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分,当代文坛老友记

 第十放映室 2023-01-31 发布于江苏

难得有一档不忍快进不忍倍速的综艺:

《我在岛屿读书》

每一帧都很治愈人心。
风景宜人的分界洲岛阳光普照,此起彼伏的浪花扑打着岸边的礁石。

棕榈树下的书屋墨香四溢,沁人心脾。

坐在面朝大海的窗边,背枕好书,还有一只慵懒的柴犬趴在脚旁。 

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份迎着海风扑面而来的舒适惬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未曾料想到这句从小听到大的古文有朝一日真的被活灵活现地拍出来了,还请到余华、苏童、西川、叶兆言、黄蓓佳这些在文学领域有极高建树的大家们围聚在一起促膝长谈。

岛屿书屋,文人墨客,三五好友,侃侃而谈。
没有比这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吧。
感谢《我在岛屿读书》给我搭建的精神桃花源。
01 被阅读召唤而来
于嗜书如命的作家们而言,书犹药也。
苏童说:“阅读引领人的内心生活,哺育人的精神世界,让你了解他人,也让你探索自我。”

西川说:“我肯定是被阅读塑造了,除了此世界,我有另外的世界。"

余华说:“因为人是很容易沦陷在自我里面的,而阅读是可以把他打开了。”

从远方奔赴而来,只为呼应阅读的召唤。
是执迷于文学的共同信念让这群文坛大师们聚集在一起开启这场别具一格的读书之旅。

在节目里,他们谈唐诗宋词、谈鲁迅、谈汪曾祺、谈塞林格...
他们聊《月亮和六便士》、聊《老人与海》、聊《安娜卡列尼娜》、聊《白鲸》...
他们讨论散文、讨论诗歌、讨论类型文学、讨论乡土文学...

没有神秘兮兮的面纱,没有曲高和寡的门槛,实乃当代文学史课本之外的闲聊。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可能会无比熟悉,而不是文学专业的朋友也可以借此走进文学。

一边津津有味地观看节目一边认真标记着各位老师推荐的书单,受益匪浅。
是博览群书却依然学而不厌的他们点拨了我。
余华直言:“我是一边写作,一边开始读小说,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小说写得更好。所以,刚我开始读书的时候,完全是处于一种功利的目的。但是慢慢慢慢地发现,就是无论是写作也好,阅读也好。都没有功利了。就是这是一个过程。”
切忌急功近利。

读书从来都不是任务不是指标,也不必高傲自大恃才而骄。
阅读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读者与作家两种身份中跳脱,但始终热爱阅读,坚持表达。
像叶兆言至今记得祖父叶圣陶八十多岁时坐在书桌前的样子,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写出来不重要,成名不重要,坐在那儿的背影很重要。我现在也是这样写作的。”
这番回忆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文字工作者也颇有勉励。

我们迷恋叙述,渴望传达自己的论点,但我们同样为叙述的有效输出所困扰着。
而无论如何,始终如一的姿态很重要。

诚如西川所言,阅读这个概念也是很宽泛的,看书看画看电影听音乐都是阅读。

节目中的作家们不仅对各种文学作品如数家珍,古今中外都信手拈来,关于随口提出的电影也都能立刻响应对方,包括大众相对陌生的作者电影也可以侃侃而谈。
当他们坐在船上看到守望山海的“双面石”雕像时,转念就想起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

谈论散文时也会延伸到法国新浪潮中也有不少写散文出身的作家导演。

这无形中也证明了,文艺始终是不分家的
正是从茫茫书海中激发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始终敏锐细腻地洞察世事万物,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渊博的积累,从而涉猎广泛。
是当之无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学无界。
而文学也不会拒绝想要主动靠近的读者。
当主持人房琪抱憾道她暂时无法沉下心领略一些文学经典的魅力时,我也不由自主地代入了自身,也时常因而读不下去某部佳作而自觉学识浅薄。
而几位老师对此豁达包容的见解不禁让我茅塞顿开。
余华坦然地说:“阅读,和一本书的相遇,有时候也是一种缘分。”

他称自己35岁才与鲁迅相遇。
如今花甲之年的他称颂着《狂人日记》上来一句话就生动描绘出人的精神状态,谈论着《孔乙己》的人物刻画和动作描写又是如何的不同凡响。
而这些都是而立之年后的他通过再次阅读鲁迅的作品才得以笃定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标杆。

所以,现阶段的你读不下去有的大家交口称赞的好书也很正常。
因为你还没有遇到和这本书真正相遇的时间。
没到合适的年纪,匮乏相应的阅历,必然无法产生共鸣。
阅读其实也是与书交友,需要一定的耐心去经营你和它的亲密关系。
不能读懂经典,只是缘分未到。
不要着急,不用羞愧。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会在当下相遇。
但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去和它相遇。
西川谈他最早是被一些他不懂的东西打开的。
“读不懂的书,恰恰培养了我对文化的好奇。”

