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身

 新用户3278CVPn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图片来自网络)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我生为女儿身,深受其害。我的爸爸一共有四兄弟,大爷家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二叔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叔家有两个儿子,唯有爸爸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从我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受到性别歧视。大爷的二女儿很喜欢我,爱来带我,每次她刚来一会儿,大娘就会把她叫回家。三娘仗着自己有两个儿子,经常对我进行辱骂。在妈妈生下妹妹后,他们更是变本加厉。二娘生第三胎时,二叔以为还是儿子,就有把三儿子给我爸妈的意思,可最后生的是个女儿,这事不了了之。

我有个在城里生活的姑婆连生三个女儿,她安慰我妈妈,叫她不要生气,终有一天,三娘会羡慕她。她以自己为例,说她在农村时,隔壁家的那个女人生了四个儿子,瞧不起她,还故意在她面前炫耀,说她有四个儿子,到老了一个儿子家住三个月,一年就过去了。后来,姑婆的三个女儿都靠自己的努力做了城市人,很孝敬姑婆,而那个女人的四个儿子娶了老婆另起炉灶,把她甩在一边,不闻不问。那个女人就说:李婆婆,还是你好哦。姑婆就半带讽刺地说:我哪里好?我又没有儿子。相信这番话是姑婆早就等着说的,说完之后一定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事实证明,姑婆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没有让叔娘们羡慕,但我们家却是比较顺利的。二叔家的两个儿子都不聪明,脑袋扁扁的,周围的人都说他们娶不到老婆。大儿子稍微好一点,幸好有个长相还算可人的女孩看上了他的老实,才得以完婚。小儿子从小就有肺结核,老是咳嗽,连做媒的人都不敢上门。三叔家的大儿子在十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英年早逝,小儿子前几年因在新疆参与绑架案被判无期徒刑,如今媳妇改嫁,三娘带着孙女过日子,三叔长年在外下乡卖床上用品。

二叔是个吝啬的主儿,居然吝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得了神经病的二娘在内江被一群小混混扒光衣服乱刀砍死在油菜花地里后,二叔为了家里少一个包袱,就打算送一个孩子出去,他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女儿身上。就这样,他的三女儿被送到自己表哥家里,称自己的表哥为父亲。她在那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小年纪,每天被逼着做这做那,做不好还会挨骂挨打。她比两个哥哥聪明,学习成绩也不像自己的二哥(总是考鸭蛋抱回家),才读到小学四年级,表哥就强迫她退学。当她对我们说起这一切就会落泪,对她爸爸有埋怨,说家里又没是没饭吃,在自己家里不管怎么说都会好一点,自己妈妈不在了,得不到母爱,连父爱的权利也被强行剥夺。她只是个孩子,一切都由不得自己。

在我几岁时,有个隔房堂嫂就说过她娘家的一个真实故事:小丽七岁,正在上小学一年级,聪明勤劳。然而爸妈并不知足,一直计划着生个儿子。那一年,小丽的妈妈终于如愿以偿,生了个大胖小子,然而,他们却为计划生育的罚款而发愁。有一晚,奶奶、爸爸妈妈都以为小丽睡着了,就商量着把小丽整死,她的弟弟就可以免去罚款。翌日,小丽放学后对老师说:老师,我要是明天没来上学,我就永远都不能来了。老师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只是一笑置之。小丽回家后,背起背蔸要去捡柴,妈妈喊她烧水,她按照妈妈的吩咐烧了一大锅水倒进缸里。爸爸和妈妈当着奶奶的面把她抱起来按进开水缸里(当时邻居听到声音以为是在杀鸡),无论她怎样挣扎,在来不及求饶的情况下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葬送了生命。翌日,老师看到那个空空的座位,小丽的话才引起她的重视和警觉,二话不说,她跑到小丽家里,一探究竟。小丽妈妈在家,老师问:小丽呢?妈妈撒谎道:去她外婆家了。屋里黑漆漆的,老师说:给我一把电筒。小丽妈妈迟疑着拿了一把电筒给老师。老师拿着电筒到处照,小丽妈妈慌了:老师,我说的话你还不相信吗?小丽真的去她外婆家了。小丽家不大,老师在房间里专照隐蔽处,床底下是首选,很快就从那下面拉出一个箩筐,箩筐的蛇皮口袋内露出一只小孩子的脚。公安局的来了后,要抓小丽的爸爸妈妈去枪毙,小丽的奶奶就求情,说孙子还没满月,等他吃奶吃到满月再拉去执行枪决。

说这个故事的堂嫂,她不知道,她自己身上也发生过跟这个有关系的事。她生的是女儿,她大嫂生的是儿子,他的公公用皮背蔸分别背着孙子和孙女出来玩时,背孙子时皮背蔸是正的,而背孙女时皮背蔸是歪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为此有人说他是巴不得把孙女摔死。

在我以前打工的工厂里,有两对夫妻都是只有两个女儿,做梦都想有个儿子。他们两对都是在两个女儿十几岁时通过自己的坚持实现了儿子梦,而中间他们也有过孩子,只是B超照出是女儿就打掉了,其中有一对有一次生下了一个女儿,扔进了武汉的一个垃圾桶,现在生死未卜。

所闻所见过许多因为生女儿而引起家庭不和的故事,遭遇这种家庭的人都有一段凄惨的故事,要么是生女儿的女人被公婆或者老公嫌弃,要么是家里有哥哥或弟弟的女孩在家里得不到长辈的疼爱。生女儿,何错之有?何罪之有?

有关人士在山东威海等城市做过调查,多数人都希望生女儿,因为相对其他地区,沿海地区的生活更富裕,生男生女无关紧要。而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家里没有儿子仿佛就是一种耻辱,没有生下儿子的夫妻也自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有人则认为,儿子才是自己的,女儿是帮别人带。虽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但仍有不少人的这种想法已扎了根,难以扭转。如果有一天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没有达到和谐统一,这种观念就会存在一天。无从批判是对是错,在农村,家庭需要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当然生男生女都一样,反正他们有退休工资,老了有保障。

过去的计划生育,每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金贵,有的人生了女儿也会爱护有加,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可以生二胎,自然是一个福音。

                                                                                            2009.7.6

简介:
       邬霞,四川人,1982年出生,1996年南下打工, 1998年开始写作,2001年开始在打工刊物发表文章,近几年在《天涯》、《作品》、《诗刊》、《散文.海外版》、《广州文艺》、《芳草.潮》等杂志发表文章。非虚构作品《等待阳光的珍珠》荣获第三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优秀奖。2014年出版自传体散文集《深圳纪事》,参与纪录电影《我的诗篇》的拍摄,2015年登上央视五一特别节目《工人诗篇》。个人事迹被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