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京姑娘到冰雪女王:18岁天才少女爆红背后,藏着妈妈和奶奶的爱

 鱼籽酱文化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作者丨鱼籽酱·八二沙袋

主播丨姚姚儿

中国天才少女谷爱凌,3天内2次夺冠,冲上热搜!

1月2日,在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加拿大卡尔加里站的决赛现场,谷爱凌克服场地大风的影响,不负众望以全场最高的92.80分夺冠。

其实在2021年12月,谷爱凌就在同一场地收获了决赛冠军,没想到她3天内再次夺冠,为2022年取得开门红。

随着谷爱凌的再次夺冠,她迅速爆红,她的更多事迹为大家熟知。

她被称为“中国天才少女”,“金牌收割机”。9岁就开始拿滑雪金牌,共摘获50多枚滑雪金牌包括9个全美冠军。17岁以几乎满分考入斯坦福大学,2019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籍,其后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为中国赢得了8个奖牌。

在即将到来的2022北京冬奥会上,她还将代表中国出战,力争为中国赢得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会好奇,这样的一个天才少女,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

01

三岁学习滑雪,九岁拿下金牌,天才少女背后是母亲的探索式教育

2003年9月,谷爱凌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父母均毕业于美国名校。

谷爱凌之所以爱上滑雪,与妈妈谷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谷燕,作为曾经的兼职滑雪教练,当谷爱凌仅有三个月大时,妈妈就带她去过雪场。

谷爱凌2岁时,妈妈就给她买了人生第一双滑雪鞋,那时妈妈在滑雪场上课,谷爱凌就和外婆在滑雪场边玩边等妈妈。

谷爱凌3岁左右,刚学会走路,就开始踩上滑雪板在雪地滑行。有一次她滑到半路在积雪中睡着了,由于积雪比她的个子还要高,妈妈找了好久才发现她。

虽然妈妈热爱滑雪,却从未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女儿身上,要求女儿必须学习滑雪,而是让谷爱凌自己探索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谷爱凌很小的时候,她想学弹钢琴,妈妈就送去学琴;她想跳芭蕾,妈妈二话不说就给她买舞鞋。

甚至足球、篮球、射箭、跑步、攀岩……只要谷爱凌想去尝试,妈妈就会给她联系老师,让她去体验。

可能有些东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尝试过这么多项目,最后谷爱凌最喜欢的还是滑雪。

谷爱凌7岁时,距离她接触滑雪已经过去4年了,她的业余滑雪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准了。在她面前横亘着两个选择,一是去学习女孩子时兴的项目,比如芭蕾、钢琴等;二是去学习由男孩子主导的自由式滑雪。

自由式滑雪难度更大,需要在空中翻转腾挪。

谷燕作为滑雪教练,她承认女儿有滑雪天赋。但作为母亲,她是有私心的,她深知滑雪是怎样一项高风险运动,平时偶尔摔一下没什么。但到了真正的比赛,就要真刀真枪地比拼,伤筋动骨都有可能。

可是作为一名独立女性,她知道不能替女儿决定,也无权去干涉女儿选择的权利。她能做的就是尊重和支持女儿的意愿,带她去看、去想,让她自己选择。

有一次,谷爱凌和妈妈坐在滑雪场的缆车里面往下眺望,谷爱凌看到自由滑雪者在高空中旋转跳跃,她的目光仿佛要冲破玻璃,直达雪场。

那一刻,妈妈已经从谷爱凌的目光中得知了答案。

谷爱凌仅8岁就正式加入了专业滑雪队,成为队里唯一的女孩。

9岁就斩获了美国青少年滑雪锦标赛冠军,11岁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坡道障碍赛冠军,13岁拿下成人滑雪项目第一,15岁登上国际雪联年度积分榜榜首,如今刚满18岁的谷爱凌已经获得超过50枚各类赛事金牌。

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女!

而这一切离不开妈妈的鼓励和支持,妈妈从不逼迫谷爱凌做她不喜欢的事,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谷爱凌身上,谷爱凌选择滑雪到日常训练几乎都是她自己主导安排的,妈妈只会从旁协助。

02

坚持带病参赛,世界冠军的培养是两位女性的寓教于行。

即使是天才少女,学习也不是件无师自通的事,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

谷爱凌4岁的时候,练习钢琴练得心烦气躁,一度想要放弃。谷奶奶见状没有批评她,只是轻声跟她说:“爱凌,奶奶来弹一次给你听。”

奶奶弹一句,唱一句,一幅怡然自得乐在其中的样子。之前还嚷嚷要放弃的谷爱凌看到奶奶的样子,马上来了兴致,居然主动要求学习。奶奶就这样激起了她的好奇心,让她迫不及待地探索音乐的奥秘。

