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烯草酮——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领军品种

 木直人呆 2023-01-31 发布于陕西
温馨提示

宣传推广、信息调研请拨打编辑部电话025-86581148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通过关键词查找对应文章

图片

………………广告………………

烯草酮是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和内吸性除草剂,也是全球畅销和优秀的除草剂品种之一,至2020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且还在增长中。烯草酮属于环己烯酮类除草剂,至今其销售额一直处于领先于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其他品种,成为名副其实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领军品种。

烯草酮的优势

(1)原药成本低,产品活性高

烯草酮与芳氧丙酸类除草剂如精喹禾灵、精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结构上完全不同,但其作用机制一样,都是ACCase抑制剂。尤其在大豆田应用中烯草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烯草酮的使用却具有精氟吡甲禾灵的高活性、杀草谱广、安全的优点,还具有比使用精喹禾灵和精氟吡甲禾灵低的成本。

(2)防治谱较宽

可用于旱田一系列阔叶作物,如大豆、油菜、棉花、花生、亚麻、烟草、西瓜等40多种旱田及蔬菜和果树的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野燕麦、野黎、旱雀麦、狗牙根、双穗雀稗、野高梁等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和莎草活性很小或无活性。

(3)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和渗透转移性

施药后可被杂草茎和叶迅速吸收,并很快渗透传导至根系和植物生长点,破坏杂草的分生组织,使被处理的杂草生长受到抑制,失去对新生作物的竞争。此时杂草管控是至关重要的,如大豆、油菜、棉花、西瓜和花生等作物才能具备足够的能力与杂草竞争养分、光照等。

(4)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阔叶作物如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西瓜、甜瓜等,整个生育期对烯草酮都有极强的耐药性,施药量达到推荐用量8倍时,对作物叶安全。

(5)耐雨水性好,持效期长

有效成分在施药后1~3 h内即被吸收,随后降雨并不降低其除草活性;施药后7 d后可以观察到幼嫩组织开始褪绿坏死,随后其余叶子干缩、枯萎,药剂持效期可长达30~60 d。

(6)对后茬作物和环境安全

烯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很短,在土壤中极易分解成安全物质,因此对后茬作物和环境十分安全。

(7)耐低温,外界影响小

耐低温,一般2℃以上均能正常发挥药效,但温度过低时灭草速度慢,防效会下降。如在看麦娘3叶期用120 g/L烯草酮乳油100 mL/亩,加水30 kg喷雾(用药量较大,加水量也充足),应该有较好的防效,施药后杂草没有死,其原因是施药后温度低,作用速度慢。杂草通过叶面吸收药剂,低温条件下气孔会关闭,角质层会加厚,不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因此施用烯草酮后遇低温会影响除草效果。

此外,使用烯草酮药剂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即可施药,施药1 h后降雨,不会影响药效。夏季选择早晚,冬季选择晴天中午施药,利于药剂吸收和药效发挥。但夏季温度过高施药时,也会导致杂草气孔关闭造成吸收缓慢,或喷施药剂易于蒸发,影响药效发挥。用于阔叶作物时,药剂避免飘移至禾本科作物田,否则易发生药害。

(8)烯草酮与草甘膦、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混配效果好

随着杂草对草甘膦抗性的不断产生,将烯草酮与草甘膦混配使用,可以作为对付和抗御草甘膦抗性的一种手段。如在国内瓜豆、茄果作业区,防除牛筋草成为一个问题,因牛筋草属于禾本科恶性杂草,根系发达且较深,耐旱能力和生长能力特别强,一般都使用草甘膦来防除,由于草甘膦大量和长期使用,产生抗性,防效不佳。由于烯草酮防除禾本科的牛筋草有特效,且持效期长达40 d以上。此时,选用烯草酮与草甘膦(或草铵膦)混配喷施,几乎成了防治牛筋草的“特效武器”,效果非常好。

………………广告………………

来源:农资导报农药

纠错: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