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前《青青陵上柏》,继续说《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是其中的第十五首,主要内容是叹人生苦短,劝人及时行乐。 通读十九首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思想观念。 像《青青陵上柏》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今日良宴会》中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驱车上东门》中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以及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生年不满百》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从古自今,及时行乐一直被人们当作消极、颓废的思想,你怎么看待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同欣赏全诗: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汉·佚名 解析 ![]() 开篇即发议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而已,长寿者也不过百岁,但就是在这“不满百”的生命里,却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忧虑过去,忧虑当下,忧虑未来,直至忧及千年。每个人都明白,“常怀千岁忧”根本就是徒劳的,但还是忍不住把它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这类人是作者眼中的“愚者”,那世上有几人不愚呢?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智者呢?当然是懂得及时享乐的人——“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 行乐的主要方式是游戏(游玩),因此你要把白昼所有的时光都用来游乐,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昼短苦夜长”,所以,你还要把握住夜晚时光,秉烛而游。这种劝说,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但作者还是要加上两句“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该行乐就及时享乐,干嘛要等来年?言外之意是,“人生忽如寄”,说不定明年就成了“陈死人”。 ![]() 接着又说到“愚者”,并强调是“爱惜费”之人,也就是整日为子孙聚敛钱财的吝啬鬼,他们把整个人生都花费在汲汲营营上,到死还在锱铢必较,这样的人生岂不可悲可笑。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某些人追求成仙的做法也不可取,因为“难可与等期”,难以实现。如《驱车上东门》所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得道成仙是不现实的,与其把生命浪费在不可期之事上,还不如多喝些美酒,穿些美服。 ![]() 到这里,我们可能有些犯糊涂了:作者所鄙夷的“愚者”和不认同的求仙者,做法都不可取,但他所宣扬的纵情享乐观念就是一种正确、积极、清醒的人生态度吗? 今天看来,应该不是。但如果回到东汉末年那个时代大背景下,你会有很不一样的发现,欢迎诗友们在留言板发表自己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