苏童也强烈建议大家去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才能从中更精准地摄入营养更快成长。
他打了个比方。
“你读琼瑶的时候,召唤到你却只能走5米,但你读托尔斯泰的时候,对你的召唤是可以让你走上50米乃至100米。”

这与此前所说的阅读不分贵贱并不相悖。
存在即合理。
读怎样的书都是一种良好的开始。
但这条路踏上后你想走得更远点视野再开阔些,还是首选流芳百世的文学经典。

因为那是前辈呕心沥血从大浪淘沙中筛选出的珍宝。
无数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耐住了时间的考量,照旧在岁月长河里熠熠发光,滋补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精神世界,方能流传千古也依旧脍炙人口。

所以,无论早晚,不要错过与经典相遇的契机。
在阅读中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02 与书为友,再以书交友
苏童在开头采访时便说道:“作家是作品背后的影子” 。

他曾担忧参加综艺节目后的反差会使作者在读者心中正经严肃的形象幻灭。
但事实证明,影像让铅字背后的作家变得鲜活立体。
当余华老师不修边幅地穿个花裤衩登场时,想必无数观众都不免捧腹大笑。

果不其然这就是传说中那个被写作事业耽误的段子手。
正如好友苏童所言:“读者看完《活着》是这么一本书,再看余华竟然是这么一个人,会有一种'喜悦的崩溃’吧。”

学识渊博,博览群书,谈吐风雅,才思敏捷是他们。
风趣横生,感性真诚,洒脱随性,谦逊待人也是他们。
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文人架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朴实而质朴的写作者形象。

西川老师独自外出时发现了一片非常漂亮的海边,回来和老友们说看着海浪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余华则打趣道:“那你怎么没跳?”,西川笑了一下然后坦言:“是我'庸人’的一面没让我跳”。

所以说文坛大佬平时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做学问,肯定也有很生活化常人化的一面。
看着这一行人骑着单车不停按铃和在海边和小朋友们踢沙滩足球还假动作时,令人忍俊不禁。

老夫聊发少年狂。
这群可爱的小老头们身上洋溢着的少年感,一下子便拉近了与镜头前你我的距离。
尤其喜欢看文人相见时各种互损调侃的“相爱相杀”。

仿佛在看一群热衷于斗嘴的文人们神仙打架,格外温馨搞笑。
余华苏童还会像孩子一样攀比谁在《收获》杂志上发的稿件更早,出版的新书谁写的字更多。

当西川从外面回到书屋时,初来驾到的欧阳江河老师戏谑道“哎呦你这个老西川,你怎么突然出现在大海的背景里”,西川也以“哎呦,老江河老江河”回应对方,像极了老顽童。

更为打动我是他们之间这么多年互相赏识彼此成长的情谊。
老友聚会,处之泰然。
每个圈子都有独属于它们的浪漫。
与书为友,再以书交友是文学界的独有浪漫。
叶兆言说“阅读也是表达友谊的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向同行致敬。”

他们的友谊由文学串联而成,进而在大量的阅读中进行思想和灵魂的深度碰撞,惺惺相惜。
围炉茶话时谁谁谁几几年发表过什么作品,写过哪些信件,是和谁谁谁一起去过什么地方,他们都了然于胸记忆犹新。
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总有种令人艳羡的默契和畅快。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与书为友,再以书为友。

他们见过彼此风华正茂的样子,也见过各自因病缠身的样子。
如今一同变老既有感伤又有感触。
节目中他们也多次谈及已故的史铁生。

“他说他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他在时刻赞美这个世界。”
“他对世界没有一点恶意,没有一点怨言。”

苏童说他还记得铁生的体温,当他背着史铁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背着一个文学圣洁的灵魂。因为我很爱史铁生……”,瞬间破防。
当余华苏童与因身体状况无法亲自前来的马原联线,他们谈起近况关心好友的病情聊着各自花白的头发,令人唏嘘不已。

而马原被余华提到他是这群人中唯一见过巴金先生,眼睛明显亮了起来,还骄傲地说自己被老巴金亲切地称为“马原同志”的时候,又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挂视频时看到马原不提再见而是笑着说“就此别过”这一幕时又不免让人眼眶湿润。

余华表示这次参加节目一个很大的收获是:
一群多年相聚从不谈文学而是谈病谈药的人,又开始重新谈文学了。

他们几个光站在那就是个时代啊。
时不时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这圈人基于文学上的认同感而相识相熟,见证彼此变化,也见证了时代变迁。

常常想象着书本里的八十年代,如万花筒般洞见群星闪耀的年代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学与电影也互相成就彼此。
像苏童、余华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和《活着》就是供养第五代导演影视创作的沃土。
程永新说:“改革开放的大前提才能带来文学的繁荣。”

