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志正:用药琐谈

 水歌的图书馆 2023-01-31 发布于黑龙江

中药是中医赖以治病的有效武器,必须熟练掌握,才能成竹在胸,灵活运用。清·周岩《本草思辨录·自叙》曾说:“人知辨证之难,甚于辨药;熟知方之不效,由于不识证者半,由于不识药者亦半。证识矣而药不当,非特不效,抑且贻害。……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犹航断港绝潢而望至于海也”。明确地指出了辨药的重要性。

中药讲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七情和合等基本理论。但有的中药书籍对功能主治叙述过简,不讲药物归经。个别临床医生用药,也有忽视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倾向。如处方药味庞杂、分量过重、用药过偏、毫无法度等,甚至按现代医学病名或化验单投药,这不仅影响疗效,而且会造成药物浪费,甚至产生不良后果。我认为用药宜讲辨证法,要以中医理、法为指导,按君、臣、佐、使之规律组方遣药。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贵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始能发挥药力,提高疗效。

同中求异  选药要准

中药品种繁多,从《神农本草经》的365味,到《本草纲目》的1892种,1977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收载5767种,这就给我们学习带来困难,我们只能从常用药上下功夫,一般掌握250味,足可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中医学院校为了便于学习,易于掌握,按照药物性味、功能主治相似者,整理归类,是十分有益的。如辛温解表药,将气味辛温,具有解表功效的药物归为一类,余如温化寒痰药等。

中药的类别,反映了药物的共性,也就是药物的主要共同功能。如解表药,都有发散表邪、祛除表证的作用,但“解表药”仍是较笼统的大致分类,因解表药中既有辛温与辛凉之别,又有益气与增液以滋汗源的解表之异。要区别两个相近事物,就要了解它们的个性。

为此,在通晓药物共性的同时,又必须了解药物的个性,更要了解每味药的特殊性。

如防风不仅是发散风邪之辛温解表药,且是祛风湿之仙药,且能止金疮内痉,为风药中之润剂,有御风作用,故玉屏风散、玉真散中均用之。当前,临床用药存在着过于繁杂的状况,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准确掌握药物的个性和特殊性,因而不能在同中求异,准确地选择适当的药物。

如黄连、黄芩、黄柏、胆草、知母、木通等都具有苦寒清热泻火的作用,但归经各有所侧重,黄连清心火,黄芩清肺火,胆草清肝火,知母清肾火,黄柏泻膀胱之火,木通泻小肠之火,即是相同之中有差异。

葛根、白芷、藁本、柴胡、苍术、细辛、吴萸等同治头痛,但归经不同,所治有别,葛根用于阳明头痛,白芷用于额面眉棱骨痛,藁本用于巅顶头痛连脑,羌活用于太阳头痛,柴胡用于少阳头痛,阳明热盛头痛用石膏,太阴头痛用苍术,少阴头痛用细辛,厥阴头痛用吴茱萸。

再如寒郁气滞的腹痛,用祛寒理气药,但因疼痛部位不同,用药亦有区别。痛在大腹为病在太阴,宜用厚朴、干姜、砂仁等脾经药;痛在少腹而牵引睾丸者,为病在厥阴,宜选吴茱萸、小茴香、荔枝核、橘核、香附、青皮等肝经药。

同时,由于配伍之不同,其主治范围亦随之而异。如苏叶与橘皮、砂仁相配,则能行气安胎;与藿香、乌药同用,即能温中止痛;同当归共用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与桔梗、枳壳同用,则利膈宽肠;与杏仁、莱菔子相伍,则消痰定喘;与苏叶、黄连配合,则能清热降逆止呕。 

即使同一味药,由于生熟炮制不同,其药物的功能主治亦因之有所改变。

如葛根生用,升阳生津,治项背强;熟用则鼓舞胃气,故胃虚作渴,七味白术散用之。

黄芪生用固表,补肺气,温分肉,实腠理;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排脓内托,故称为疮痈圣药。

元胡索用醋制,其止痛作用始能加强;当归甘温、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但土炒之后,则滑润之性去,而具补脾养血之能。

又如生姜辛温,发表散寒,止呕降逆;煨姜辛平,和中止呕;干姜辛热,温经散寒,回阳救逆;黑姜辛苦大热,除胃冷而守中,去脏腑沉寒痼冷,去恶生新,温中止血;姜皮辛凉,和脾利水。

这些均需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熟谙每药之专长,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立起沉疴。古人所说:“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功”的诊断,确从临床实践中来。

