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易新闻

 sdhenry 2023-02-01 发布于广东
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一个大学同学自杀了:先割脖,再跳楼,头着地,死得毅然决然。
同学群里一片震惊,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那么的朝气、阳光、快乐……
但我或许勉强能够理解:人到中年,工作家庭,太多无解的问题!一地鸡毛。
就在几个月前,我和另外两个朋友聚了一下。人少,所以敞开心扉聊得比较具体,他们两个人,一唱一和:“要不是为了孩子,我特么早就把这个婚离了!”让我感慨良多,这就是中年男人呀。再转念一想,孩子呢?孩子就让我们省心了吗?让我们感到快乐,感到幸福了么?!没有呀。不听话不懂事气得你血压飙升进医院,还动不动给你整个抑郁症出来……
这些东西,无解呀!我的同学,至少都是中产了。读书、考试、工作,一路过关斩将,笑傲江湖;但老婆孩子以及什么婆媳关系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办?一个头两个大!没有人教过我们这些呀,我们很挫败、很迷茫,无助、非常狼狈。
所以,种种的压力和痛苦折磨之下,死亡也不是那么一个不可接受的选择?干脆一了百了。
但他是一了百了啦,黑发人送白发人,剩下孤儿寡母,怎么办?我一个同学哭着说,遗体告别的时候,他真的想冲上去扇他两巴掌!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呀?
责任,可能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中年人活下去的理由吧——上有老下有小,都是责任啊。
但反过来一想,人就因为责任而活着,多累呀?
昨天我们老师同学组织了一个追思会。追忆,同时追问;哀思,同时反思。同学们的发言和交流,给我很多启发。我想,把他分享出来,才能让它更有价值!
心理“亚健康”的人,比你想象的多得多首先暴露的,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我孩子去年——现在应该是前年了——查出抑郁症:重度抑郁,严重自杀倾向,医生让马上住院治疗。教委普查,他们班41个学生,7个有心理问题,我家小孩还算好的。最严重的一个,口罩从早戴到晚,吃饭都不摘;老师没法和他沟通,一说就哭;又是单亲家庭,老师头都大了,给我们说:“现在才初一呀!还有很多孩子没进入青春期呀,初二怎么办?……”
但我觉得——只能是觉得,因为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成年人心理有问题的也一大堆!只不过成年人没人管他了,他自己也察觉不到。
当我们说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不好”“偏激”“孤僻”……的时候,建议往这个方向想一想:他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你有没有心理问题,要让别人来看。
没有这方面意识的人,是很难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我一个姐,都退休带孙子的人了,经常心慌憋闷——就前段时间,所以还怕是感染了新冠!结果有一次走路突然晕倒了,才去的医院。各项检查都做完了找不到问题,最后医生建议她去神经科看一下,她不服气,怎么可能?!回家看中医喝中药,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还是去医院,诊断出来就是精神方面的问题,住院治疗。
我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抑郁就是心理感冒,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但你得恢复过来,不能一直这样。
“交心”的朋友,比朋友圈重要要不然你就只有去看心理医生。
很有意思,我另外一个同学,半是感慨半是开玩笑:“不真实啊!怎么感觉你都没跳,他先跳了呢?”
“因为我不玩微信,不看朋友圈呀!”我也半开玩笑的回答。
朋友圈,你能看到些什么?全是光鲜亮丽的东西。每个人都很快乐,旅游、美食、读书、晒娃、家庭美满工作顺利……真的吗?我信了你的鬼!
但很多人信啊,然后开始攀比,“你看他又去马尔代夫了”“你看她老公对她多好”“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心理就失衡了,开始各种作。
我们越是表现得光鲜亮丽,我们就越耻于暴露我们的软弱,暴露我们生而为人真实的一面。
我在追思会上说了一些肺腑之言:
“大家有没有发现?人到中年,越来越没朋友。心里的苦找不到人倾诉。我们也在同学聚会,但聚会的时候在干些啥呢?追忆青葱岁月,几乎就这么一个主题了。但那是属于过去的,现在呢?我们还能不能有'属于现在’的同学情谊?”
