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归经,指导用药,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慢一拍360 2023-02-01 发布于浙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丨 甘肃中医药大学 柴超 梁永林

前人在用药实践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药物往往对于某一经或多经病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而对于其他经病症则效果甚微,甚至毫无效果。许多人在学习中药学时也发现,同为补益药物,为什么还有补肺、脾、肝、肾之分?一样是性寒清热的药物,为什么有的偏于清心肝之热,有的偏于清肺胃之热?同样是治疗头痛,为什么针对眉棱骨、前额、巅顶、枕后等不同部位的疼痛使用的药物截然不同?带着这样的认识与思考,让我们去深入探究先贤们总结出来的归经理论,去感受古人的智慧。

溯归经之源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和联系脏腑、体表、全身各部的通道。所谓归经,其实是描述药物作用定位的概念,表示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具体部位。

归经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五入”“五走”等内容。宋代《苏沈良方·论脏腑》提出:“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但气味到彼尔,其质岂能到彼哉?此医不可不知也。”讲述了对归经本质的认知。金元时期,张元素提出分经分部用药,他在《珍珠囊》中整理出三十多味药的归经,为归经学说奠定了基础。直到清代沈金鳌《要药分剂》一书中,“归经”二字才被正式提出,现在“归经”已被列为中药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归经之论

图片

归经与四气五味

《本草品汇精要》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药物的归经理论是以药味、药性、作用趋向为依据。辛、甘类药性温热属阳,有升、浮趋向,而酸、苦、咸味药性寒凉属阴,有沉、降趋向。五味各有所入,《黄帝内经》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可见药物的“味”可入脏腑,脏腑、经络联系密切,即体现了“味”之归经。此处“酸先入肝”并非指酸仅能入肝,也可入其他脏腑。集多“味”于一身的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则更加复杂深奥,根据药物剂量、品质以及君臣佐使配伍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归经主次。

图片

归经与脏腑经络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书中阐述的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和分经用药理论对归经学说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当下药物归经的依据主要是取决于所治病证的脏腑经络。例如,黄芩、黄连、黄柏都属于清热燥湿类药物,可黄芩主治肺热咳嗽,归属肺经;黄连主治胃热呕吐、肝火胁痛、痞满等,归肝、胃二经;黄柏在治疗下焦湿热作用强,可治疗热淋、泻痢等,归肾、膀胱和大肠经。又如葛根、白芷、柴胡、羌活虽都可用于治疗头痛,但羌活对枕后的头痛疗效显著,归太阳经;白芷、葛根对前额头痛作用强,归阳明经;柴胡长于偏头痛,归少阳经。

探归经之用

中药归经,是前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用药规律之一,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药理论意义重大,而且在指导用药方面也确有价值。

在中医脏腑经络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归经理论有助于临床诊治过程中更加精确地选用药物。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体表病变能通过经络对内在脏腑产生影响,也可以在体表投射出内部脏腑病变。如心主神明,其证候表现为精神、思维、意识出现异常,临床上患者出现昏迷、癫狂等症状,可推断为心的病变,所以此时应考虑选用麝香、朱砂、人参等入心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再者,根据脏腑经络关系和疾病传变理论,可以选用与之相应的归经药物,合理配伍,以贯彻中医整体思维。如肺病及见脾虚者,可用药补脾以养肺,其目的在于培土生金。

除指导临床用药外,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归经理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柴胡醋制,可增强其镇痛疏肝之功;用盐炒黄柏、知母,以增强入肾经、泻火的作用等。药之归经,将其与脏腑、经络紧密联系,弥补了在性味方面的局限性,使中药理论体系更为完整。

中国中医药报开设抖音官方号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