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锅 | 朕喜欢

 文化生活有创意 2023-02-01 发布于贵州

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两顿

其实

在戒备森严高高的宫墙里

也是如此

说起火锅,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

 关于火锅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历史了。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
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

  

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乾隆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火锅盛宴到了清朝,火锅可以说发展的很成熟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锅和餐具,从宫廷到民间,广受欢迎。

       清代宫廷之中火锅风靡,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还沿袭了早期满清贵族冬日饮食的习惯。满清贵族早年生活的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日里气温低,喜吃热食,用温餐具便是“御寒神技”之一。

       清代宫廷之中,日常饮食的记载中多有“暖锅”“热锅”,其所指正是火锅。而在冬日的筵席中,火锅更是宫廷膳食首选。这些火锅皆是宫中所用,尽显皇家富贵之气,质地有陶瓷、纯银、银镀金、铜、锡、铁数种。

清,寿字纹火碗   故宫博物院藏

碗盖及碗身錾刻有“寿”字,三角支架设计为如意形,体现出清宫器物纹饰上吉祥美好的寓意。

如前面的“寿”字纹火锅、火碗等餐具,“寿”字装饰在宫中的生活用品上十分普遍。可以说它是人祈求长寿的愿望表达,就像无数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那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样。

“寿”字作为图案形象,不同的形态的美好寓意也是略有差异。

以单字表意的图案,长的叫“长寿”,圆的称“圆寿”或“团寿”,还有多字表意的图案,有“百寿图”、“双百寿图”等,均是由不同“寿”组成。

清,银寿字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

这锅为银质,由锅、盖、烟囱、闭火盖组成,锅内带炉,可直接烧碳。锅体周身錾有金银圆“寿”字、长“寿”字、蝙蝠纹等,寓意“福寿万年”。使用时,炉内烧炭火,可将水烧开,之后把生鱼、生肉、蔬菜等食材放入沸水中煮熟,可谓“私人小火锅”。

是不是长得还是挺像你吃过的“古铜火锅”?

清,锡制一品锅   故宫博物院藏

锅的形状成正方形,内有5个锡碗,每个碗均配錾刻花卉图案的盖,碗下设有酒精碗。锅身有4个插孔,配4个支架,可以承接盛放不同的蘸料的小盘,是不是很便捷?清代的火锅也有配套的相关餐具,不过由于这些餐具与日常所用分别不大,所以一般也很难从故宫博物院众多馆藏“餐具”中寻觅出来。

火锅为菱花形,圈足,

上附錾刻镀金的提手和螭耳。

清 咸丰,粉彩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类为组合式的火锅,由火碗、支架和酒精碗组成,可以同时上桌烧煮食物,也可单独温食品。火碗作为一种温热食品的餐具,另一个用途可以称为“简便火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