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一位朋友带给我启发,你能否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遇见未来111 2023-02-01 发布于新疆

Hi,你好呀。今天的文章有点小长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可以作为自己举止行为的镜子,通过“镜子”可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朋友愿意帮助我改掉恶习,此乃人生幸事啊。

我有一友人,我便称他为刘同学吧。我从刘同学做事情的过程中看到了他身上的一些优点,也发现自己待业期间养成的恶习,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他的这些优点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事情虽小,但我却觉得其中的力量巨大,若是付出实践,在岁月的沉淀和累积之下,这将是一笔财富,于是我迫不及待将其用文字写了下来。

执行力强

首先,是他的执行力很强。他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我不经意间他已经有计划然后开始付诸于实践了。

反观我自己,我则是磨磨唧唧的那种,我大部分时间和思绪都在准备的阶段,上路之前,我总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甚至我还需要时间去做好“充足”的准备,事实上,我很多时候都是“死在了开头”

他一天也看手机,也会看短视频,但是往往在你凑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所做的事情似乎都是和那件事情有关,就顺其自然的再做准备工作,并没有大动干戈,露出半点“大干一场”的架势。若是不需要有什么准备工作的,他也会在一天当中安排时间将其完成。


就是,某一天你就发现他做成了一件你觉得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你想不起他做这些事情的痕迹,他这种“闷声发大财”的行为在我眼里很酷,他跟我说“事以密成”,做成了什么事情可以不说,但是想做什么事情,决定要做了就是一定会用心去做。

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往往已经想好了怎么去做,就算是有自己盲区也无所谓,有一种“见山开山,遇水搭桥,千头万绪,止于一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气概。

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大概需要多久时间,他基本都心中有数。就是在生活和工作着,也在将想要做的事情有计划的一步一步去完成。


我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情对各位来说是否容易,只是,有段时间,我自己就是做的很差。我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生活甚是枯燥无味,整个人就像一个空壳子,我给自己的评价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形同虚设,一条咸鱼,胡思乱想,自我折磨和精神内耗,这样的我让我感到陌生和害怕。

他让我再次“回过神来”,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决定要做一件事情要有计划,心中有数,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将其执行完成。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真的可以让一个人酷酷的!

制定可行性计划,“快、准、狠”

除了执行力,我发现他做事情的时候,对于事情的难度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完成的时间周期也有把控,就算面对的事情是未知的,他也会沟通交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的计划是可行性计划,是合理的计划,没有低估完成对象,也没有高估完成对象,结果就是他做事情都显得有条不紊。


就这一点,看着容易,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完美却又极度拖延的人来说,着实不易,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出改变。他的这个优点在我心中闪闪发光,散发着光环和魅力,实在是让我羡慕。

有的时候,我的绝大部分痛苦都来自于此,因为事情没有完成,但是又没有及时开始去做,似乎始终处在准备状态中,总觉得准备欠妥,心中没有数,导致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又在焦虑着另外一件事情,最后时间流失,我发现,我什么也没做成,带给自己的只有痛苦和无尽的挫败感

有的时候对自己自信过头,将初步计划和定位抬得太高,一开始的要求就很高,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样的计划可能是不切实际的计划,如果是这样,那开局似乎就注定这将是一个进行自我打击或者自我挫折教育的结局

先完成、后优化、再提创新

抱着学习的态度,怀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用这样的方式面对一部分事情的时候,这种思路是不对的。用这种心态去做事情,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这压力或许会成为阻碍

因为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怎么完成它,在步入职场后其实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做一件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的时候以目的为导向去做,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难度。

达到目标之后,再去复盘,重新捋一捋过程,完善细节,再做优化之类的事情。但是首要任务一定是按要求先完成,这需要抓住事情的主要和关键


举个例子来说:我要换一台电视机。那么我需要的是将电视机买回来,假如没有售后帮忙安装调试的情况下,我做的应该是:和商家沟通安装和调试的相关问题,然后将电视安装调试好,最终,我可以正常看电视,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是,如果我安装和调试电视,我安装,我的思路是不仅知道如何安装,我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安装,甚至我发现我对电路的事情也不太了解,安装电视我还需要学习和补充电学的有关内容,到后期调试,我还需要了解电视通信原理之类的。安装调试个电视要想这么多,那完蛋了,完成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有必要吗?

