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May . 主播丨鱼鱼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议话题:
下面网友的回复简直是太扎心了:
网友的评论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年,已不是小时候的年,穿新衣服、放鞭炮、年夜饭,一片狂欢。 ![]() 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好像对新年的期待值越来越低。 回家过年,不再只代表着收不完的压岁钱,期待和激动的心情; 相反,是成年人透露出的无奈与辛酸。 闺蜜晓英也调侃着说:
01 没赚到钱,没勇气回家过年 2022年元旦刚过,亲戚朋友们就开始商量着回家的计划。 一向有思乡情怀的朋友梁辉却说:
话音刚落,迅速引起在座朋友的纷纷感慨。
是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 有钱回家,可以风风光光,红红火火,身边围绕的都是邻里乡亲的恭维与热情。 没钱回家,表现的沉默无言,畏畏缩缩,生怕别人看到了自己的寒酸与落魄。 有的人,一年的存款也不过五位数,一到年底,却不得不用上一笔“巨额存款”,给自己置办一身看得过去的行头。 有的人,在大城市艰难地挤在几平米的地下室,却为了体面回家,不惜花上好几个月的工资租一台宝马,风风光光开到家门口。 过年,俨然成了一场大型的凡尔赛现场,每个人都拼命地秀优越感,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红包要大,新衣要讲究品牌,年货要上档次,份子钱,孝敬钱,一样也不能少。 而那些没钱的人,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生怕在集体的审视中,暴露了自己的狼狈与不堪,成为大家眼中混得最差的那一个。 谁不想意气风发,衣锦还乡,鲜衣怒马似锦华,带给父母无限的风光。 ![]() 他们当初背负着父母的反对和自己的梦想,离开家乡,想要在大城市的繁华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到最后,梦想碎了,动力停了,而自己也在残酷的现实中成了最普通的一颗螺丝钉。 其实,从春运号角响起的那一刻,游子回家的心切就从未停止。 常年在外,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受了多少委屈,只有回到家,一直漂泊的灵魂才得以安放。 多怀念小时候,不用为钱发愁,无论多清贫,对过年都充满了神圣的期盼。 一句“恭喜发财”,收下满满当当的一口袋红包,满心欢喜。 很多时候,支撑我们回家的那一点脆弱的自尊心恰恰是金钱所给予的。 但没钱,就连体面回家看看那盼了365天父母的底气也没有。 成年人的新年,有时真得需要勇气。 02 没找对象,先在外面躲躲 前些天,听母亲打电话来说,堂哥今年又不回家过年,把婶婶给气得上了医院。 一打听原因,才知道,堂哥每年才一个多星期的年假,而婶婶竟然每次都给他安排了七八个相亲对象,搞得他压根没有过年的心情。 这不,为了躲避过年的花式催婚,堂哥不得不选择异地过年。 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无奈。 每逢过年,有多少年轻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遭受长辈们的轮番关心轰炸。 孩子,今年有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了? 女儿啊,你这个年纪再不结婚,就没有人要啦! ![]()
一下子,单身的你似乎成了全村最怪异的那个人,受尽了异样的眼光与嘲讽。 对长辈而言,孩子单身的时间越长,罪孽就越重。 所有的独立与自信,在他们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 你很健康,你很能干,但只要你没结婚,头上就像顶着耀眼的“失败品”三个大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你的工作、年龄、薪水都会被问得清清楚楚,然后热心的长辈们还会马上帮你拉红线。 这效果,比打上了聚光灯还要强。 ![]()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边打着为孩子着想的旗号,一边在催着他们将就生活,顺从世俗。 然而,在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找相亲对象的同时,他们一定没想到,有朝一日,“没对象”竟也成了很多人不敢回家过年的理由。 这些单身的孩子们,宁可在大年三十的夜里,在万家灯火的团圆中,忍受着孤独,泡上一杯方便面,也不愿意回家应付那夺命连环“打击式”的催婚模式。 没人愿意活成一座孤岛,寻求认可与尊重是每个人的本能。 他们又何尝没有努力去找一个合拍的人,有多少个鼓不起勇气表白的对象,有多少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只是,他们将这一切都默默藏于心底。 因为,他们也害怕,说出来,会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叹气的心伤,会受到更多带着歧视的指指点点、无尽的闲言碎语与数落。 每一个未婚不归家的人,也许都在经历着内心的挣扎与纠结,那一个个不将就的灵魂也许正在徘徊与等待。 而长辈们的理解与尊重,才是他们回家的勇气与决心。 03 不敢赴约,那一年一顿的友谊饭 “听说今年大学同学聚会呀,庆祝大家相识十年,你去不去呀?”同学方镜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 “什么时候呀?我看看有没时间.....”看到消息,我当时的心里充满了忐忑,出于礼貌,不好意思一口拒绝,我反问了一句。 “大年初三,刚好周四呢。” “这么巧,初三那天刚好有朋友结婚,大概率是走不开了,太遗憾了!” 这一次,我终于巧妙地避开了今年的同学聚会。 一年到头也没说上几句话的同学,每到了年底,就各种热情,各种问候,借着相聚的借口,为吃上那“一年一度的友谊饭”。 除了饭后的饱足感,酒杯碰撞的祝福,同学之间的嘘寒问暖多了一份敷衍与应付,并未留下过多让人怀念和有意义的东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工作、收入的差距,曾经要好的同学,也变得让人有一种畏惧的疏离感。 越是强行找话题,越觉得尴尬,美其名曰是关心,实则是各种八卦和暗地里较劲。 牛逼的同学,早早实现了自主创业,当了老板,买了豪车豪宅,却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自己是混得最苦逼的人。 嫁得好的同学,一边吐槽老公忙得没时间陪自己,一边得意地说自己一人独守几百平米的别墅很孤单。 谦虚一点的同学,一边埋怨生活太难,一边带着满足地透露,今年刚换了大房子。 表面上他们似乎一个比一个惨,但暗地里却一个比一个会炫耀。 所有的关系,似乎都开始变得现实且虚假。 混得好的同学,自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对象,少不了同学的阿谀奉承; 混得差的同学,则沦为大家背后感慨和吐槽的目标。 所谓的同学聚会,俨然变成了一场变相的攀比现场,也成了一场身心上的折腾,多了一份功利和势利性的打击。 而我,慢慢地感受到了一种身份上的差距,不再强行融入他们的圈子。 曾经有多怀念那种没有拘束,不用伪装的关系;现在就有多害怕同学聚会,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他们眼中没出息和可怜的对象。 当见面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相聚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赴约再无期盼。 曾经,我们多么希望,在外奔波一年,最后都能够体面回家,与家人安心过年。 现实却是年岁越长,越害怕回家。因为,家的那一头,生出的许多期盼,我们无法一一满足。 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大,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去抗衡故乡的那片净土。 但我们却忘了,家才是我们永远安心的港湾。只要那头还有人在等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今天是小年,离过年还有5天。 点亮「在看」,愿你有钱没钱,都能回家过年,别让父母的等待落空,别一个人吃饭了。因为春节回家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亲情的仪式,更是代表着陪伴和团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