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了,我终于弄懂了运腕!

 书虸 2023-02-02 发布于山东

尽精微,致广大

——精微堂





【精微堂】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初看不懂说了啥意思(相信部分书友也会有类似的体会),看过两遍才弄懂作者所说的意思。初看好像作者罗里吧嗦不知所云,细品方觉得人家是以切实经历和体会给人以启示。
古人学书历来都是口传手授,很多技法都是内部流转,秘不示人。像柳先生这样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的,真是善莫大焉。经查,作者柳曾符生前为中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也是书坛名家了。
文中提到的“转指”书法功课曾推文《捻管,真有孙主席说的那么神吗?》现在想想当时的观点有失偏颇。正文中一并做了注解。
以下为正文。


原标题 | 我终于弄懂了运腕

作者 | 柳曾符

写字讲究用笔,但怎样才算会用笔,实在说不清,向人学写字,老师教的什么,也实在不易懂。
祖父柳诒澂教写字就叫用力。别的就说念书。24岁时祖父死了,如大海捞针,满街去学书法,和武侠小说中的白羽所描写的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学(武)一样,碰到的大多是骗子。

图片

1962年开始到沈尹默先生家中、沈先生热情接待,越是名人越是谦虚。尤其是沈师母者褚保权,客气非凡。新华社记者来采访沈先生,他向记者介绍:这是大名鼎鼎柳翼谋先生的孙子。我向他学写字,沈先生实在高兴。

图片

可是沈先生写字强调中锋,而更达到中锋的方法,则在运腕,沈先生关于运腕是这样说的:
一、每一点画都要把笔锋放在中间行动。
二、用腕去把将要走出中线的笔锋,运之使它回到当中的地位。
三、不能将竖起来的手掌跟部两个骨尖同时平向著案面,只需要将两个骨尖之一,换来换去地交替着与案面相切近。
白纸黑字,说得似乎很清楚,但真要按沈先生所说的去做,都落实不起来,文章也不易懂。
(沈先生自从让人给刺激“俗”后,用功几十年学书,其著作中十分强调中锋,书法功课关于中锋运笔的文章《笔笔中锋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沈尹默“中锋论”,影响了几代人..》大家可点击查看。精微堂目前认为沈先生似乎对中锋有点矫枉过正了。——精微堂注)

图片

有一个好朋友,看了这段话以后,每写一笔,要将手腕摇晃数次,以为运腕,实在是笑话,但他自己不觉得。后来听说沈先生教人运腕,是要沈先生摸着他的手腕来传授,这就更神了。
(艺术类的学习尤其讲究悟性,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后人真要机械地学习那种规定的动作,似乎又比较难了——精微堂注)

图片

图片

20世纪60年代初我问翁闿运先生,翁先生说,'运腕只要'一的的’。”但怎样的“一的的”,翁先生没有说,人已经走出老远。要懂运腕,先要懂中锋,后来我看刘熙载《艺概》有“换向”之说,才知到中锋实是换锋,又悟到鲍扶九得最好,就是要把笔毛”顺”过来。
(“一的的”确实是一种手感,执笔不同,所学法帖不同,字的大小都会导致具体幅度的不一样——精微堂注)
沈尹默先生反对转指换锋,以为破坏笔力。但邓石如、包世臣、何子、沈子培、李瑞清,凡写北碑的都转指,祖父也会李瑞清转指的方法。我帮王蘧常先生写沈子培书法论。我说转指时只要笔势不减,利于换锋,并无不可,王先生看了大为高兴,因为我帮沈子培说了话。
(关于捻管我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如这篇文章《孙晓云:要捻管。沈尹默:没必要!》,近日专研毛笔史料方面的书籍,读到一篇文章提到相关论述,貌似明白:捻管是清末羊毫笔盛行后产生的运笔动作,羊毫写字运笔到最后一笔画时,因为笔软通过捻管让笔重获弹力的一种办法,一般大字用的多。书法功课的丁伟老师在《曹全碑》教学中曾用此法,记得因此引发部分学生不满,现在想来大家欠丁伟老师一句道歉。学无止境啊!——精微堂注)
我懂了转指,但还没有运腕。
一晃40年,近来教女儿柳佳学《丧乱帖》。帖上的“也”字,末笔有三转。为了要临像,无意中用力将腕转了“一的的”。写成一想,哈哈!原来这就是运腕,沈先生说得不错,翁先生帮了忙。但反过来想想,更想40年才懂,理解好难啊。
(书坛名家40年才弄懂一个运笔动作,其中固然也有历史局限性在,但同时说明学书法确实比较难,我辈当自勉!——精微堂注)
1962年初在上海学写字,写好后,旁人一看说我只会原来祖父小笔写大字、用力按,笔毛必有一长段卧于纸上,所以我从来没有沈先生那样小笔写大字,提起笔来写的概念。
久久才知道要提起笔毛“竖锋行笔”,以利换锋。但并不是说不要把笔按紧在纸上。(沈先生教人写字,也是强调先写大王以按为主的内擫笔法,再写小王以提为主的“外拓”笔法。就是为了要练按的力量)
(提比按难多了!——精微堂注)