“我们的同学情谊是怎么来的?'知根知底’来的。你暗恋哪个女生,你向往的什么样的工作,你家里的困难……这些我们都知道!所以会怂恿你去表白,会嘲笑你的理想,会给予你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我们现在呢?你工作咋样?谁知道呢!就知道你的工作单位或者职位。你感到骄傲的成就,你工作中的烦恼,那些无解的问题,那些真正赋予我们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谁知道呢?更不用说家庭了,好像那就是人家的隐私一样,不该问,或者不知道怎么问?”
“我们是不是应该创造一些条件,重拾当年的友谊?坐下来,聊一聊。深入的聊一聊,一起吐吐槽?把我们那些积压在心里无处倾诉的东西,抖出来?”
“我知道大家都很忙——忙着刷朋友圈?没有其他意思,我知道大家是真忙。但时间就像海绵一样,挤一挤总是有的。可能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我们高估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估了倾诉交流的价值,没有创造一个可以倾诉可以深度交流的环境!”
还是要学会妥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学会,妥协。
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首先造成很多人的一种错觉,我们的人生被分成两个阶段,学习和工作。在哪里?就是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之前你就只管学,大学毕业之后你就工作,学以致用,你不需要再学习了。
然后是我们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很少教我们怎么做人。
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很棘手的问题:恋爱会有问题,谈婚论嫁两个家庭的融入会有问题,小孩的抚养教育会有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没人教我们,好像我们天生就应该会一样。
我们真的会吗?我们有足够的理论来支撑,有足够的技巧去解决这些问题吗?反正我觉得我是非常欠缺的。追思会上,我和我们一个老师说:“人这一辈子应该上三次大学,19岁一次,39岁一次,59岁一次!中年人,也应该再上一次大学,其他的可以不讲,但一定要讲一讲怎么做人。”她深以为然。
我回忆了一下,在学校偶尔也会涉及到“如何做人”这方面的问题。但就是简单的强调努力、坚持、忍耐……世界是光明,或者应该是光明的,只要你努力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看似给人以信心和鼓舞,满满的正能量。但实际上呢?
我们总会走进现实的,现实没有那么光明的,乱七八糟一地鸡毛,怎么办?很多人心态就崩了,愤世嫉俗,或者和光同尘,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你当然可以更积极一些,我要改变世界!确实,这个世界也应该被改变。
但世界最终会不会改变,朝着哪个方向改变,不是你能够决定的。改变世界的尝试,一定是失败多于成功的,失败的是大多数,成功的是幸运儿。“努力就能成功”为什么是一口毒鸡汤?因为它暗含的就是“你不成功,就是因为你不努力”。
所以我们越努力越挫败,越坚持越痛苦。
坚持到最后,就是什么?就是一死,以死明志。
我总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我们为了拔高一些东西的意义,把生死当成了垫脚石,过了。
什么都可以死,为了爱情可以死,为了义气可以死,为了……可以死,甚至为了赌这一口气都可以死!
生命,应该被敬畏。
只有你把生命的价值放得很高的时候,你才能学会妥协:为了生命,牺牲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活下去,更轻松一些的活下去。坦然的承认,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可能穷其一生都做不到,没关系;勇敢的承担,承担你真正应该承担的责任,能够承担的责任。
走的这位同学,我觉得他很大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其定义成问题的话——就是没有学会妥协。首先他不学,他骨子里觉得自己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这个世界;然后他不愿意妥协,不愿意委曲求全,不愿意改变自己。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种人生态度?
在追思会的时候,听同学们回忆他的点点滴滴。我脑海里就蹦出四个字:刚则易折。同时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大河奔流不息,百转千回。
我们可以有目标,可以为了某个目标不懈的奋斗。但你可能会遇到很多过不去的坎,怎么办?绕过去呗。何必那么刚?为什么就不能迂回、不能妥协,甚至暂时的放弃?停下来,歇一歇,都行呀。
天无绝人之路在参加追思会之前,刚好看到李玫瑾的一个演讲,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天无绝人之路。是我们家长,把孩子逼到了绝路上面去。”
那我们成年人呢?是自己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呀!
哪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你过不去的,是你心里的那道坎。
一说到“心”,我就想起王德峰老师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一代人,都没有自己的心灵家园。”
这些年,我们物质富足了,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我们的心灵呢?荒芜了。物质的富足并没有带来我们精神的满足,反而让我们陷入更深的迷茫。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舆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该从鲜血中吸取教训。
谨以此文,悼念我们亲爱的同学,一路走好!
愿天国里没有那么多的烦恼,能够容纳你天真和赤诚,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