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鱼籽酱·sy 曾国藩曾说: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渴望通过炫耀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但却忘了,人啊,越是炫耀什么,越是缺什么。 正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本事,才处处争强好胜,渴望通过吹嘘来证明自己。 而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自身的不断修行,才明白真正的强者,应该在繁华中修心。 这天下的来和去,自有它的规律。 人到中年,守好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能看穿生活的真相。 01 不炫耀品味 前段时间,朋友小丽在微信上找我借钱,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朋友圈里晒的不是名牌包包,便是高档汽车,生活看起来很精致。 单从朋友圈看,完全想不到她会缺钱。 细问后才知道,小丽家只是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月收入不到五千的工人,她自己也只是干着月薪三千的工作。 朋友圈里的名牌包包是假的,高档汽车也都是租的。 为了维持表面光鲜亮丽的生活,除了在花呗借钱,她还碰了网贷。 现在她花呗已经欠了8000元,网贷欠了三万,房租两个月没有交,万般无奈之下,才来找我借钱。 当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她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
为了所谓的“品味”,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超前消费,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为,真正的品味,从来不是朋友圈里的香奈儿、星巴克、米其林,而是内心那份洗尽铅华的淡定和从容。 真正有品味的人,有着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而那些,与虚荣无关,更与物质无关。 02 不炫耀感情 闺蜜橙子是个爱发朋友圈的女孩。 她和前男友确立关系后,便第一时间拍了合照,在朋友圈里官宣了。 和前男友日常相处的点滴,也都自然地记录在了朋友圈中。 然而,那些她觉得幸福的甜蜜瞬间,发到朋友圈以后,反而觉得不那么高兴。 橙子发过一张和前男友在外野餐的照片,两个人坐在野餐垫上,各用一只手,比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心。 可发出去后,就有朋友评论,橙子,你又在逼人家,一看人家男孩就不乐意。 对此,她还特意把照片放大,仔细研究了男友的表情。 最后,还真让她得出了相同的感受。 还有一次,七夕节,橙子收到了前男友准备的鲜花和礼物,她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中,幸福感便瞬间一哄而散了。 原来,她被人吐槽,男朋友肯定对她不用心,竟然给她准备那么粗糙又不走心的礼物。 一次次“秀恩爱”被“反噬”的经历,成为了橙子在这段感情中的“刽子手”。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感情是用来维护的,而不是用来炫耀的。 过分热衷于在朋友圈里秀恩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对彼此的感情心生猜忌。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在朋友圈里秀恩爱,而是去用心经营这段感情。 水到渠成的爱不需要秀,充满自信的爱情不需要靠秀恩爱上保险。 03 不炫耀人脉 舍友小林以前便信奉人脉大于天,认为只要认识更多的人,自己的人生之路便能一路平坦。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不过是舍近求远而已。 大学的时候,他经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同学聚会,学院里的竞赛大佬、社交达人都是他的朋友。 毕业之后,他的朋友圈里不是商业论坛,便是行业峰会,一直出入各种高大上的场合。 偶尔还会晒上自己与行业高手的交流心得。 因为自己公司的前景不好,小林果断辞职,并向那些所谓的朋友寻求帮助。 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人脉,找一份新工作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事情却超出了他的意料。 发出的那一百份求助,只有两条得到了回复,其他的人要么当作没看见,要么直接拉黑了他。 这时,小林才彻底醒悟: 认识多少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 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就没有有效的社交。 意识到这一点后,小林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成功考下了CFA和CFP。 而之前那些对他不冷不热的朋友此时都开始关注他,并为他推荐工作。 小林都一一谢绝了,最后凭借着两份证书以及自己出色的面试能力进入了四大。 《思维力》的作者王世民说过:
微信好友不一定是人脉,优秀的自己才是最大的人脉。 当你不强大的时候,认识谁,都没有用。 只有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获得有效的社交,赢得别人的重视。 04 写在最后 成熟的稻子,都是弯着腰的,因为深藏锋芒,才能躲过无妄之灾。 人也同样是如此,只有那些不张扬、不炫耀,静水深流、含而不露的人,才能守好自己,做一世君子。 无论认识多少人、感情多么美满,都不要在朋友圈里随意炫耀。 著名的达克效应也告诉我们,越是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喜欢显摆。 而真正强大的人,从不随意炫耀自己,活得低调而谦逊。 学会低调,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点亮【在看】,愿你我能拥有一颗平和从容的心,保持低调和谦逊,如此坦荡地过这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