图片

写字时书点不是全直,总有曲的,还要转弯。写时笔毛又不是全程竖立,常有一段笔毛要卧在纸上,在行笔方向变换时,这一段笔毛要跟着转过来,点画才会光洁,墨才能入纸,这就是中锋。
掌握中锋要注意二点:一是要使笔毛顺过来;二是不能破坏笔势,影响正常写字的速度。因此就有了“拖”、“运腕”、“转指”三种不同程度运笔的方法。
直行或大转弯时只要“拖”,小转弯要“运腕”,急转变就要转指。
运腕换锋时,笔毛完全顺过来要花一段时间,这就产生了常见的“侧锋”之说,笔毛转换的时间更短,也就是侧锋的过程更短,如果一笔写到底,笔毛还没有顺过来,那就是偏锋了。

图片

图片

小笔写大字,笔毛下按多,用运腕方法时,笔毛转换过程太长,所以才有转指法的产生。
总的来讲不管是“拖”还是“运腕”,全要用力、笔力不够,在拖的过程中是无力运腕的。沈子培能转指,那更是笔力好,我祖父只讲用力。可谓“一言以蔽之”了。光听沈先生讲运腕,以为不要用力,那就上当了。
初学只能从拖开始,以后才会运腕,转指更难,要到最后。

图片

我看不懂沈先生文章的原因,在误解于立刻要把笔毛顺过来、不知道如骑自行车一样,转弯要有一个过程。换锋也更有一个过程,所以只要腕微侧“一的的”让笔锋顺势转过来就可以了
运笔的方法,如用骑自行车来比方,最易明白。“拖”就是直行和大转弯,“运腕”是小转弯,“转指”转头是急转弯。自行车转弯时,车身会斜向一边,这就是侧锋,如果转不过来,车子倒在地上,那就是偏锋了。
(用骑自行车来比方很形象,车头好比是笔尖,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运笔路线,点画质量也会随之改变。我在《2021高考“书法作文题”曝光,一处错误你发现了吗?》一文中说“侧锋才是运笔常态”有书友留言表示不解,相信看到此文也会恍然明白的。——精微堂注)
1962年我到沈先生家,沈先生曾用竹丝笔写了一首诗给我,那四句是“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诗中实有教我用心学书的意思。
(此诗为唐代诗人裴迪的《送崔九》,大意为:归隐山林无论到深处或浅处,都应该用心体会欣赏丘壑的美景。不要学那个武陵渔人,只是短暂地在桃源停留。我想沈先生应该是勉励作者,留心处处皆学问吧。——精微堂注)
这张字现在已被陆维钊先生介绍的一个友人要去。但这四句诗我并未忘却。到今天也进一步体会到沈先生所说的实是忠言。近来有人来问我,怎样才能做书法大师,我想应该学学沈先生和沈师母的待人,这是达到大师的基础吧!
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