余华也感慨道:“我们幸运的是经历了那个年代。”

时代是最好的编辑。

那么庆幸这个时代我们能通过这么一档有情怀有深度的读书节目与各位作家相近,亲眼目睹这群文坛大师们再一同畅谈文学,回忆往昔。
书本里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的被照进了现实。

好书美景老友在旁,妙哉。

文学也好,友谊也好,都像分界书屋窗外的大海一样,波光粼粼,川流不息。
03 岛屿书屋,心之所向

目前,#我在岛屿读书#话题,在今日头条已有44亿阅读、16万讨论。数据还在随着节目的播出继续攀升。

在这个似乎“没什么人读书”的时代刻板印象下,应该说这是一个热度高得让人意外的成绩。然而细看这一话题下的讨论以及正片下的评论,你会发现,“读书是最有性价比的自我投资”、“阅读是慰藉心灵最有效的良药”等,仍然是任何时代不变的共识。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一句,你有多久没有沉下心好好读本书了?

在充斥着大量碎片化信息娱乐至死的当下,这似乎成了一个大众所共同面临的困局。
因而快节奏下的慢曲调就显得格外珍贵。

如今有一个读书节目,来和我们聊聊文学聊聊艺术是非常好非常有必要的。
《我在岛屿读书》由今日头条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
一直以来,今日头条都在挖掘、扶持优质内容,让平台内容生态更加健康、丰富。《我在岛屿读书》,正是平台在自制节目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
它仿佛添了一个旁听大师沙龙的席位,让我身临其境地聆听那些文学大家们像分享宝石一般叙述着自己和阅读相遇的过程,如沐春风。

节目组别出心裁地将录制地点选在与当年苏轼被发配到儋州相距不远的海南分界洲岛。
“这片海是当年苏东坡看过的海。”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西川在海边篝火旁狂放不羁地击鼓,铿锵有力地朗诵着“坡翁诫我也”。
是文学的力量让他们实现精神层面的古今穿越,共享着一千多年前苏轼所凝视过的大海。

这种诗意的浪漫直抵人心。
蓝天大海,诗和远方,岁月静好。
一窥文人面貌,深受感动,意犹未尽。
不免想去分界洲岛参观分界书屋,坐在那张面临大海绝佳角度的书桌拜读经典,沉浸式体验所谓的“坡翁戒我也”。

生活毕竟还是得有精神性需求的。
像分界书屋的名称由来就不仅与所处的海南分界半岛相关,背后也有另一番意味深长的寓意。
正如余华所言所言:“进入分界书屋以后,把你的生活分出两部分来,一部分是你的物质生活,另一部分是你的精神生活。”

文学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
不必框定阅读的条件。
也许去不了分界洲岛的分界书屋,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轻抚浮躁的思绪,远离城市的喧嚣,将自己剥离出身后嘈杂忙碌的世界,让文学填满内心的虚无,以一种更为温和的姿态处事。
尽管去读书吧,别纠结在什么地点,也别在意你读的是什么。
也别去羞耻曾经读过的青春伤痛文学,更别拒绝晦涩难懂的文学经典。
我们也可以像苏童说的那样:“你捧起一本书来,哪怕看三页,看十页,那都是一种分界的姿态。”

以今日为界,只管捧起书籍,用心去读。
不得不说,国内太缺像《我在岛屿读书》这样令人心生澎湃而又宁静致远的读书节目。
冒着场景单调、综艺感不强的风险不设固定环节、不设任务挑战,在当今流行邀请流量明星故意制造戏剧冲突的国产综艺格局中就堪称一股清流

保持了纯粹做一档读书类节目的初衷,让这群文坛大佬们群聚在一起自然而然流露出对阅读的见解,从观众反馈也可以看出外景纪实的“生活流”风格更受好评。

观赏性趣味性一点都不缺,还颇具内容深度,科普了不少文学知识。
从书屋中多元丰富的藏书以及嘉宾谈及书目时细致的附录,也可看出节目组对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理解,精心考量各种细节,做足了功课。

包括摄影构图也是自然舒适,构思巧妙,可见制作团队的用心良苦。

制片人颜小可说:“一个读书类节目,评判它成功与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开几本书读一读的冲动。”

作为今日头条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的探索,《我在岛屿读书》无疑是成功的。

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成年读者图书阅读率已达59.7%,“《我在岛屿读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我们希望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阅读的向往。”

也谢谢它让我相信,始终有人是在真心热爱文学的。

感谢《我在岛屿读书》相伴,让这个寒冷的冬天不再那么难捱。

请坐下来,请休息一会儿,请阅读一会儿。
这样高质量的读书节目。
请多些,再多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