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小孩”刘德华爆红40年背后,藏着普通孩子创造奇迹的秘密

 鱼籽酱文化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作者丨鱼籽酱·栀子花开   主播|姚姚儿

大雨滂沱,高楼万丈。他抹了一把雨水,吸吸气,忍住病痛,继续着高空作业。

明知有生命危险,明知不被允许。可是为了妹妹的高额手术费,他别无选择。

电影《奇迹·笨小孩》正在催泪热映,一个20岁的“厂长”,带领着一群“老弱病残”,凭借“笨笨”的执著精神,竟然真的创造了奇迹!

由刘德华和易烊千玺共同演唱的主题曲《还是笨小孩》同样直击心灵,引发共鸣。

主角易浩,那个一次次被生活绊倒又一次次倔强站起的男孩,既是易烊千玺,也是刘德华自己。

去年7月29日,刘德华出道40周年之际,在某平台开直播,专门创作了歌曲《奉陪到底》以飨粉丝。

当晚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破亿,同时在线人数近400万,创造了全网最高记录。

他果断关闭了打赏功能,笑称“这样粉丝可以多看我几眼”。

提起从业40年,他依然谦逊:

“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40年,而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工作了40年。”

有人说,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40年长红不衰,“天王”刘德华是怎么做到的?

01

“笨小孩”终成“天王”,

逆袭之路并不平坦

他说,进了演艺圈才发现自己是笨小孩,天份不是那么高,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练习唱歌跳舞演戏。

这个“笨小孩”1961年出生在中国香港,家里有房有地,还有孔雀和猪。

6岁时因分家,举家搬到城里贫民区钻石山,有点遗憾,不能再逗孔雀撵猪仔了。

为了生活,他开始做许多兼职,学会了理发(后来帮曾志伟理发)。

一次偶遇给TVB发传单的黄日华,顿时对娱乐圈心生向往。

1980年,19岁的他考入TVB训练班,从此与演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次“触电”,是1981年参演罗宾的《彩云曲》,两次试镜,两次落选,罗宾暗暗叹气,终是惜才,给了他一个小角色。

后来许鞍华筹拍《投奔怒海》,找到他。他听说之前定的是周润发后,怀疑自己抢了人家的角色,忐忑不安地去求证。

周润发笑了:我要兼顾许多东西。你是新人,大胆拍就行。

放下包袱的刘德华全心投入苦磨演技,一举拿下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

1983年乘胜追击,出演《神雕侠侣》。

为了演活杨过,他除了反复阅读原著,更是连带着读遍了金庸先生的其它作品。

剧一播出,创TVB开台以来最高收视纪录,连金庸先生也赞不绝口“刘德华、陈玉莲这版最好”。

此时,他与黄日华,汤镇业,苗侨伟,梁朝伟被称为TVB“五虎将”,风头无两。

可是因为不愿续约,遭TVB雪藏,他不气馁,继续前行,蛰伏,不断磨练演技。

1999年,38岁的他终于凭借在《暗战》中的精彩表现,斩获金像奖影帝。

那一瞬间,感慨万千,泪湿双眼,这一刻,他等待太久。

演艺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他也一直在进军乐坛。

从1985年,24岁的他发行第一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起,每年一张。

直到1990年凭借《可不可以》获得13届十大中文金曲奖,他在歌坛有了自己的位置。

1992年,31岁的他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并称“四大天王”,光芒万丈。

所有的风光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勤奋,苦心孤诣的坚持以及对自我极限的不断挑战。

凭着可怕的努力,出道40年,刘德华出演过180多部电影,发行过100多张专辑,唱过近千首歌曲,举办过近400场演唱会,被吉尼斯评为获奖最多的中国香港男歌手。

“常青树”、“劳模”的称呼实至名归。

他说“知难而退、无功而回”是一件很丑的事,他的字典里只有“拼命”二字。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说,至少10000小时的磨练,是从平庸到成功的必要条件。

莫扎特写出《第九号协奏曲》之前,练了远远不止10000小时。

所谓“拼命”,拼的不过是山穷水尽之时,谁还能继续活下去。

挺过黑夜,方能遇见黎明。

竭尽全力,持之以恒,才是“笨小孩”逆袭的秘诀。

02

极度渴望成功,愿付非凡代价

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认真”俩字。

他说:

