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冬奥会中国女运动员的神仙颜值盘点,原来女神们都在为国争光

 鱼籽酱文化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作者丨鱼籽酱·青玉淡淡

我们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冬奥会上,而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也取得了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的好成绩。

获奖的国家队运动员高达几十人,其中就有很多高颜值的小姐姐。

比如获得2金1银的“青蛙公主”谷爱凌、获得1金1银的“28冠老将”徐梦桃、助团队取得1金1铜的曲春雨、喜提花滑金牌的隋文静等。

她们中有很多都是近期才被大家认识,一开始大家是这么想的:

“我是冲着冬奥会看比赛的吗?我是冲着美美哒小哥哥小姐姐啊!”

可没想到,我们的小姐姐不仅有神仙颜值,还一鸣惊人,为国争光。

01

会飞的“青蛙公主”:谷爱凌

她是本届冬奥会两金牌一银牌的获得者,更是广受大众喜爱的时尚宠儿。

这个18岁的北京姑娘出生在美国旧金山,3岁就开始踩上滑雪板试着滑行,那时只想着模仿会飞的鸟儿,却不知道日后的她竟会是一个金牌收割机。

她的事迹,我们早已在之前的故事里熟知:

9岁开始拿滑雪金牌,至今已收获50多枚,16岁正式加入中国国籍,17岁考入斯坦福大学,滑雪与学业两不误。

自从2019年正式成为中国人后,至今她已为中国赢得了11块奖牌,在北京冬奥会的颁奖仪式上,戴着熊猫帽子的她也在朝着国宝级运动员的方向继续努力。

要说为何会喜欢上滑雪这项运动,谷爱凌的答案是,“人在滑雪时,能像鸟一样飞起来。”

飞翔令人向往,更别提滑雪是一项大多数人无法进行的运动,而对她来说,滑雪就是生活、并且是享受,能全身心投入的。

虽然滑雪早已和她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她不想让滑雪成为自己的职业,而是为自己的未来添加更多可能性。

会飞的女孩儿最美,谷爱凌踩着凌波微步到达了“会当凌绝顶”,她凌空飞跃、势不可挡。

未来的她,又将会为我们展示怎样淋漓尽致的滑雪和更多可能呢?

02

又美又飒的新疆女神:阿合娜尔·阿达克

她是充满新疆风情的哈萨克族姑娘,22岁的阿合娜尔首次参加冬奥会就肩负重任,参加了4次比赛。

虽然在个人赛中,她仅取得了第17名,但团体赛中她配合团队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当阿合娜尔比赛结束脱下护目镜的一刹那,观众们不由惊呼道:

“太美了吧!”

“我已坠入爱河!”

有颜值又有实力的国家运动员,谁不喜欢呢?

出生在六一儿童节的阿合娜尔在5岁时看到小朋友们在玩轮滑,心里喜欢极了,从那时起,她就有了追求速度的梦想。

她喜欢冬季长跑,从小就次次年级第一,优秀的成绩让她不到10岁就被教练看中,从此阿合娜尔开始了速滑之路。

她进步很快,没多久就在全自治区(相当于省)脱颖而出,可这时一个噩耗来了,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照顾父亲,阿合娜尔中断了训练。

可父亲的病情没有因此好转,去世前父亲对她说:

“去做你最热爱的事吧!爸爸相信你能进国家队,成为最优秀的运动员。”

恢复训练后的阿合娜尔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15岁在新疆自治区全运会上,她包揽了女子乙组的五个冠军,还进入了自治区短道速滑队。

17岁的她参加第十三届冬季全运会,被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选中。

短道速滑虽好却也竞争激烈,而且阿合娜尔最擅长的是长跑,2018年夏天她转到速滑项目,尽可能发挥她的长跑优势。

训练不到一年时间,她就在全国3000米比赛中获得了第2名,随后又在国际速滑青年世界杯中获得女子3000米小成年组的冠军和团体追逐冠军。

事实证明阿合娜尔确实更适合速滑项目,她就这样开始了全国和国际性的征战之路,很快又在国际性比赛中荣获两次冠军、两次亚军。

在本次冬奥会上,她没有拖团队的后腿,一次次超越了自己,距离优秀的速滑选手又近了一步。

又美又飒的阿合娜尔结束了征程,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征途呢?