初病、久病,用药宜轻

暴疾、危重,用药当重

一般病程短的患者,正气尚充,只要辨证准确抓住主要矛盾,药用轻灵,往往效如桴鼓,随拨随应,以病邪尚浅故也。即使一些长期慢性疾病,久用重剂不见进步,反之,给予轻剂,奏效甚宏,此无他因,在于轻灵流动,气机得畅,四两拨千斤耳。我治一喉肌软化症病人,历经数年,曾服多种中西药未见好转,颇以为苦,一见药则欲吐。我诊后,处方仅七味,每剂药量为27g,经过一段时期治疗,效果尚称满意。现个别医生喜用大方,病重药重固可,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是谓诛伐无过。且有的用量颇重,熟地黄一开便是30~60g,不无滋腻碍脾之弊;甚则腹满泄泻,食欲顿减,尤其是一些脾胃病患者,本已虚弱,每日纳谷数两,尚不能运化,况斤余药物煎汤入腹,脾胃焉能承受、运化和吸收,致前人发出:“脾虚不能运药何?”之感叹!用量虽大也起不到应有的疗效。我用药一般量轻,药仅数味,多则九味或十一二味,坚持少而精,同样起到较好的作用。若病情危重,药轻则是隔靴搔痒,姑息养奸,必用重剂方能直达病所,很快控制病势,力挽危情。1960年我在包钢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过程中,不仅用大方大剂量,而且打破常规,日进2~3剂,并加丸药,方不致延误病机,截断病情向恶化方向发展。

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脏腑经络表里相联,故临床用药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制方务求稳妥。就一般规律来看:

瘦人多火,补益升发之品不宜多;

胖人多湿,理气流动之品不可少;

老人阴亏阳衰,宜慎用苦寒清泻;

壮年气血方刚,不可过于温补。

更应结合季节,慎重用药,

春夏用药应防升阳助火;

秋冬用药当防苦寒伤阳,胆草、栀子等亦应慎施;

长夏湿令用事,阴柔滋腻之品不宜过多。 

在运用清法时,不可过于寒凉,恐损伤中阳;

用温补不可肆用辛燥,惧其劫夺胃阴。

故临证滋阴补肾多用熟地(常少加砂仁拌打)、制首乌、山萸肉、枸杞、二至之类;

温肾喜用巴戟、苁蓉、故纸、菟丝子、仙灵脾之属;

理气常选预知子、佛手、香橼、绿萼梅、玉蝴蝶、玫瑰花、娑罗子等性味平和、微辛流动之品,舒肝而不伤阴,理气而不破气、耗气,且无燥血之弊,

砂、蔻仁虽为常用,但用量不超过6g,少用能芳香悦脾,化湿开胃,增纳助运,太过则易化燥助火而耗液。

黄连、木通、大黄等大苦大寒之品,过用易伤中阳,导致脾伤阳陷,一般用量不宜超过6g(须后下)。

阴虚火旺者,又不宜滥用大辛大热之味,必用时药量亦需适度,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注意药物之气血阴阳、动静刚柔相配

在调补阴阳气血时,既要从全身情况考虑,又要从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着眼,故

疏肝理气则多配当归、白芍以养肝血;

温养心气常伍小麦、莲肉、黄精以益心阴;

补肺气当合沙参、麦冬以润肺阴;

温健中阳常佐山药、芡实以和脾阴,或加石斛、玉竹、麦冬以养胃阴;

温补肾阳常辅之以首乌、地黄、二至、枸杞,意在从阴长阳;

补气常伍养血,养血亦多配益气,使气煦血濡,阳生阴长。

滋补宜取流畅,静中有动,防其腻膈碍胃;顺气药取疏达,刚中有柔,虑其耗气伤血。

调理气机之升降,欲升清可稍入降浊之品,冀其浊降则佐用升清之味,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则升降不息,运化不止。

扶正勿留寇,祛邪不伤正,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须权衡轻重而用之。

俾使药物阴阳相济,气血互调,动静结合,刚柔无过,升降相因,矫偏救弊,在矛盾中求统一,在运动中求平衡。

运用中药还应涉猎一些现代药理、药化科研文献资料,但要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运用,切勿离开中医理论,完全套用药理、药化。20世纪70年代前中药的研究工作多停留在单味药和体外试验阶段,近年来已逐渐开始复方的研究,其与中医理论相悖者,不宜滥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如丹皮,试管试验丹皮酚有抗凝作用,而中医习惯上用于凉血止血;中药地榆在临床上用于止血,而体外试验中却无凝血作用;破血的穿山甲,在体外试验中反而有凝血之功。单味药物的体外试验,与配伍后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效果未必尽相符合,值得我们警惕。套用西医观点运用中药,其弊病临床所见不少。如认为流感属病毒感染,肆用苦寒,可致表邪冰伏,火郁之证发生。用单味药降转氨酶风靡一时,结果经不起检验,不了了之。这些教训应当吸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