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深圳中学高三四校联考试题及详解,文末免费下载!

 hjh2004 2023-02-01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3届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四校联考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并用2B铅笔填涂相关信息。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永庆坊位于历史悠久的广州西关,是一个典型的广州老城历史街区。80年代以来社区衰落、居住环境恶劣,经过近年的“微改造”,保留了原有街巷肌理,以旧补旧,成为广州首条非遗主题历史街区。街区将老城“微改造”、商业品牌、潮流艺术等与非遗资源有机融合,育成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具有岭南文化的新姿新貌。下图为永庆坊改造前后的对比。据此完成1~2题。

图片
1. 永庆坊的旧城“微改造”,主要改变了(   )
A. 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       
B. 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
C. 民居建筑的空间格局       
D. 建筑文化的内在传承
2. 广州永庆坊旧城“微改造”中的各种举措主要是为了(   )
A. 保护发扬历史文化       
B. 治理老城居住环境
C. 打造城市旅游景点       
D. 促进西关经济繁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城镇的空间结构。由材料可知, 永庆坊改造前为老城社区,以居住区和少量商业区为主, 改造后成为非遗历史街区,该区职能发生变化,则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B正确;内部“微 改造”,不涉及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A错误;保留了原有街巷肌理,进行“微改造”,没有改变民居建筑的空间格局,C错误;“微改造”注重建筑文化的内在传承,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考查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由材料可知,将永庆坊旧城“微改造”成为广州首条非遗主题 历史街区,而不仅仅单纯打造成商业街,更强调保护发扬历史文化,A正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治理老城居住环境,打造城市旅游景点,促进西关经济繁荣,但不是主要目的,BCD错误。故选A。
【点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①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②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的设费用,提高其的运行效率;③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片
3. 该山各段积雪及变化特点是(   )
A. 海拔5000米冬夏积雪面积一致       
B. 海拔5300米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增加
C. 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多       
D. 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少
4. 推测该山冬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降低       
B. 降水增加       
C. 风力强劲       
D. 地势陡峻
【答案】3. B    4. C
【解析】
图片3题详解】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海拔5千米冬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一致,不能得出冬夏积雪面积一致,A错误;夏季,海拔5300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说明积雪面积增加,B正确;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覆盖变化率高,不能得出积雪面积最多,C错误;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覆盖变化率最低,不能说明积雪面积最少,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考查小尺度下影响积雪覆盖变化的因素。 由材料可知,冬季海拔 4 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少,对比发现夏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还会变多。结合所学知识,冬季气温降低,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应变多,A错误;降水增加,积雪覆盖也应变多,B错误;考虑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风力强劲,吹蚀积雪,可能导致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少,C正确;地势要素冬夏季变化不明显,不是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
【点睛】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坡向等条件。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5. 2001~2018年间(   )
A. 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 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 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D. 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
6. 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医疗条件改善       
B. 生育政策调整       
C. 生活成本降低       
D. 落户政策放宽
7.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   )
①城市供水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5. B    6. D    7. A
【解析】
【5题详解】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上海常住人口总体曾加,A 错误;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比较斜率,深圳户籍人口增速最快,C错误;深圳流动人口增速不是最慢,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2014~2018 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速较快,明显高于人口自然增长,所以和大量外来人口落户转化有关。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对优秀人才需求量大, 通过放宽落户政策, 把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D正确;医疗条件改善对户籍人口的变动影响较弱,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增长动力,B错误;2014~2018年深圳生活成本应不断增加,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考查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超大城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和绿地相比,水资源是更加需要考虑的限制性因素,①正确、③错误;材料明确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也就是说不再像以前的城镇化那样,人口素质是 人才落户的唯一标准,④错误;医疗资源的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超大城市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②正确。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例如,美国劳动力的每小时收人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如此巨大的收人差异促使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在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常常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出。