当然,现实中应该没有这样的个人,我只是假设举例。后者的这种思路,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该事情的相关原理等都做了了解和学习,但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只知道安装流程和调试办法,完全不影响我看电视呀。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于后者,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后续的生活中,慢慢地去了解,了解电视的发展史也行,了解电视机工作原理也行,这都不影响我们早早享受换了新电视之后的快乐。


有些考试也是如此,总想把知识挖的很深,当所有的问题都试图去挖的很深的时候,时间、心智都会受到影响,拿到高分或者是通过一门考试的几率并不会高

凡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有时候对我们而言其实是阻碍。毕竟,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凡事都讲究如此,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浮躁或者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呢?

根据事情紧急情况,结合实际需求,以目标为导向,先完成事情以达到基本要求,然后有余力再去优化,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提创新的事情。确保做事情的这个原则,相信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顺心如意许多。

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放轻松一些,会收到一些意外的惊喜,这也可能可以作为一种现象的解释,这种现象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可以说成是事不随人愿。看似机缘巧合的故事背后,殊不知隐含的是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这就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感叹吧。

忙来忙去,也追逐名利,追逐金钱,因为现在的成年人生活不易,有的人,那是生活,有的人,那是活着。在偌大的城市中拼搏,还没有一个安定的容身之处,身体无处安放,更别说在静静审视着自己的灵魂。

现实推着我前进,无暇顾及这些,因为每每提及,似乎都会听见现实生活对我说:你不配。于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忘记了一些知道且很重要但就是忘记了的道理。当在某个瞬间觉悟的时候,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原是自己只顾着拉车,忘记了抬头看路啊


这一刻,我的内心是庆幸着的,庆幸着,我又找回那种重要的东西,这可以让我暂时停歇脚步,螺旋式上升了一层,这是成长的声音和痕迹啊。生活辛苦,对大多数人,有很多的苦难,但是,你又会发现,人间值得

我喜欢乌龟,我也喜欢蜗牛,都背着重重的壳,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走得慢,但也是一直在向前走。路啊,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人生的路啊,也是脚底下那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的。

他的身上有一种踏实的品质。他不会好高骛远,而是很务实,想要做一些事情,需要做一些事情,他都是做好生活中的事情,然后在某阶段将事情安排上,一举拿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低头拉车,抬头看前进的道路

与其被推着前进,不如主动出击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学生时期的寒暑假,在写寒暑假作业的时候,有人把自己的假期安排的很明白,平时也玩耍,也有其他事情做,但是都有一条主线,最后寒暑假结束,他的情况就是,玩的很开心,作业也做完了,还做了其它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真是充实而平淡的寒暑假

而有的人呢,比如我,则是那种彻底放飞自我,放飞自我的同时,彻底将重要的事情抛掷脑后,每天不写作业,因为我也不知道作业多少情况,也不分解一下,就开心的玩物丧志。在玩的特别疯的时候,可能会突然间想起来自己的寒暑假作业还没有开始写,瞬间玩的不开心了,带着心事玩,玩也没玩好,作业也没写,让自己不安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巨大困扰


所以,在什么样的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前者顺利完成,这其实就是一种平凡的生活,这只是写作业,但是在人生路上,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的平凡之举造就了自己平凡的生活,这种平凡的生活在平凡的人的映照之下,他会显得不平凡,毕竟,平凡的大多数到后来,发现努力做一个平凡的人亦是不易。

而后者,也许会处于不断被生活推着向前,对于生活,感受到的更多的还是疲惫不堪,略显平庸,对于生活,吃不消,一直都在追赶。

人生,果真是一场马拉松。对自己有些耐心,自身也要有一种韧劲,安静是一种力量,坚持更是一种力量

总结

这位朋友给我的感觉是很安心,很踏实。他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看见这段时间里我所丢失的一些品质,这是多么的弥足珍贵。非常庆幸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他的这些优点似乎唤醒了我一些暂时沉睡的细胞

还是应该努力向上,趁着年轻,积极向上,挑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不断地遇见新的更好的自己遇见自己想成为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自己就是自己的阳光啊。

最后做一个小结,做好一些事情的几项要素:
1.执行力强
执行力胜过天资,没有执行力,好的点子等于零,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2.制定可行性计划
3.做事情,先完成,后优化,再创新
4.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5.化被动为主动,与其被推着向前走,不如主动出击。


只要今天还没有结束,你就总有机会用好事来覆盖坏记忆,骑自行车溜城后的我,没干正事的我,总结了友人的优点,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决定开始改变自己的日常。我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目标实践家!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