我看不起不用心的人,如果自己不用心,我连自己也看不起。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曾经有人嘲笑他“歌不如张学友,舞不如郭富城,演不如黎明”,他没有恼羞成怒“句句反驳”,而是虚心接受“字字反思”,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去改正,去提高。

他信心满满地说:“我有诚心,我会努力,总有一天会让你为我鼓掌。”

黄霑觉得他“作词很笨”,他不恼,反复写反复锤炼,直至《冰雨》等经典歌曲问世。

陈可辛说他“演技不行”,他不驳,精心揣摩,死磕技巧,直至凭借《桃姐》拿下金像奖,金马奖双料影帝。

每次演唱会之前他要反复确定所有细节,他很少看提词器,总是提前两三个月开始练习。

他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如果我犯了五个错误,大概会难过五个月”。

导演刘伟强说,拍戏期间,刘德华每次都比主创早到半个小时,不是化妆,而是讨论剧本。

拍摄《解救吾先生》时,他主动要求对手用电线真勒自己,直至眼球突出,青筋暴起。

在《全职杀手》中有一场地铁戏,他当时距离飞驰的列车仅有5厘米,稍微有点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拍摄结束时,现场人员都已是冷汗涟涟。

在《失孤》中,他让群众演员真扇自己耳光,导致面部红肿,群演愧疚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拍这部影片就是为了一份责任,影片播出后,引起很大关注,最终,男主人公的原型郭刚堂寻到了自己的儿子。

他说,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须的。

如费曼那样,把整个人都投入进去,就像一把刀直扎下去直到刀柄一样,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管会碰到什么东西。

有人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这个世界上,哪有从天而降的横空出世。

所谓“一炮而红”,背后不过是日日夜夜的百炼成钢以及近乎苛责的精益求精。

看起来毫不费力,实则已经拼尽全力。

死磕到底,方能水滴石穿。

03

为朋友雪中送炭,

用善良与爱成全他人

有人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刘德华不仅做事认真,做人更是无可挑剔。

他说人善天不欺。他的善良与悲悯,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实芬芳与魅力。

王晶说,刘德华心地善良,朋友过得不好,他会不舒服,想办法照顾这个朋友。朋友处于低潮时,他会予以鼓励、帮助。

张卫健当年因无戏可拍、投资失败,面临破产,最窘迫时口袋里只有“2000港币”。

刘德华找他签约,且二话没说给了他一张支票,助他走出低谷,并送他一句话: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一度“风华绝代”的蓝洁莹退出演艺圈后,落魄潦倒,患有精神病,刘德华便让助理给她送去10万港币,帮她申请九龙的补助,联系心理医生,温暖了她生命中不堪的时光。

当年他自己的电影公司濒临破产时,还资助了陈果的《香港制造》2500万,该片获得第17届金像奖最佳影片。

李克勤事业低谷时,想开一场演唱会证明自己,无奈囊中羞涩,刘德华只说了一句话:交给我,我帮你解决。

李克勤后来说:刘德华就是我的家人。

后来,为了电影后继有人,他发起“亚洲新星计划”,培养扶持一大批青年导演,其中就有宁浩。

他拍《疯狂的石头》时资金短缺,刘德华无私相助,还帮助修改剧本,被宁浩和黄渤视为“贵人”。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他用行动书写着高贵的品质和圣洁的灵魂,令人钦佩、敬仰。

除了雪中送炭,乐善好施,刘德华还低调谦逊,古道热肠。

王宝强有次洗手,不会用感应式水龙头,刘德华看到后假装没洗干净又洗了一次,给王宝强做示范。

王宝强很感慨“他当时连我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二人因《天下无贼》见面,王宝强一激动,扑通跪下了。刘德华来不及阻拦,也直接跪下了。

张含韵还是个小艺人时,发布会拍集体照,刘德华拒绝占C位,他说:“只有我站边上,媒体就不会把你们cut掉。”

神探李昌钰有次回港参加活动,看到车上有位英俊青年,以为是服务生,还让他做了些事。小伙子乐呵呵照办了。

下车时看到路边好多人欢呼,还纳闷自己忽然这么火吗?直到听到他们喊“刘德华,我爱你。”

这就是刘德华,德艺双馨,令人刮目。这份善良,是他的选择,更是他主动承担的责任。

他的善良,如春风,给雪中之人送来温暖;

如阳光,给落魄之人带来光明;