秦岭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带上,在其中部的太白山上发现目前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下图为太白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片
8. 除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之外,“超级垂直带”的出现说明该带(   )
A. 高差大,水热组合多样       
B. 植被群落种群丰富,竞争力强
C. 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       
D. 地形封闭,受外界干扰比较小
9. 随着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自然带高度趋同,原因可能图片(   )
A. 山体面积减小       
B. 水热组合变差
C. 地形坡度增加       
D. 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超级垂直带”指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带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山地落叶阔叶林。究其原因,可能是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具有过渡性;可能是植被种群竞争力强,表现出来该带种群丰富。设问要求排除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故A错误,B正确。坡度大小、地形封闭情况对“超级垂直带”的形成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随着山体海拔图片升高,南北坡面积减少,水分、热量等要素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坡面差异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最终出现南北坡自然带高度趋同的情况,A正确;水热组合变差不能解释高度趋同的原因,B错误;地形坡度增加、土壤肥力下降不会直接导致南北坡自然带趋同, CD错误。故选A。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1. 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垂直带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2. 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体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别。如落叶阔叶林在典型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植被,从基带的荒漠过渡到水分条件较好的植被类型,但超过一定的高度以后,低温的限制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3. 水平带和垂直带上同类植被在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如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存在明显的区别;4. 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5. 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6. 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此外,山脉的走向也影响垂直带谱。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不同于传统模式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转为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据此完成10~12题。

10. 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工业上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技术       
B. 运费       
C. 地价       
D. 市场
11. 推测适合“工业上楼”的产业有(   )
①精密仪器②电子信息③医疗保健④化学纤维⑤智能机器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12. “工业上楼”有利于(   )
A.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       
B. 改善交通条件,节省运输费用
C.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 共用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
【答案】10. C    11. D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用地成本上升,“工业上楼”对土地利 用更加集约化,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价,C正确;技术、运费、市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考查小尺度区域产业的布局。医疗保健不属于制造业,化学纤维生产对场地环境要求高,污染性强, ③④错误;精密仪器、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对场地要求较小,且对环境影响少,①②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 由材料可知, “工业上楼”对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实现了 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环节一体化进行,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实现产业集聚, A 项 正确。不涉及交通条件的变化, B 不选。不涉及产业链的变化, C 不选。“工业上楼”共用了基础设 施,但不一定说能够提高技术水平, D 错误。故选A。
【点睛】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有:1)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2)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3)研究开发的投资大;4)工业增长率高。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它是估算碳排放对温室效应影响的一种方法。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受到农资使用量、水稻生长期内稻田甲烷(CH4)排放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2004~2014年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水稻年均单位产量及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图片
13. 图中Ⅱ区省份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明显大于Ⅳ区省份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药使用量不同       
B. 生产规模不同       
C. 水稻品种不同       
D. 耕作制度不同
14. 对于非传统水稻主产区,降低碳足迹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B. 实施稻田综合种养
C图片 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稻生产       
D. 选用优良水稻品种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影响碳足迹差异的因素。由图可知,Ⅱ区主要集中南方省份,Ⅳ区主要集中北方和西南省份,两者主要表现自然环境差异,进而影响耕作制度的不同,D正确;农药使用、生产规模和水稻品种,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考查降低碳足迹的措施。由材料可知, 河北、河南并非传统水稻主产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 发展水稻本身面临缺水、温度等多种限制,需要更多的碳排放。所以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减少水稻生产,可从根本上降低碳足迹,C正确;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实施稻田综合种 养,选用优良水稻品种,都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碳足迹,但不是最有效措施,ABD错误。故选C。
【点睛】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下图为某月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小题。

图片
15. 该月最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6. 超强热带气旋过境后的短时间内,阿拉伯海表层水温表现为(   )
A. 大范围海域降低       
B. 东侧升温更明显
C. 西侧降温更明显       
D. 大范围海域不变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索马里半岛海域有一低温中心,整体上水温向东增加。阿拉伯海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半岛海域为离岸风,会形成上升流,水温较低,故应该为7月,C正确。1月当地盛行东北风,索马里半岛沿岸海域为近岸风,不会形成低温中心。因此排除A、B、D,故选C。
【16题详解】
1000米深度内,垂直方向海水温度自上而下逐渐降低;超过这一深度,水温变化很小。超强热带气旋过境,海水被搅动,上下层海水产生热量交换,表层海水降温,A项正确,B、D项错误。西侧水温本来就较低,降温不会太明显,C项错误。故选A。
【点睛】印度洋季风环流主要作用在于季风,洋流只起辅助作用。1、夏季,南半球图片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掠过湿热的印度洋,在季风的吹动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转动。2、冬季由于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使得海水逆时针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大河来水,经湖口汇入长江。湖口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唯一出口。经研究发现,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湖口河床高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鄱阳湖的泥沙收支平衡,岸滩淤积物粒径逐渐增大。上图为鄱阳湖水系图,下图为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