03

江南美人化身冰雪甜心:杜佳妮

这个江南女孩9岁就进入了少体校,成为田径队员。

13岁的时候,她被曾获女子七项全能的亚运冠军沈盛妃看好,开始训练女子七项全能项目。

杜佳妮确实很有天赋,17岁的她多次在全国女子七项和女子五项中取得冠军、亚军的战绩,优秀的成绩也让她在20岁被国家雪车队看中,从此成为了一名国家队双人雪车运动员。

刚加入双人雪车项目训练了几个月,那年12月她就和搭档参加了全国女子双人雪车比赛,获得第九名。

此后,她几乎年年都要参加全国性、世界性的双人雪车比赛。

双人雪车项目是我国的冰雪新项目,几乎每一位队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她也不例外。

杜佳妮和搭档应清(也是双人雪车中的方向盘)在本次冬奥会中他们取得的世界排名是第14名,名次看似不佳,她们却一次次的突破着自我。

对于充满技巧的双人雪车运动,22岁的杜佳妮和25岁的应清还有机会继续参战,也希望她们下次能为中国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04

勇夺她的第28个世界冠军:徐梦桃

今年已经32岁的徐梦桃,可以算是国家队名副其实的老将了,而在本次冬奥会中,她也收获了很多。

不但与团队拿到自由滑雪的空中技巧的银牌,个人赛中还拿到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这也是她的第28个国际比赛的冠军。

拿到金牌时,徐梦桃几乎不可置信地问周围的人,

“我是第一吗?我赢了吗?”

当对方告诉她,“是的,你是第一,你赢了。”

她的眼眶红了,泪水模糊了视线。

徐梦桃从12岁开始进行自由式滑雪的训练,17岁夺得世青赛的冠军,那也是对中国来说第一个世青赛冠军,可这个北京冬奥会的金牌依然是那么不同寻常。

获得了这个金牌的她,以总共28个世界级大赛冠军,成为了滑雪项目的第一人,而意义更加重大的是,这是她在自己国家所举办的冬奥会中获得的金牌。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18年的坚持让她在退役前获得了理想的荣誉,妈妈曾告诉她的名字由来“梦里遇陶公,笑看红尘事”

徐梦桃做到了,她用18年时间实现自己的梦想,接下来也能笑看人间红尘事。

05

中美混血洋娃娃:朱易

和青蛙公主谷爱凌相似,朱易同样是中美混血儿,偏向东方审美的长相让她看起来像是一个洋娃娃似的娇俏可爱。

今年19岁的她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可是在名单确定的第一时间里,她就遭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与伤害。

与资质浅薄的朱易不同,队友陈虹伊早就被大众看好,认为应该让她参加女子单人花滑,可最终确定参赛的却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朱易。

消息传出后,广大网友的指责让她委屈万分,从没有过冬奥会参赛经验的朱易感到压力山大,第一次比赛就有了失误动作。

节目表演结束后,朱易沮丧极了,她害怕看到教练失望的眼神、队友无奈的眼光以及愈演愈烈的网友恶性评论。

然而这时,教练默默地为她披上保暖的衣物,花滑队的前辈走过来拥抱了她,网友们似乎也恢复了冷静,对她以鼓励居多。

虽然第一次失误严重,可在接下来的两次中,她的表现越来越好,拿到的名次,即使只是第27名,但她成功地突破了自我。

无论是一次次失败还是巨大的压力,即使我们没有从事现在的这份行业,它们也依然存在于人们的身边。

突破压力,做回自己,找到初心,实现成长与进步,这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选择。

06

活力十足的小马达:王诗玥

王诗玥与柳鑫宇是一对身高相差巨大的冰舞搭档,女孩不过1米6,男孩却高达1米9,他们被粉丝们称为小马达与大引擎。

小马达正是指王诗玥,身材娇小却拥有无限的活力与生机,只要与她在一起,总少不了欢声笑语。

就连她的表演风格也是如此,无论是冰上韵律舞还是自由舞,都能全方位进行显示。

别人表演用四肢,而她的表演,就连脸上也不时露出大大的笑容和各种夸张的表情。

与搭档进行眼神交汇,表情时而搞怪、时而生动,让观众的心也不由得跟着她的演出起起伏伏。

刚入行的王诗玥参加的是单人舞,可几年都没练出成绩,于是教练让柳鑫宇跟她搭档训练,这一组合就是16年,他们的搭档过程中也曾有波折。

青春期两个人开始长个子的时候,一开始两人个头还势均力敌,可说好了一起长高,王诗玥早早停了下来,而搭档柳鑫宇却一路长到1米9,成为了一个小巨人。

如此大的身高差距还想继续搭档练舞就太困难了,教练劝他们应该找到更合适的搭档训练,可两人说好了要一起携手相伴,走到世界巅峰,又怎能被拆散。

18岁时,他们的组合拿到了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的冠军,从此开始了全国和国际性比赛的征程。

