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特稿10】元宵节前,聊聊十种寓意团圆和喜庆的荆州美食

 郢都故事 2023-01-31 发布于北京

【春节特稿10】

元宵节前,聊聊十种寓意团圆和喜庆的荆州美食
文/图  张卫平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这里说的十五,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过了元宵节,也标志着春节的结束。

      “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亲朋。”虽然民谚有云,但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零点钟声刚一敲响时,手机里短信的提示音便频频响起。真可谓是,“爆竹声声辞旧岁,银屏闪闪贺新春”。在频频的“拜年”声中,“年”随着春姑娘脚步即将过去。

       虽说,“拜年拜到麦子黄”,但从传统的春节习俗来看,元宵节一过,忙乎了近一个月热热闹闹的春节就算正式过完了。现在,已进入了春节结束的倒计时了。

       今年,“郢都故事”的“春节特稿”系列,集中焦聚了荆州美食,已经刊发了9期,既有荆州美食的文化传承、历史演变,也有楚菜经典传奇与故事;既开出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团年饭菜单,也有从古代的蒸锅谈到今天荆州蒸菜的渊源与菜谱;既有“好吃的荆州菜这样做”,还有楚人的“果盘”这样美!

      由于荆州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上前九期“郢都故事”特稿是按照不同主题做的,每期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虽然介绍过20多道楚菜,但难免仍会遗漏一些应在节日期间呈上的荆州特色美食。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之际,“郢都故事”再次重温“烩集”荆州美食的《楚味荆州》一书,充分考虑元宵节这个团团圆圆的节日特性,从中再次寻找出有喜庆与团圆意寓的荆州特色美食,介绍给读者诸君。

       这十种特色美食,按照荆州经典名菜、地方特色菜、传统小吃三个类别进行介绍。由于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所以就从汤圆也就是元宵开始,先聊一聊汤圆的历史与故事。

        一、荆州经典名菜——橘羹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千百年来荆州的习俗。汤圆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球形,经水煮熟。橘羹汤圆,是荆州的传统名菜。晶莹雪白的糯米丸子如颗颗珍珠,配以桔黄色的橘羹,绮丽悦目,入口糍粘滑爽,甘甜略酸,清香无腻,既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又有醒酒功效,可谓节日筵席必上的地方特色佳品。相传,为了给楚王解酒醒酒,宫中御厨用柑橘、米酒和糯米浆做成此汤。从此,江陵便有了“醉酒还需酒来解”的俚语。历史上,江陵盛产柑橘且质量上乘,屈原留有名篇《橘颂》赞之。《史记·货植列传》中记载,“江陵千树橘,其人与千户侯”。白居易有“江陵橘似珠”的诗句,杜甫也曾留下“朱橘不论钱”的诗句。据《太贞外传》记载,唐开元末年,唐玄宗在蓬莱殿上欢宴群臣,将江陵进贡的一批新橘一一赏赐。

      二、荆州经典名菜——黄焖圆子

      黄焖圆子,是荆楚传统菜肴,寓意团团圆圆,又称“红汤圆子”,有“无圆不成席”之说,其特点是肉圆金黄、泡松鲜嫩、汤汁浓稠,是荆州民间传统宴席三大碗之一。

      肉圆子的制作,在荆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楚辞·大招》中,就有“醢豚苦狗,脍苴尊只”的记载。屈原文中的“醢豚”,就是将小猪剁成肉泥而制作的菜肴。楚国时有“猪倌”,包山2号楚墓出土有猪骨若干块,至少代表两个幼猪的个体,几乎是与鸡遗骸共存。上古汉语具有“家畜猪”概念的词主要有三个,即“豕、彘、猪”。这三个词分别来源于上古方言和共同语,它们的共存体现了古汉语的层次性。由于“猪”一直作为通语活跃在口语中,因此最后取代“豕”“彘”,成为表示 “ 家畜猪"的难一形式。

  