图片

图片
(1)简析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湖口河床高度的影响。(6分)
(2)说明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的原因。(6分
(3)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泥沙的冲淤变化过程。(6分
【答案】(1)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   
(2)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支出>收入),冲淤量小于零,湖床受冲刷,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   
(3)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减弱,流速增加,挟沙力增强;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由淤积转为冲刷。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鄱阳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河流堆积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湖口河床高度收到河流含沙量、流速、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结合水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和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
【小问2详解】
三峡大坝运行后,最大的特点是下游地区水沙平衡发生变化。从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区域淤积物支出大于收入,冲淤量小于零,湖床总体受冲刷,高度下降,流速增快的情况下,只有颗粒更大,质量更重的淤积物可以在岸滩沉积,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
【小问3详解】
结合前两小题,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长江水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减弱,出湖水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变强,挟沙力增强,对岸边侵蚀能力也增强,使得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再从“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看出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整体由淤积转为冲刷。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辣椒栽种门槛低,产量高,种植风险较小,用途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是辣椒的主要生产国,而贵州辣椒因其品种多、品质优,被誉为“生态椒”、“绿色椒”,辣椒产业成为当地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2022年第七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开幕,会上进行辣椒新优品种展示推荐、中国辣椒品牌评选、开展招商引资、利用“网上辣博会”,线上展示展播、直播带货,让“小辣椒”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多年平均辣椒种植面积分布图(单位:万亩,部分省区无数据),下表是2022年辣椒种植和加工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的省市统计(单位:个)。

图片

贵州
河北
河南
山东
云南
山西
广西
甘肃
陕西
湖南
种植相关企业
2950
2384
1786
1682
1310
516
469
427
361
315
加工相关企业
2487
741
1325
1614
486
415
275
424
616
375
(1)描述我国辣椒种植的分布特点。(4分
(2)分析贵州辣椒品种多、品质优的自然条件。(6分
(3)总结贵州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中让“小辣椒”成为“大产业”的成功经验。(6分
【答案】(1)分布不均;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品种多:地形复杂,适合多个品种的种植;品质优: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适宜;山地多,排水条件好;地形多样,天然隔离条件好,空气干净,病虫害较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   
(3)提高辣椒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加强辣椒生产的统一经营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加强辣椒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增加出口量;以辣椒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辣椒种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素养。
【小问1详解】
从“我国部分省区多年平均辣椒种植面积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辣椒种植分布整体不均,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但是贵州种植数量是最多的。
【小问2详解】
本题要求分析贵州辣椒品种多、品质优的自然条件,关键落实到自然条件的五大因素上。地形上,贵州地形复杂多样,适合多个品种的种植,天然隔离条件好,山地多,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为适宜辣椒生长发育,空气干净,生长的辣椒品质高;生物上,品种较多,植被覆盖率高,病虫害数量少;水源上,地处山区、人类干扰少,水质优良。
【小问3详解】
“2022年第七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开幕,会上进行辣椒新优品种展示推荐”展现了贵州提高辣椒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中国辣椒品牌评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产生品牌效应;“开展招商引资、利用“网上辣博会”,线上展示展播、直播带货”利用互联网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辣椒产业成为当地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以辣椒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加强辣椒生产的统一经营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加强辣椒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黑土是在温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的肥沃土壤。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地区是世界黑土分布区之一,与其他黑土区不同的是,这里分布的是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由于草场优质,这里一直都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区。近年来,潘帕斯草原很多地区被开垦成耕地,种植大豆,成为阿根廷大豆的主产区。下图为阿根廷的黑土分布区。

图片

(1)简述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的形成过程。(10分
(2)分析阿根廷大面积改牧为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8分
【答案】(1)该地气候温和;植被是茂密的草原,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夏季气温较高,土壤氧化作用强,加上雨水的淋溶作用,表层土壤氧化铁含量增加,出现红化现象;形成了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   
(2)过度开垦草原变为耕地,破坏草原生态,造成草场退化;黑土退化(流失),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潘帕斯草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荒漠化的原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小问1详解】
要抓住本题的关键词——红化黑土。红化:氧化铁含量增加,使土壤呈现红色。土壤中本身含有铁元素,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水和氧气。从植被角度来看,该地区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有机质积累丰富,使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夏季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显著,会加速土壤中铁元素的氧化,使土壤红化。
【小问2详解】
该题考查农业种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面积种植大豆可能会大面积开垦草原,使草场遭到破坏,导致草场退化,进而引发荒漠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种植可能会黑土退化(流失),肥力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