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入“小楼”,每当拙作与刊中大家们同框,幸福油然而生,这幸福“小楼”给的。 2020、2021年分别被评一首,2022年被评三首,说明俺在进步,“小楼”给的。 授评老师天涯海角不相识,能获鼓励,十分珍贵,永久收藏,十分感谢! 小楼刊用拙作“宅家防疫”被《诗刊》社录入《我们的战疫》,甚幸! ——左哲夫 2023年1月27日 宅家防疫 日见苞芽柳上爬,依依垂绿织轻纱。 移书窗外听丝雨,其实春风在各家。 安全东点评: 避疫防疫之诗不下累万,大抵发于懼惧止于怨怼,此诗不啻一抹亮色:其实春风各在家。若以乐观从容之心态视之,其谁曰不然?所以好! 题编筐图 千万篾丝千万长,祖宗技艺莫丢光。 客来询价言无卖,只把乡愁织满筐。 归樵点评: 询价无卖,为织乡愁,援图虚勾,即兴发挥,表现的是乡愁无价。 夏至 峰岭起烟田野阔,梅天带雨偶清凉。 白鱼肥美河中取,槐蕊芬芳枝里藏。 荷上留珠能久碧,花间有蝶不离香。 莫听知了空空号,应看秧禾明日黄。 江合友点评:颈联可爱,结句可喜。 伞 一撑天下小,独我自春秋。 风雨虽身外,声声都在收。 归樵点评:不即不离,句句紧扣伞的特点描摹,又能句句为诗人的寄托言志服务,可谓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卢冷夫点评: 小诗写形传神,在不即不离中蕴含朴素哲理,寄托细腻情感。结句中的“收”字颇耐咀嚼,是指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还是生命、情感的一次境遇、一种状态,相信作者和读者心中各有答案。 壑谷吟(新韵) 斧削山一缝,峭壁两相寒。 伤损悲何益,阳光总会填。 卢冷夫点评: 诗用拟人手法,顿显生动。山犹如此,人何以堪?最后一句颇能触 发想象和更深广的思索。 楼立剑点评: 天道和人道是统一的,山裂处,阳光会进来,人的希望也往往长在伤口里。作者通过大自然的语言,阐释了人生能达到的境界,即以天 道喻人道,手法独特新颖,富含哲理。 诗者/左哲夫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