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解析
2023-02-01 | 阅:  转:  |  分享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解析1、玛丽·里士满(Mary E· Richmond)注重人与环境的双重焦点观,标志着心理社会派理论“情境中的人”这一
取向的开始;2、弗兰克·汉金斯(Frank Hankins):1930,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3、高登·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1937,首次系统阐明模式相关理论;4、霍利斯(Hollis):1960s,《个案工作——一种心理社会疗法》
书籍的发表。一、模式的理论背景(一)基本假设 1、对人性的假设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方因素影响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二、基本假设和原则(一)基本假设 2、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1)求助者早年未
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心中 (2)当前社会环境压力过于强烈,使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行为
出现偏差 (3)求助者的问题与不良的自我及超我功能相关二、基本假设和原则(一)基本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际互
动有效进行的基础, 该模式十分重视人际沟通;4、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没有被开发而
已 二、基本假设和原则(二)基本原则1、个别化2、接纳3、当事人自决4、不批判态度5、表里一致6、保密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 二、基
本假设和原则(一)心理社会研究 社会工作者需要把求助者引入到产生其问题的特定的情境中,从求助者具体的人际互动中收集、了
解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以便揭示导致求助者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原因所在。 1、首先收集资料 ;
2、了解案主感受 ; 3、协助案主进行自我发现; 4、 综合分析并确立下一步诊断治疗方向;三、治疗过
程(二)诊断 诊断是指社工整理和分析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并对其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做出评估和推理的过程。
1、心理动态诊断 2、因由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 治疗是指对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和
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修正、帮助和调整的过程,以便求助者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各种内心困扰,充分利用自身
的潜能健康地发展。 1.减轻焦虑和不安 2.减轻系统功能失调 3.增强自我适应功能 4.开
发潜能 5.增强自我实现需要(一)直接治疗技巧1、非反映性沟通动力技巧(1)支持 A、对求助者的接纳 B、对求助者的保证
C、向求助者提供实物帮助四、基本技术技巧(2)直接影响:工作者通过间接或直接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
理困扰的消除。根据直接影响的强度:A、强调B、建议C、忠告 由弱到强D、坚持E、干预(3)探索--描述--宣泄:探索和
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不了解的神情或语气来表达他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达内心的感受。 宣泄:指工作者协助案
主毫无阻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 2、反映性沟通动力技巧(1)现实情况反映:工作者通过一些专门的治疗技巧协助求助者对其目前所处的外部
环境以及内心困扰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2)心理动力反映:协助案主进一步去发掘其感受、态度与行为的内在心理根源,重点在于使案主察觉
其不适当或有害的心理形态及倾向,以减少它们对案主的影响力。(3)人格发展反映 :认识和评价早年痛苦经历:宣泄--分析--修正。(二
)间接治疗的技术 支持、直接影响、宣泄、反映讨论。 注意:(1)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技巧 (2)尊重求助者的自决权
(3)选择合适的角色 提供者 找寻者 创造者传译者 中间人 攻击性干预
(一)优势1、开放性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体系的开放性,这使得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在解释案主问题时显得非常丰富、深入
和具有说服力。2、多维性:这种多维性主要表现在对案主问题的解释范围的深广维度上,重视对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个维度分析。3、深刻性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早年生活经验对于当下生活的重要影响,有助于案主问题本质的真实显现。4、技术性: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非常强调专
业技巧的运用,丰富的技术方法确保了能够对不同情形之中的案主分别做出科学的分析应对。五、模式的优势及劣势(二)劣势1、专业特质模糊:
博众家之长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优点,但众多不同流派和学科的汇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独特性,以至于有人将心理社会治疗
模式贬为“大拼盘”。2、过于注重过去经验:心理社会流派比较强调早年生活经验对当下行为的影响,但人的很多行为只是当前发生的即时性行为
,不一定具有早年生活的影响。3、技术过于繁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丰富的治疗技术,有可能导致在服务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治疗时间;此外过于精致的治疗技术抬高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门槛,对于社工和案主双方都产生了较高的要求,不利于部分案主接受服务以及部分社工开展服务。五、模式优势劣势感谢查阅!
献花(0)
+1
(本文系沉稳社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