比起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今年是他们参加的第2次冬奥会,无论是团体赛还是个人赛,他们都有了十足的长进。

虽然这次的总分只拿到了第11名,可上一次中国冰舞的最佳成绩还是1992年在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韩冰与杨辉组合的第18名,对于中国冰舞来说这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国际性的冰舞表演,其实对我国选手十分不利,就像本次自由舞中的《功夫钢琴》。

柳鑫宇身穿《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元素服装,王诗玥身穿《千里江山图》中的“水”元素服饰,舞蹈与动作充满了东方韵味,可这恰恰是总体是西方人的评委组很难决断的。

对于王诗玥、柳鑫宇这样的冰舞选手来说,冰舞不仅是为国争光,还是把我国的文化带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爱上中国文化、爱上冰舞运动。

07

冰丝带中的雪中游龙:黎禹汐

外表清秀可人的她常被人认错是欧阳娜娜,而看似软萌的布依族妹子黎禹汐在钢架雪车运动生涯中,动作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冬奥场馆“冰丝带”中,她是一条“雪中游龙”,在本次冬奥会中驾驶的钢架雪车最高时速达到了126.9公里,仅靠着身下的小滑板就飙了起来,实在是刺激。

来自四川绵阳的她,曾经也和你我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学生,14岁的一天她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观赛的田径教练杨秀珍眼前一亮。

这个女孩儿动作虽然不够规范,但协调性上佳,跑起来又稳又狠,真是个田径的好苗子。

比赛结束后,杨教练立刻找到黎禹汐,“孩子,你跑步太有天赋了,愿不愿意跟着我训练,参加2014年的省运动会?”

黎禹汐从小喜欢体育,她立刻答应了,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杨教练打电话给她的父母,却遭到了拒绝。

她的父母和很多家长一样,认为孩子就该学习,体育容易受伤还影响学业,当然不让女儿参加,黎禹汐和杨教练依依惜别。

可让教练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已经退休的她却接到了黎禹汐妈妈打来的电话。

原来,女孩被父母拒绝参加体育训练后没有放弃,只要休息她就自己锻炼,坚持了两年终于让父母同意走上体育道路。

在杨教练的帮助下,黎禹汐练习田径短跑,还考入成都体院,在这里她受到国家雪车队征召,从此走向“雪中游龙”的道路。

自从练习钢架雪车,她的伯乐杨教练和成都体院的吴教练来国家队探望小姑娘,总是发现女孩手上布满了淤青。

这是因为钢架雪车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体育项目,在国内刚刚起步,很多经验都是用失败换来的。

训练很艰苦,更让她伤痕累累,可每当曾经的教练和父母问她时,她总说,“我没事儿。”

如果她当年没有走上钢架雪车的道路,文科和体育成绩综合起来,足以让她从成都体院毕业,之后无论是考研还是找工作,都会比现在轻松的多。

是什么让她成为一名钢架雪车运动员?是她不服输、勇冲锋的精神,更是她为国争光、永不言弃的初心。

08

愈战愈勇的气质美人:范苏圆

都说冰壶队出美人,确实如此,无论是之前的美人麻敬宜,还是现在的帅哥许静韬,以及搭档凌智和范苏圆,都是颜值惊人的帅哥美女。

性格爽朗的范苏圆与许多冰壶运动员一样,都来自于东北。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13岁的她畅游在冰天雪地之间,开始了速度滑冰的训练。

18岁时她被教练看中,转为训练冰壶项目。

19岁的她和团队去日本参加比赛,还遇到了同样是冰壶运动员的陈子昂,而这也是她现在的丈夫。

练了3年冰壶后,范苏圆成功进入国家冰壶队,在冰雪项目上我国还很年轻,很多项目都是刚刚入门,所以成绩一直不佳。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范苏圆与凌智的组合代表国家参加了9场双人混合团体赛,他们成功地战胜了瑞士队、澳大利亚队,却在之后屡战屡败。

有时与对方相差分数很大,己方是4,对方是6,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

记者在比赛结束后问他们,“比分相差那么大,为什么还要继续比赛?”