在奶奶的陪伴下,谷爱凌再也没说过不想学、不好玩之类的话。

这种寓教于行的方法,不但谷奶奶会用,谷妈妈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训练滑雪的路上,摔倒、受伤、遭遇瓶颈、挫败,几乎是每一个运动员都会经历的,但谷爱凌小小年纪却有着超人的毅力。

在某次一个高难度动作的训练中,由于动作的完成度没有达到预期,谷爱凌扛着滑雪板来来回回足足尝试了40次,练习到雪场关门才罢休。

谷爱凌之所以可以坚持下来,都是妈妈始终在身后支持和陪伴。

谷爱凌13 岁时,曾遭到过一次很大的打击。

那是她第一次参加成人赛时,或许是由于场地不适应,抑或许是年龄太小体重太轻,总之结果就是:在雪道上,她不断摔倒,怎么也完成不了完整的比赛动作。

这对她打击很大,甚至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想要放弃。

谷妈妈看穿了她,知道她在耍小孩子脾气,说的不过是气话,鼓励女儿坚持训练,终会突破的。谷妈妈的支持没有停留在嘴上,她针对性地给谷爱凌安排一年高强度蹦床训练。

一年后,谷爱凌再次回到这个让她摔倒无数次的场地,完美地完成了那个比赛动作。

此后,谷爱凌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两个字。

2017年全美滑雪公开赛,这场比赛将决定她是否可以拥有积分参与世界排名,谷爱凌很重视。

可能是水土不服或者是太紧张了,比赛前谷爱凌突然身体不适,呼吸不畅、嗓子干痒,她难受的嚎啕大哭。妈妈没有由于她的不适责怪她,给她压力,反而在旁边抱着她,给她贴心的安慰。

或许正是母亲的安慰消除了谷爱凌的焦虑感,她的心态放松了,她坚持要带病参赛。

第一天的U型场地技巧赛,从没练过U槽的谷爱凌居然取得了耀眼的银牌成绩。第二天的坡面障碍技巧赛,比赛前一天晚上,谷爱凌发烧40度,医生说:如果烧到40.5度,脑子可能就要烧坏掉了。

心疼女儿的妈妈一边照顾谷爱凌,一边安慰她,告诉她,比赛重要的是参与,结果不重要。

但谷爱凌还是不想放弃,妈妈只好和医生全程跟着,那场比赛,她最终拿到了金牌。

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谷爱凌在之前的训练中右手骨折,但她再次带伤出战。最终仍旧夺得了U型池决赛和坡面障碍技巧赛冠军、大跳台季军,摘得2金1铜。这也是中国雪上项目在世锦赛上的历史最佳战绩。

放弃很易,坚持很酷,或许这就是妈妈和奶奶教会谷爱凌的,谷爱凌不但记下了,而且在比赛中、学习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03 

圆梦斯坦福,每天都保持每天10小时睡眠。

除了高难度的动作和卓越的运动天赋,谷爱凌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谷爱凌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成绩一直是全A,且还是她所在的高中全校第一个两年读完高中的学生,还有她是运动员中少有的全职身份的学生,仅利用周末学习滑雪。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人想,谷爱凌如此优秀,一定离不开父母的严格要求吧。恰恰相反,谷妈妈从没有严格要求谷爱凌。

谷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对妈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

妈妈就照着做了,她从不插手谷爱凌的学习,但却很在乎她的睡眠。她认为小孩子睡不够就没有精力玩,所以谷爱凌小时候每天睡15个小时、上小学后每天睡13个小时、现在依然每天保持睡10个小时。

每天睡10小时,还要完成作业、训练、和朋友玩,甚至还要上兴趣班,表演戏剧,谷爱凌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秘诀是高效和自律。

上学的时候,每周五,妈妈会开车4小时把谷爱凌送到滑雪场,周日再接回来。来回将近8小时车程,谷爱凌充分利用车上的时间换衣服、吃饭、睡觉,甚至做作业,高效地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好。

另一方面谷爱凌非常自律,这个可以从奶奶夸她的话中印证:她一直学习都很自觉,不是大人盯着她,都是她自己学。

或许正是这份自律让谷爱凌完成6岁时的梦想的,圆梦斯坦福。

谷爱凌的妈妈和爷爷都毕业于斯坦福,在谷爱凌6岁时,她曾问过妈妈,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最难进的大大学分别是什么?妈妈回答她,都是斯坦福。于是,考入斯坦福就变成了谷爱凌的梦想。

