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年间,西华县有一个富户姓白,家主白老爷本来生了两个双胞胎儿子,长子叫白云山,次子叫白玉棠,两兄弟聪慧可人,但是在兄弟二人10岁那年,次子白玉棠患急病去世了。 等白云山长到能娶妻的年纪,白老爷忍不住四下找人问媒,最后相中了太康一带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江莲月,听说那莲月姑娘有闭月羞花之姿,又因白江两家算得上是世交,长辈们因此很赞同这门亲事。 古代交通闭塞,婚嫁路途遥远将会大费周折,不过白江两家人多财足,也就不以为意。白家早在迎娶前一个月就将结婚日子通知了江家,还送去了丰厚的嫁妆,随嫁妆一起送去的还有半只双鱼玉佩。莲月姑娘听人说着未来姑爷的好话,对这场婚事也很期待,她收到玉佩后,就郑重地将其挂在了脖子上。 吉日一到,江家就派出一支送亲队伍将莲月姑娘往西华方向送,一路走不停歇,终于在天将黑时进入了西华县地界,轿夫们人困脚乏,就准备原地休息,突然有眼尖的人看到前面来了一支迎亲队伍,等行至将近,这行人果然个个身穿红衣,吹着唢呐,将大红花轿停在了他们面前。 此时,江家送亲的人仿佛集体癔症了一般,一个也动弹不得,也发不出声音,眼睁睁地看着新娘子江莲月被一个媒婆打扮的女人搀上了那顶大花轿,江莲月此时头晕乏力,头上又盖着红盖头,并没有注意到异样。 过了一会,江莲月清醒了一些,她发现这顶花轿里处处透着陈旧灰暗,就像年代久远的纸糊屋子一样,但轿子跑得飞快,那速度就像抬轿人在山上奔跑一样。 这太不正常了,江莲月揭了盖头,掀开轿帘往外一看,只见轿旁走着的媒婆一脸惨白,只有嘴唇和脸颊上两个红点红得瘆人,那媒婆也不扭头看她,只顾脚不沾地地往前走,其他轿夫无不如此! 更可怕的是,迎亲队伍此时吹奏的唢呐声,竟然是送葬时吹的那种曲调! 突然江莲月感觉胸前一凉,不由得拉出那半只玉佩,只见白润的玉面上已沾满了暗红色的血液,而且她收到的是鱼头向右的玉佩,现在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却鱼头向左! “啊”,江莲月不由得低叫一声,扯下玉佩就摔在了花轿里。外面这些阴森森的人要把她送到哪里去?没等她想明白,轿子停了,前面却是一个富人家的大墓。 只见那些阴森森的轿夫此时正走向坟侧,伸出双手开始挖土,媒婆则呆呆地站在一旁。江莲月差一点要哭了,这不是要把自己活埋了吧?不可再迟疑,她趁轿前无人,迅速脱了身上沉重的嫁衣,扔在那玉佩旁边,自己则悄悄蹦下轿子,顺势往草堆里一钻。 那媒婆似乎察觉到什么,僵着身体往这边走来,江莲月吓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万分危急之时,她只记起来了母亲常念的一句佛号!她就迅速念了几句佛号,说来也怪,那媒婆似乎看不见她了,又折回了花轿旁。 借着森白的月光,江莲月看到轿夫们已把坟挖开,揭开了棺材盖,其中一个轿夫转身将花轿上的嫁衣和玉佩郑重地放进了棺材里,接着棺材盖又被合上,这些人又动手堆起了坟土。 江莲月简直不敢再看,只顾低头默念佛号,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轿夫、媒婆和花轿都不见了,江莲月来到墓前,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爱子白玉棠之墓,署名正是白云山的父亲和母亲,上面还写着哥哥白云山的名字。 时值中午,江家的送亲队伍和白家的迎亲队伍都在漫山遍野找江莲月,终于在白玉棠的墓前找到了冻得发抖的江莲月。两家人一沟通,才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新娘子被阴人抢亲了。江家队伍更是在当初歇息的地方,捡到了鱼头向右的那半只玉佩,上面乌黑一片,正是白云山送给江莲月的那半只。 原来,当初下葬次子白玉棠,白老爷子不仅陪葬了大量纸做的车马奴仆,白夫人更是将自己祖传的一个双鱼玉佩一分为二,在次子棺内放置一半,另一个半给了长子,并哭泣着叮嘱白云山:“此玉佩将来是送给儿媳的定情物,可惜你弟弟那一半将永不见天日了。”小小的白云山紧握母亲的手,记住了这句话,死去的白玉棠竟然也记住了。 后来,白家和江家又择吉日,将江莲月送至白家完婚,二人婚后十分甜蜜。白老爷子也给次子白玉棠烧去了诸多祭品,从此家中再也没有发生过鬼魅之事。 编者的话:虽然本文有点诡异,但想来江莲月肯定是一位善良的女子,才会在冥冥之中得到保佑,嫁人之后更能得到幸福。《弟子规》中也讲,事死者要如事生,这样才算真正尽到了孝道和亲情之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究孝道,逢年过节,可千万不要忘了祭拜祖先哦。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封建迷信挂钩! 撰稿人:小叶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