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药敷脚心,把旺盛的肝火、肺火、胃火、赶出去 !

 cxm54666 2023-02-01 发布于吉林

第一把火,肺火。

燥是秋天的主气,燥气太过就变成了燥邪,中医把外界的邪气归纳总结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其中,燥邪最容易伤肺,肺喜润恶燥,肺是需要润的,它喜欢湿润的环境,不喜欢干燥。燥胜则干呀,导致的结果就是肺阴虚,阴虚了火就旺。肺火的表现一般有咽喉肿痛、口鼻干燥等。

第二把火,胃火。

秋冬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节,民间也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不过,滋补的药物大多燥热,而且不好消化,到了胃里容易化成火。再一个秋冬天喜欢吃火锅的人也越来越多,羊肉本身就有温补的作用,天寒地冻的时节,吃吃喝喝,动得又少,一整天地待在暖气房里,火上加火。胃火的表现一般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

 第三把火,肝火。

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平时工作忙吧,生活琐事多吧,偏偏年底又是忙碌的“加班季”,这些压力如果不能疏散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肝内郁火堆积。肝火的表现一般有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

有一味中药能把人体内旺盛的火气赶出去,它就是吴茱萸。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在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把每年的九月初九这天定为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喜欢登高远眺。登高的时候会把吴茱萸佩在身上,因为古人相信吴茱萸可以驱邪。这里的邪指的是外界的各种阴寒邪气。

吴茱萸是热性的,又有辛味儿,非常善于走窜,它就像御林军一样,走来走去,把企图靠近的阴寒邪气都逼开。也正是因为善于走窜,所以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作用,引火下行,不管是实火、虚火都管用。

方法是取吴茱萸10克,打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在脚心,用医用纱布固定好,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揭掉。

吴茱萸可以把上半身的火气顺着经络引下来,引到脚心。在人的脚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涌泉穴,顾名思义,就是泉水奔涌而出的意思。借助涌泉穴的“水”,把火气浇灭,排出去。

这样的用法,古医书中早有记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三十二·吴茱萸》载:“口疮口疳,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载:“又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

吴茱萸敷涌泉不仅对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头晕耳鸣有效,对高血压也能起到调理作用。高血压是西医的说法,西医看到的是数据上的高低,中医认为是肝火上炎。肝火往上走的同时鼓动气血,导致气血也跟着往上走,吴茱萸把火气引下来,血压也就降下来了。

吴茱萸除了引热下行,还能散阴经的寒气。因为它辛热呀。像疝气,中医有句话叫七般疝气,病在厥阴。就是足厥阴肝经,肝经受了寒,寒性凝滞,肌肉筋脉往回一收缩,气血走到那里堵住了,过不去,不通而痛。你看肝经是怎么走的?从下往上,沿着腿的内侧,绕阴器,上巅顶。所以疝气引起的疼痛,从腹股沟,到阴器,再到小腹都跟着痛。

取吴茱萸30克,小茴香10克,装在布袋里,用微波炉加热,待稍微冷却后热敷痛处以及关元穴,为什么取关元穴呢?第一是它符合中医就近取穴的原则;第二个它和人的生殖系统密切相关。

还有像头痛。有一种头痛也是因为肝经有寒气,肝经它上巅顶嘛,寒邪顺着肝经往上爬,爬到头顶,头为诸阳之汇,寒又是一种阴邪,最喜欢跟阳气对着干,这个寒邪一去呢就把阳气给包裹住了,头就会痛地很强烈。吴茱萸辛热,这个药它又走肝经,敷在脚心处,可以把肝经的寒气拽下来,散出去,头痛也就止住了。

吴茱萸还能敷神阙,神阙也就是肚脐,也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前面提到吴茱萸辛热,可以散阴经的寒气,有足厥阴肝经还有足太阴脾经。比方说,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被子,腹部着凉了,第二天起来肚子又痛,大便又稀溏,吴茱萸30克,干姜5克,装在布袋里,微波炉加热以后,热敷肚脐,一方面把寒邪散出去,一方面把肚子暖起来,腹痛腹泻就都好了。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

弘扬中医文化

传播中医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