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口肥料如何站稳价格“金字塔”顶端?这家企业做到了!

 海底丛林 2023-01-31 发布于河南

从2017年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限严,到“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等政策办法的相继出台,肥料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两年,虽然不少企业纷纷转型升级、改革破局,但结果仍旧差强人意,不少企业在洗牌中销声匿迹。2018年更是被行业人士称为中国复合肥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在2019 年到来之际,《中国农资》对行业内复合肥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进行了走访,探讨复肥企业生存之基、生存之道、生存之术。

本期,记者带你走进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看看在中国市场迎来产业整合和行情变化的背景下,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复合肥企业将如何发展?


图片

复合肥市场的“金字塔”理论

进口肥料一直是国产肥料的“导师”,在植物营养、推广理念、营销方式等方面一直是国产肥料的风向标。面对中国巨大的复合肥产能,高端肥料生存空间受到关注。显然,将庞大的数量作为基数,进口高端肥的市场份额确实较小,但是却占据着国内高端肥、特种肥市场的绝对份额。

对于中国复合肥市场,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丁振军有一套独特的“金字塔”理论。他介绍到,中国每年从欧洲进口含硫复合肥大约70-80万吨,数量非常稳定,其中挪威肥位居龙头老大,一年大概有40多万吨。第二位是欧化肥料,如“狮马牌”、“恩泰克”,其他则是欧洲进口的小配方肥料。这些含硫肥料居于“金字塔”的顶端,“显然,这些肥料都需要找到目标市场。所以我们必须瞄准目标作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盯准高端作物市场。”“我一直倡导在小众市场做出大空间,只要瞄准这部分市场就足够了。”丁振军表示,随着城市部分消费群体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种植户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肥料投入上更关心品质,他们更需要收入安心、品质放心、降低风险,这也正是进口肥料的空间所在。

显然,欧化农业的目标就瞄准了“金字塔”顶端。其技术总监肖焱波博士曾表示:“如果将进口肥料瞄准东北的大片土地,事实证明是失败的,所以选准'靶子’非常重要。”他认为目标作物实际上就是高端经济作物,这才是“金字塔”肥料顶端的源头作物。面对中国市场发生的变化,肖焱波说:“我认为,进口肥市场并不会受到压缩,且稳中有升。围绕目标作物试验示范、给农民比较收益成本,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进口复合肥的绝对量将有所提升。”

据介绍,自2013年进军中国市场以来,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以“恩泰克”和“狮马牌”这两个在高端肥料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入手,合理布局,稳扎稳打,奠定了欧化农业公司在中国复合肥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说起复合肥,“恩泰克”、“狮马牌”是广大农户口中必提的品牌,这些产品因其为中国农民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而广为传播。

图片

高端产品如何参与价格战?

众所周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高端肥料价格高,在“价格战”中不占优势。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并没有成为欧化担心的问题。

丁振军深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端产品依然能够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核心在于肥料对于农作物的增值潜力。“一方面国内产品不好卖,而同时一些高端的进口肥料即便很贵,依然市场形势也不错”,其原因就是肥料对于农民的增收拉动。丁振军举例说,进口肥料虽然肥料价格较高,大多都在每吨5000元到6000元之间,但是对于农产品的施用效果也好,对于一亩地收入1万元甚至是2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来说,肥料的投入占比重较小,一亩地100公斤肥料也不过500-600元的投入。

“高端产品只能走精细化路线,才有可能开拓市场。”丁振军告诉记者,欧化农业公司在欧洲也做含氯肥料,但是面对中国市场众多的氯化钾型复合肥企业,显然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含氯的肥料在中国瞄准的是小麦、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使用的肥料,欧化农业公司如果在中国定位含氯肥料市场,显然难以融入竞争。

“对于欧化农业来说,越是价值高的作物,越是我们寻找的市场。”丁振军看中了市场中的一块“黄金地带”。他认为,即使在中国目前现有的农产品价格体系下,有些产品的肥料市场依然值得挖掘和开发。“如何看待一个市场非常关键。如果每个地方都能挑出'冒尖’作物,并让老百姓用上更好品质的肥料,产投比是合算的,对农户以及市场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产品。”

据丁振军介绍,2006年以来,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示范,施用欧化农业复合肥产品“恩泰克”在马铃薯、夏玉米、香蕉、果蔗、西瓜、蔬菜作物上取得了很好的节氮、增产效果,并且减少了施肥次数,节约了人工。“尽管'恩泰克’单价比传统肥料高,但在高投入地区用量比传统肥料少,施肥成本并未增加,产量的增加更能够衡量稳定性肥料的效果。”丁振军表示,随着营销推广战略的不断深入,“恩泰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所接受。“从进口的角度来说,2018年欧化农业的销售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图片

注重终端需求寻找着力点

目前,国内肥企面临的不仅是生产问题,同时还需应对资源环境、市场需求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企业应当把握肥料市场发展方向,拓宽肥料市场、加强技术服务推广,针对终端需求进行绿色引导。为此,企业都在集聚和整合自身的力量,欧化农业也不例外。

肖焱波告诉记者,多年来,欧化农业瞄准山东、河北区域的大姜、大棚蔬菜、苹果、葡萄,以及浙江的茶叶、西瓜、葡萄和福建的蔬菜、柚子、香蕉等作物进行农化服务,使其在柑橘、蔬菜、香蕉、果蔗、生姜等作物上的销量占总销量的2/3。此举不仅提升了欧化农业的产品在目标作物上的销量,同时通过自身的农化服务,引导终端消费转型。

对于复合肥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丁振军阐述了优质复合肥在市场中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竞争力首先体现在质量,其次是肥料的优质、高效且能满足中国农业需要。丁振军指出:“做高品质复合肥品牌很重要,比如某些高端品牌在市场上一直得到认可,很多种植蔬菜、果树的消费者都愿意使用。特别是有些肥料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例如大家知道,'恩泰克’就是添加了硝化抑制剂、抑制氮素缓慢释放的肥料产品。”其次利于环境友好、贴近施肥平衡技术的一些专用配方复合肥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此外,添加了中微量元素的水溶性复合肥也将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丁振军强调,“一个好汉三个帮”,面对复合肥市场困境,肥料企业必须紧密结合一些与市场共进退的合作伙伴。同时,农化是营销工作的一部分,细致的农化服务同样也是至关重要。“做任何肥料首先在科学逻辑上要行得通,其次要拿出去试试,大家觉得有效果,再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丁振军说,“我们也将持续进行田间试验示范。”此外,欧化农业一直在特定区域分销、亲密客户关系、坚强技术后盾、踏实农化推广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并结合各区域优质客户资源,联手客户践行绿色转型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