如花香,让苦痛之人不觉悲凉。

真正的善良,根植于骨子里,是付出不求回报的高贵。

恰如闻一多先生所言:做了再说,甚至做了也不说。

04

对自己有交代,对社会尽全力

除此之外,刘德华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的热心慈善。

他说,对自己要有交代,对社会要有责任。

1991年,华东突发特大水灾,刘德华第一时间捐款500万。

1994年,刘德华慈善基金正式成立。

2001年,内蒙古特大暴雪,他立即购取2000件天蚕衣送往灾区。

2004年,在四川慈善演出中,仅有两位明星没有收取费用,其中之一就是刘德华。

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600万物资,举办募捐晚会又筹集3900万,为了感谢捐款人,在舞台上惊天一跪,让人震惊,泪目。之后亲赴灾区慰问灾民。

前几天,又低调为西安疫情捐款2000万,并录鼓励视频。

另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关爱。

他说:残障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令人感动。

早在1996年,刘德华便与一位残疾运动员——苏桦伟有了交集。

因为残奥会不受关注,因此鲜有品牌来赞助。

残障运动员的生活,往往较为困难。比如苏桦伟,家境清贫,训练服都要自己买。

刘德华邀他到自己的歌迷会里上班,按月领薪,随时回去训练。

网友@超度抓拍了一张2008年奥运会上,刘德华陪苏桦伟看成绩的合影。

他说:刘德华作为北京残奥会的形象大使,真的是一心一意陪在运动员旁边,为他们加油打气。

从1996年开始,刘德华每年拿出10万港币支持中国香港残奥队。每次比赛返港,刘德华都请他们吃饭。

还给他们每人颁发一块“奥运金牌”。

“金牌是纯金打造的,只不过薄了点。”他开玩笑地说。

2008年,当明星们都去奥运会献唱《北京欢迎你》时,47岁的他却跑去了残奥会。他笑笑:“这儿没人跟我抢”。

他为残奥会写了一首 《Everyone is No.1》,并自己花150万人民币拍mv,亲自出演里面一位身残志坚的运动员。

开幕式上,他与韩红一起,献唱主题曲《和梦一起飞》,为残疾运动员加油打气。

他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也是中国残联的爱心大使。

我好像明白了这个男人为什么能红40多年。

他曾经是四大天王,现在仍然是:长红天王,全能天王,勤奋天王,善心天王。

央视评价他:“一年一偶像,百年刘德华。”

偶像常有,而红40多年的,绝无仅有。

看看最近翻车的流量明星,要么触碰道德底线,要么触碰法律底线,素质下滑,口碑崩塌,令人失望透顶。

好在,刘德华给了我们信心和希望。所以,他才显得弥足珍贵。

他说偶像是一种榜样,要始终给年轻人一个正确的方向。

这恰是我们现在稀缺的,而他才是大众追捧的优质偶像。

05

笨小孩是坚强的石头,

可以创造奇迹

张学友曾赞叹:刘德华是个奇迹,无人可替代。

而电影《奇迹·笨小孩》的结尾,那群由普通人组成的“奇迹小队”,亦如刘德华一样,终于在屡败屡战后,创造了奇迹。

他们用行动证明:

平凡也能产生伟大,笨小孩也能造就奇迹——只要你够坚持,够努力,够自信。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练习站立时痛苦的嘶吼给人很深的印象。

6岁的湘潭女孩艺曈喜欢跳舞,一次练舞时因为倒立导致截瘫。

医生的诊断是:脊髓损伤胸4到腰1。说白了就是以后得在轮椅上度过了。

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认命?还是与命运抗争,“我命由我不由天”?

擦干眼泪,艺曈以及她父母选择了后者,他们下定决心“不买轮椅”,重新站起。

于是,在父母陪伴下,小艺曈走上了艰难的康复之路。

虽然撕心裂肺的疼痛让她数次痛哭,可她没有放弃,慢慢地,她能站,能走,能跑了!

在过去的1年半时间里,她用行动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鲜活的奇迹!

“笨小孩坚强得像石头一块,哎呀往胸口拍一拍,勇敢站起来,管它上山下海......”

电影《奇迹·笨小孩》告诉我们:

英雄不怨出处,到达罗马的人,有很多是笨小孩,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

而每个含泪微笑的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咬牙坚持的灵魂。

谁不是一边迷茫彷徨,一边踉跄前行。

“奇迹”并非遥不可及,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平凡的我们也能够创造小小的奇迹。

持续努力的能力,才是一个人一生的才华。

点亮【在看】,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愿每一个“笨小孩”都能被善待,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