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烟火气——任艺的新工笔艺术

 乐学楼 2023-01-31 发表于湖南
文章图片1

他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史上第一位免试博士。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其作品多以百姓幸福生活、中国梦为蓝本,以最本真的造型语言勾染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生活。

文章图片2

任艺:1987年生于北京。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李可染青年画会研究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中国画大展,全国工笔画大展等国家级展览并被收藏。理论文章数次被刊登在权威核心期刊。

2011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并于同年考入首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工笔人物创作与教学研究方向。2014年被推荐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文章图片3

《随笔》

文/任艺

“艺术”的概念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存在多种说法,同时也具有不同争议。由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到斯宾塞的“游戏说”,再及泰勒的“巫术说”与恩格斯的“劳动说”等等。

文章图片4

在大多数情况下,艺术的发展规律总伴随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特征,造型艺术占据了美术史的主流,它包括了建筑,雕塑,绘画等等分支在内的人文学科,其中绘画逐渐成为艺术学的典型性分枝,由中外美术的具体作品延伸展开,人们可以探讨作者的创作逻辑,可以通过具体的作品推测当时的社会风貌等信息。

文章图片5

可以说,美术史的研究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具体艺术作品去串联不同年代的世界观念,揭示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

文章图片6

中国绘画以笔墨逻辑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写意化的造型观念是历代画家不断探索的,我们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逐渐拓展了造型视野,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引入到中国绘画中,一些视觉效应强烈,形式精彩,材料新颖的新中国画作品适应了文化开放的政策,程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局面,“造型”的概念被逐步扩展,再造型、创造型等不同思维对“形神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文章图片7

材料的丰富,技法的多源,让中国画更加丰富多彩,产生了大批经典作品,同时,芒赛尔色彩体系的科学介入使颜色较单一的中国画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严谨的解剖学也综合借鉴到人物画中,这些新的生机特别集中提现在工笔画中,“新工笔”、“现代工笔”、“当代工笔”成为时下热词,随着学术梳理的深入,此类概念逐渐成型。

文章图片8

新工笔”是当代中国画的新现象,其特点主要有几点:第一、意识先决要素。创作者不再固守传统工笔的技法套路,创造或借鉴出新的图示,另观者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第二、表现手段多源。它倾向于工笔的表现手法,但同时兼备不同画种甚至姊妹艺术的类别特征,由传统演绎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形式语言丰富。它具备程式化特征的技法配合当代的观念,能够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距离。

文章图片9

这种新的表现形式集中提现在中青年画家中,并且以国内的高校画院等机构为主流阵地,他们敢于探索,将个性化语言赋予到作品当中,重新去反思艺术规律,造型理念等等,创作出一批有特点,有情绪的新作,为中国美术界添砖加瓦。

文章图片10

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它是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渡期,这个阶段艺术思维必然和社会文化观念变化紧密相连,所谓“艺术观念”探索在此语境下更多指向了“社会文化观念”探索。所以青年画家群体在其中充当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品形态直接指向未来美术界的发展方向。

文章图片11

年轻一代艺术家应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进步的历史责任,自身需从传统文明中汲取养分,采用基于现代文化意识下个性角度去看世界,并且用具体的作品去呈现这种社会理念与个人观点,传统文化才能落地生根,现代文化才能发芽成长。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