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美院——“大鲁艺中的大先生们”专题报道(66)张有 先生

 乐学楼 2023-02-02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画家张有先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鲁迅美术学院的高材生,与赵华胜先生同期毕业,走入社会。张有先生一直在辽宁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和创作。我和辽宁美术出版社的许多画家都比较熟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与他们有交往,就是与张有先生却很少接触,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文章图片2

最近,我看到张有先生的一些画照及已经出版的若干画册,才了解到他是一位很勤奋的工笔高手。由于性格平静,与外界颇少交往,一心钟情于创作,尤其是从小接触到周围家乡的自然环境,时常在他的画笔下勾画出来。正如他自己所撰的《眷恋乡土,回归童真》一文所说,出自内心,值得称道。

文章图片3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画家,对生活的体验极为重要,张有先生不忘故土的一草一木,刻画在他的画笔之下,故而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情节,更富有很浓郁的诱惑力,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4

张有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功底相当深厚,所描绘的对象富有生机,不同凡响。他现在已届天命之年,有时也作些写意画,表现古代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追求的是娴雅的气质和高古的格调。画得轻松随意,笔墨洒脱,文气十足,别具风格,令人惊喜。

文章图片5

  工笔和写意兼而有之,工笔可以画得精细入微、恬静闲适;写意可以画得笔墨灵动、洒脱自如,可见张有先生功底之深厚,学养之全面,不愧是画坛老手。

文章图片6

张有先生近期偏重于写意人物画的探索和创作,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和全面深厚的艺术修养,使其在写意人物画方面也画出了新意。他的这批作品多以小写意的手法,注重墨色的变化和色彩的雅致,线条的书写流畅舒缓,以线造形,以形写神,以神达情,以情见性,充分张扬了新时代的“文人”精神。

文章图片7

这时期的创作,他已经脱开了写实人物画拘紧的造型,而变之以生动的笔触、夸张的手法去刻画人物,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反映,笔到神合,传神写照;画面追求阴阳、黑白、虚实等诸多关系的和谐统一,气韵弥足,意象高远,表达了内心诗性的气质特征,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和艺术魅力。

文章图片8

中国画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以突破传统程式为主要方向,造型手段也随着时代意识相应地发生了转变。西方写实绘画理念、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介入,使画家面对创作时倾向于以现实形象和事件的典型性为主体表现对象细枝末节的特征。

这其间意识形态的立场主导了艺术形态的发展。学院的教学体系和中国画本体的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难免存在互相消减的隔膜。于是,争论的焦点也在中国画主体精神和写实绘画审美价值体系之间左右摇摆。

文章图片9

  一直以来,对张有先生的中国画创作,我都持一种心存敬意的关注态度。他是一位在学院教学体系里成长起来的画家,不过在他的创作中我很难觉察到上述矛盾的迹象。上个世纪6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的院体教育,培养了他多层面的创造能力和坚实的写实能力,使得他在学生时代就能驾重如轻地进行创作。

文章图片10

他的中国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的艺术理念和手法在作品中叠加,因而他就能将两者自然地融入其所表达的对象和情境里。这就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厚重功力。当然,说到功力、才情、技巧、修养和驾驭绘画场面的综合能力,他丝毫不逊于名显于世的当代诸多大家。

文章图片11

  张有先生修为学养的积淀更多的得益于他在专业美术出版社任职的经历,在信息和资料相对匮乏的年代,他有得天独厚的机会,饱览中西古今的大量作品。因之,他摆脱了现实的应景之作,多了一些深邃缜密的思考。他的艺术才情和能力虽然早在学生时代就较早地显露出来,但是,他属于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的画家。

文章图片12

张有先生的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在东北画坛风格迥出,亦工亦写俱入佳境。其主题性创作更是体现了工写兼能的特点,因而通幅作品墨韵纵横,气韵贯通,极中国画表达之能势;在人物塑造方面形神兼备,意完神凝,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这些艺术上的特点都在他的大型创作《月初升》中体现了出来。同时,他在这件作品中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精神有机地融合,更完美地构建了画面,表达了主题思想,将平凡的生活用诗一样的情调和律动再现出来,其艺术手法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令人折服。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数量颇多、题材也很丰富。创作中,他多以圣贤墨客为表现对象,将人物定格在诗一样的高格境界中,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相互融通、相得益彰。诗人、诗意、诗韵、诗性,就是他作品内涵最恰切的言表。同时,他和画中的人物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心灵的交约,诗中有我,画中有我,笔中有我,达到了融物象以化心性的精神境界。这些正是张有先生作品情高格逸的表征。

无论是贤者调琴操觚、美人吹箫抚筝,或对弈酣饮、游历吟怀、把菊东篱、荷塘消夏,亦或寒江独钓、放浪形骸、牧童短笛、童叟相戏,诸凡大千世界万般景状,俱活灵于其妙笔之下,情长意切。像《清音图》、《对弈图》、《将进酒》、《赏秋图》、《酒逢知己》、《杜甫诗意》、《就菊图》等,皆达到了“景不盈尺,诗千家;画非神功,笔通灵”的高逸品格。简而达、雅而韵、诗而性、放而敛,他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中传达了诸多的美质,给人以大美无言、画无声处皆诗情的审美意韵。

  可想,张有先生诗韵见心性的中国画创作,在当今纷繁热闹的画坛该是一方静谧的菩提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