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南宋书坛的“主心骨”,书法自成一家,名声远播海外!

 墨品书法网 2023-02-01 发布于北京

书法发展到两宋时期,已经不如唐代那样繁盛,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壮大,愣是催生出“尚意”书风的盛行。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的“宋四家”,使得北宋书法推陈出新、个性鲜明,后世不少书法家就以学他们的笔法为主。

相比于北宋,南宋的书法发展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如果让我们列举南宋知名的书法家,可能很多人都只知道宋高宗赵构,而有一人,他所取得的成就当在赵构之上,此人就是张即之。当代书法家陈振濂所编著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两宋时期一共收录书分别是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与宋徽宗赵佶,而南宋唯一入选者就是张即之。

虽说南宋也有书法四家,即张即之、陆游、范成大、朱熹,但真正能与北宋四家一较高低的,恐怕只有张即之一人了,因此称他是南宋书法的“主心骨”“压舱石”并不夸张,即使是在当时,他就已经获得了“宋书殿军”的美称。即使是北方敌国大金和岛国日本,都重金求购他的作品,日本京都寺庙中还有他的大字匾额。

张即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生于安徽历阳一名门显宦世家,张孝祥是其先祖,他以为官正直和书法绝妙闻名于世,其传世作品《汪氏报本庵记》极为知名,这是一件小字行楷,风格迥然于他的大字,全卷有近700字,单字大小仅有1.5厘米,如果放大来看,更能发现其笔法老辣。

张即之的书法学晋唐诸家,受二王、智永、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等人影响,还参以汉隶、抄经体风格,最关键的是他“独传家学”自成体系,大胆创新。《汪氏报本庵记》行笔骨力丰沛、点画劲健有力,以露锋为主,笔画极为精到,提按分明,有收有放。

此帖结字往往左重右轻、上轻下重,笔画向右倾斜也让字势跌宕险绝,以“裴”“强”“铭”“歸”等字中可以领略,张即之结字贵在宽绰稳健,于章法上上下密、左右疏,虚实结合、浑然天成。在卷后还有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撰写的跋文。

在南宋“复古书风”靡靡之下,张即之能出类拔萃,扛起大旗,靠的是其笔法严谨而有新章,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张即之一则》中说:“张即之,书中之畸士也。好用侧笔,望之如矮松偃盖,婆娑可爱,其运笔以收为纵,又如长房缩地,咫尺有千里之势”。

现在,我们将张即之这卷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汪氏报本庵记》进行了1:1超高清复用市面最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真迹相差无二,非其它版本所能比,笔画自然灵动、纤毫毕现,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