        荆州经典名菜——龙凤配

       龙凤配,为荆州传统名菜,源于三国故事刘备招亲,寓意龙凤呈祥,民间婚宴必备此菜,象征吉祥如意

       三国时期,孙刘联盟对抗曹军,东吴孙权为了讨回荆州,依照周瑜计策设下美人计,请刘备过江招亲。当刘备偕新夫人孙尚香平安返回荆州时,诸葛亮特意安排厨师在接风宴席上摆出一道“龙凤配”。刘备问起菜名,诸葛亮答曰:此菜名为“龙凤配”,大黄鳝象征着龙,凤头鸡象征凤,寓意主公和孙夫人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刘备听后大加赞赏,众人高声喝彩,鼓掌称妙。

         四、荆州经典名菜——樱桃丸子

        樱桃丸子,是荆州传统名菜,具有喜庆寓意,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重头菜。此菜色泽艳红,形象美观,外酥内嫩,落口酥脆,有樱桃酸甜之味,是下酒好菜。
       在清朝时,樱桃是贡品,皇上常常把樱桃作为殊荣赐给大臣。1678年,康熙皇帝曾以樱桃赐给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曹寅。曹寅受宠若惊,写了一首《樱桃》诗:“上苑新芳供御厨,承恩赐出绛宫珠。风吹杏酪尝初暖,日映瑛盘看欲无。红到十分春始去,香余一滴齿皆苏。柏梁每羡东方朔,七字吟成兴倍殊”。从此,全国皆以能尝到樱桃为荣。
       不过,樱桃过去在荆州是稀有之物,当地人很难吃得到。当时沙市有一厨师便苦思冥想后,将猪肉剁成茸,挤成樱桃形的肉丸子炸酥,调制成酸甜味,名曰“樱桃丸子’ 。从此,樱桃丸子成为荆州人民喜爱的一道佳肴。

        五、荆州地方特色菜——任婆肘子

       任婆肘子,是石首庆典婚宴中的头子菜,已成为当地风俗习惯

       相传,刘备招亲路经石首,孙夫人的侍女任婆婆为新婚夫妇献上一道菜肴——红烧肘子,刘备尝后,大加称赞。后来,这道红烧肘子就在石首一带传开。任婆肘子除了具有各地“肘子”、“蹄筋”的共同特色外,其独特之处在于“形”与“味”。深红饱满的圆形给人以喜庆圆满的充实感,油而不腻,落口嫩滑给人以很实在的味道,具有喜庆、吉祥的特征,也因该菜来自于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庆,便长期成为当地人们婚喜庆典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头子菜,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六、荆州传统小吃——粉茸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象征着一年吉祥如意,团圆幸福

       元宵又名汤圆,元宝,也叫圆宵。粉茸元宵以糯米为主料制作而成,除了煮食,还可以油炸、炒食,各具风味。元宵在荆州,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春秋时期,楚昭王乘坐舟船回国都纪南城时,在长江的江面上见到一个圆形漂浮物,在江面时隐时现上,顺流冲到船边。直触王舟。昭王便命水军赶紧捞了上来,用刀剖开,见瓤红如胭脂,味甜如蜜。左右无人知道此为何物,昭王就安排特使去鲁国请教孔子。孔子曰:“此物浮萍果也,得之者复兴之兆。”昭王听后,十分高兴。因得到浮苹果的这一天是元月望(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天,昭王都要命人仿照“浮苹果”的样子,用米粉做成圆团,以山楂作馅,煮熟而食。

       后来,元宵节逐渐演变成传统节日,元宵的做法、用料、食法也就越来越多了。

        七、荆州传统小吃——欢喜坨

       欢喜坨,又名麻元宵、欢喜团。以糯米油炸而成,色泽金黄,浑圆膨松,外皮酥脆,内里韧软糍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因其名字喜庆吉祥,在荆州,此食物象征着欢喜团圆,逢年过节,或者遇有大小喜事,老百姓都喜欢制作这种美食。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到东吴招亲,顺利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婚后,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带着孙夫人,从东吴沿长江水路回荆州,途经一县城,当地官员为了恭贺刘皇叔的新婚,送上了十万个欢喜团,以示恭贺。刘皇叔带着欢喜团,顺利回到荆州。