在谷爱凌15岁时,她曾一度离梦想很近,当时斯坦福在短跑项目中急缺人才,运动天赋极佳的她,如果从滑雪改练田径,几乎可以直接被斯坦福内定。可是,谷爱凌太爱滑雪了。对她来说每个周末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沐浴在阳光下,在训练场空中翻转的自由时刻。

最终,谷爱凌还是没去练田径,但她也没有放弃去斯坦福的梦想,她选择和普通学生一样去参加美国高考。为了争取多点学习时间,一次夺冠后,谷爱凌连庆祝都来不及,就赶回去写作业了,这一度成为记者茶余饭后的笑谈。

去年12月,大学录取结果公布的日子,那天谷爱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紧张地等待着成绩公布。当她得知自己的SAT成绩是1580,被斯坦福录取时,她心跳加速,眼泪不自觉的留下来。十年期待和努力终于成真了,她终于和妈妈上同一所大学了。

在后来的采访中谷爱凌说她不是为了拿奖牌而学习滑雪,也不是为了考上斯坦福而学习,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喜欢、热爱。

这或许就是她母亲和奶奶教会她的,喜欢才是动力,热爱才可以坚持。

04

放弃美籍,曾遭谩骂2年,北京大妞是她心底的坚持。

随着谷爱凌在滑雪场屡屡获奖,美国滑雪队多次向谷爱凌抛出橄榄枝,希望她可以代表美国队参加世界级的比赛,但谷爱凌迟迟没有回应。

2019年6月,谷爱凌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宣布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要代表中国出征2022年的冬奥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情被外媒争相报道,迅速发酵,争议不断扩大。很多美国人不理解谷爱凌的选择,跑到她的账号下面指责谩骂她,甚至还网暴她。这场舆论战整整持续了两年,谷爱凌在美国的口碑也悬崖式下跌。

但谷爱凌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笃定,这些都不足以撼动她的决心,一切的坚定都来源于她的妈妈和奶奶。

谷妈妈作为土生土长的的北京大妞,对祖国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并把这份感情传递给了谷爱凌。

谷妈妈从小就培养女儿热爱中国文化,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她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并不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教育停留在口头上,比如告诉女儿你有一半中国人的血统,中国有多好多好,而是把教育付诸于实际行动。

谷妈妈每年假期都会带谷爱凌回北京奶奶家度过,奶奶教谷爱凌包饺子,带她去吃中餐,还给她讲述中华传统文化。

谷爱凌在北京的日常就是住胡同、穿印花旗袍、逛朝阳公园、吃糖葫芦,慢慢地她就跟地道的北京小妞没什么两样,一张嘴满口的大京片子。

从奶奶身上,谷爱凌感受了不一样的精彩。她从小在美国长大,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奶奶教授她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她身上的西方特质得到中和。同时在学习中文的路上,她觉得更贴近自己的亲人了,甚至从中文中读懂了自己。

后来她选择归化中国,是因为她从骨子里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种认同感不得不说,与奶奶的影响密不可分。

现在的谷爱凌,刚满18岁,在她身上有很多标签:时尚界的宠儿、福布斯精英榜年纪最小的入选者、斯坦福学霸、世界冠军。

在别人眼中谷爱凌是天才少女,但在妈妈和奶奶眼里,谷爱凌只是个平凡的普通小女孩。

她会在学校下课后,去芭蕾室跳一段,去钢琴室弹上一曲,还会去参加音乐剧表演。

她会在日常生活中,分享自己给家里猫主子剪指甲差点“命悬一线”的故事;给大家展示她做的“不忍直视”的中餐;遇到喜欢的偶像,她也会化身“追星”小迷妹,激动得说不出话。

她也会在比赛中,看到场上都是男生感到无比害怕;遇到重大比赛紧张得想哭出来;也会由于成绩不够好,跟自己赌气。

谷爱凌的妈妈告诉她:一件事情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完成,也许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尽管去做,大胆去完成。

谷爱凌的奶奶告诉她:不要害怕,你觉得害怕的东西,是因为难吗?是因为你觉得做不了吗?但其实你什么都做得了。

或许正是在谷爱凌的成长中,有母亲和奶奶的鼓励,谷爱凌才可以活得率真、坦荡、自信、快乐且不失女孩子身上的可爱。

谷爱凌曾说过不想给自己的未来设限,比如说她想当职业滑雪运动员,她就去做,她也可以当模特,可以当美食家或者去演戏,她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

或者这才是母亲和奶奶真正想要教会谷爱凌的。

文末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祝福有颜值、有才华的北京姑娘谷爱凌,她是9亿少女的梦啊,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冬奥会吧!

图片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