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是莲花开:6年前,30多名博士生遁入佛门,现在状况如何?

 小天使_ag 2023-01-31 发布于湖南

云海寺,本是位于四川达州市的一座名不见经传千年古刹,高约一千多米,由于年久失修,寺中门可罗雀。然而这一切在6年前因为一名湘潭大学的研究生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到后来,陆陆续续竟有3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到此处出家为僧,一时间名声大噪。

人们不禁要问:这里究竟有何玄妙之处,而这30多名高学历人才又为何来到这里?

云海寺来了个和尚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一切还要从那个湘潭大学的研究生说起。

这位湘潭大学的研究生法号仁卿。2014年,他本在湘潭大学攻读硕士,学习闲暇之余无意中读了一些关于佛法的书籍。

“无心插柳柳成荫”,仁卿法师竟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万丈红尘,熙熙攘攘,并非修习佛法之地。一心向佛的仁卿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四川峨眉山修行。

“一念一清静,心似莲花开”,初识佛之清静的仁卿愈发无法自拔,后来他听说达州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云海寺,深处山海之中,云山缭绕,别有一番意境。

“修佛当如是”,让仁卿对这里产生了无限向往。

果然,当仁卿只身来到云海寺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其感动:寺的门口赫然雕刻的云海寺三个大字,浓厚而充满慈悲;房顶上的片片青瓦在历年雨水的冲刷下清晰、隽秀而美丽;因为人迹罕至,周围草木静静地在那里生长,流露出自然、生灵之态。

实在是一个修佛的上上之选。

仁卿法师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由于年久失修,寺中房屋多有破损。所以仁卿法师列的第一目标,即是要着手对其修缮。

苦心人,天不负

当他的事迹被传扬出去之后,三位同样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云海寺,一心向佛。“众人拾柴火焰高”,此时,并不是仁卿法师一个人在战斗,他们已经变成了四个人,共同为云海寺的振兴出谋划策。

修缮需要资金,而没了工作的四个年轻人缺少的正是这个。为了筹钱,有的到外面开办讲座,有的则到大学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弘扬佛法,另一方面募集资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海寺在四个年轻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找寻到了当年的风采。

他们的这一壮举,后来被新闻媒体报道,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一些云游四海的得道高僧、一心向佛苦无庙堂的僧人都不约而同地加入进来。

就这样,不知不觉,云海寺已经发展成到了三十多人。他们中年龄有的二十来岁,有的年龄三十来岁,但是清一色的却都是高智商人才。在遁入佛门他们或是学业再读,或是企业高管,或是教师,或是在医院工作。比如本在四川大慈寺修行的觉真法师,就是名牌大学毕业,当听闻云海寺之玄妙后,改投这里修行。

他们因为佛聚集在一起,进而因为内心共同的理想、信仰而努力。

如今的云海寺

现在的云海寺已经不是仁卿法师初来到这里时候的寂寥,而是热闹起来。草木不再像之前无人看管的孩子那样变得茂密,寺院里也渐渐响起了久违的钟声。

很多虔诚的信徒不远万里来到这求香拜佛,或是前来许下美好的祝愿,或为一瞻佛祖的尊容。一座本无名气的千年古刹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实打实的名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解,当问起他们为何抛却红尘,斩断情丝,留在这里做个苦行僧时,仁卿法师淡淡地回答道:

“我们只是想追寻内心的佛法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