范苏圆说:“无论结果是成是败,只要有可能就要坚持!”

她也身体力行地这么做了,每当凌智跟着滑动的冰壶擦冰时,她总在后方大声为搭档鼓气。

范苏圆和凌智都是首次参加冬奥会,他们还在成长中,而对于成长中的冰壶项目来说,有进步,何尝不是胜利。

09

稳中求胜的冰雪美人:曲春雨

虽然还很年轻,可26岁的她也已经是参加过两次奥运会的“老将”了。

本次冬奥会中,她参与混合团体接力荣获中国队本次冬奥的首枚金牌,在女子3000米接力中,她与团队又获得了一枚铜牌。

她的特色是什么?教练曾说她是女选手中发挥最稳定的一个。

而她在比赛中为何如此稳定,这还要从她小时候说起。

出生在黑龙江的曲春雨7岁就进入体校与速滑结缘,她的爆发力从小就极强,在学校的短跑中几乎次次都拿第一。

从7岁开始的体育训练,让她性格开朗大方,抗压能力极强,能够顶着压力不断进步。

这也让她在2016年正式进入国家队,还参加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

加入国家队的经历并没有让她变得沉闷,曲春雨总在微博上与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互动,还常常分享自己的一些生活照片。

幽默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差,从2019年以来,她多次在国际性的短道速滑比赛中取得前三,今年更是跟随团队为我国取得一金一铜的成绩。

爱笑的女孩儿福气多,下一次的短道速滑,曲春雨又将取得怎样的成绩呢?

10

娇小玲珑却力量无限:隋文静

身高只有1米5的隋文静和1米7的搭档韩聪,是本次冬奥会的夺冠热门,可谓是身材娇小却力量强大的一对组合。

与很多花样滑冰的选手一样,她也出生在东北,自从7岁看到了申雪、赵宏博的精彩花滑表演,小小的隋文静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种子。

这一颗花样滑冰的种子,让她从7岁走到了26岁,而搭档韩聪也在她12岁那年来到了她的身边。

14年里,他们遭受了无数次伤痛,甚至一度因此而缺席很多花样滑冰比赛的机会,甚至包括错过的2014年冬奥会和因伤而仅获得银牌的2018年冬奥会,可他们从未因此而分开。

常年搭档让他们有了很多默契,也数次在国内、国际性比赛中获得优异的名次。

首次获奖是隋文静19岁那年,她和韩聪获得了世界花滑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随后两年更在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亚军。

接下来他们就走上了花滑世锦赛的冠军之路,成为中国第三对双人滑世界冠军。

上一次他们参加平昌冬奥会时,更获得了花滑双人滑的亚军,在本次冬奥会中,他们更是数次成为分数排名第一的潜在冠军选手。

2月19日晚的双人舞决赛中,他们是压轴出场的冠军搭档,多次刷新双人短节目的世界得分组合。

最后一战,他们不负众望,以155.47分的双人自由滑成绩夺得了花样滑冰双人组的金牌,为中国队取得了第9枚金牌!

在公布成绩的一刹那,两人都是热泪盈眶,过去的几次奥运会,他们都因伤痛而惜别金牌,这一次他们终于圆梦,为自己,更为祖国,获得了一枚奥运金牌。

写在最后

人人都说冬奥会上美人多,可这些美人都是从一次次的挫折中爬起、从满身的病痛之中成长。

张桂梅校长说: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位华坪高中的校长,用她单薄的身躯唤醒人们内心的渴望,让女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起来。

曾经看到网上的一名幼师说: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你是怎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说了算。”

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这样我们成长的未来就是无限的。

最近在央视播出的《老闺蜜》也对女性的成长提出了新的可能,剧中5位大龄女性渐渐步入老年,可她们依然“退而不休”。

事业上她们虽然进入“隐退”阶段,但生活中永远需要成长和进步,生命奔流不息、永不休止。

点亮「在看」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遇到困难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