀螺,那时没有卖陀螺的,只好自己动手制作。有的用木头修理成圆锥形状,再在顶端钉上一粒钢珠,在陀螺身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抽转起来特别好看。有的用自行车上的废旧五柱台,钉上钢珠就好用。不过,在当时自行车很少,五柱台不好找,这种豪华陀螺极少,谁要是有个,小朋友们都羡慕不已。

不管是滑冰还是抽陀螺,小伙伴们玩得非常开心,也非常认真尽兴有时玩得忘了吃饭,回家后挨大人们一顿训斥。

后来上学了,节假日、星期天或者放学后的时间,还是在五龙沟里玩。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和几名小伙伴考上了学,并在外地参加了工作,回家探亲的时候,还是到五龙沟里去转转,找回童年的感觉和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家的时候少了近期回家几次,看到五龙沟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上游开了金矿、铁矿和石墨矿,残渣余土淤平了五龙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心中涌出许多惋惜和遗憾。

不过儿时的五龙沟,在我心中还是那样美丽,那样有趣,那样神圣,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作者:李振喜

◆李振喜:吃饺子——童年记忆系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