       从此,欢喜团作为喜庆食品便在荆州传承了下来

        八、荆州传统小吃——米团子

       米团子,是监利一带的地方小吃,取其团团圆圆之意,也叫“团子”。

       “米团子”源于楚国时期的杂米饭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公元前313年,屈原被贬,离开了纪南城,沿古夏水来到离湖之滨(今监利荒湖毫口),在离湖写下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后来,楚怀王被扣在秦国去世了,屈原写下了《楚辞·招魂》。其中记载有“大米小米加新麦、合黄粱味道香”。这种杂米饭,后来演变为杂米饭团,经改良成为今天的米团子。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在赤壁大战后,率500校刀手埋伏于华容道的芦苇丛中,等待溃败而来的曹操。因不能做饭暴露目标,便让华容县令炊黍饷之。县令让人将米磨成粉末,揉捏成泥状,然后分成若干小坨,团其体,窍其中,复在窍中填以菜肴,封口搓圆,放入蒸笼蒸熟后,送到关羽军士手中。

       米团子品种丰富,除常规的蒸团子,还有煮团子、炸团子、烧团子、炕团子,等等。

       当然,米团子也不是仅仅只是监利有,石首米团子还被评选为石首十大特色美食哩。

      九、荆州传统小吃——杜甫圆子

      所谓杜甫圆子,就是米圆子,是沙市传统小吃。圆子,寓意团圆与喜庆,是节日筵席的必上佳肴。杜甫圆子呈淡黄色,糜软,味酸辣鲜香,以调料全、味道鲜、人口即溶而闻名。

       唐朝诗人杜甫晚年曾流落沙市以卖“豆腐圆子”维持生计,故得名“杜甫圆子”。据《杜甫年谱》记载:“大历三年(768)戊申正月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之岳州。流寓旧迹门巷以名,俗讹称都府巷”。当时,杜甫居沙市一小巷内半年多,为了养家糊口,便用米浆和石膏制作出一种大受邻里欢迎的美味小吃,邻里们将之称为“杜甫圆子”。

       因为沙市人的发音“杜甫”与“豆腐”谐音,后来就被叫作“豆腐圆子”。

       据沙市《商业志》记载,清末时期米豆腐已在民间广为食用。上世纪40年代初,有人在沙市大赛巷口摆“米元子”摊,并在原有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虾米、蜇皮、木耳、紫菜、鹿角菜、酱萝卜丁、牛肉脯丁、银鱼、细粉条、卤水、味精、甜酱等20多种调料,其色泽白润,味道鲜美,人口消融,大受欢迎,便被效仿与传承,成为一种地方经典美味。

 

        十、荆州经典名菜——瓦罐鸡汤

       瓦罐鸡汤,是荆楚传统菜肴,特点是骨酥肉嫩,汤汁稠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祛寒滋阳的功效,是食补佳肴。因“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

       上古时期,彭祖调制味道鲜美的野鸡汤献与帝尧,被帝尧封于彭。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汉代楚辞家王逸注曰:“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宋代洪兴祖补注曰:“彭祖姓钱名铿,帝颛顼玄孙,善养气,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彭铿因“善斟雉羹”被后人尊称为彭祖,也被尊为厨师的祖师爷。

       “雉羹”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是记载最早的名羹,被誉为“天下第一羹”。

       由于楚人尊颛顼为始祖,在楚人的内心深处,与颛顼的玄孙彭祖自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许正是如此,千百年来,喝鸡汤在荆州已成为一种生活习俗。

       当然,荆州美食中寓意团圆与喜庆的佳肴还有很多,比如仅圆子类的美食就有氽汤鱼圆、萝卜圆子、豆腐丸子、全料圆子,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10种荆州美食,也是取十全十美、万事如意之意。

       元宵节就要到了,我们可以自己动动手,学着做一做松茸元宵和橘羹汤圆,并学着古人的样子,邻里间相互“交馈汤圆,同庆元宵”,用荆州特色美食欢送回来团圆的游子,喜喜庆庆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参考资料】

        荆州市商务局编(主编:张卫平),《楚味荆州》,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