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近“8旬”的除草剂,如今依然“永葆青春”,2甲4氯你会用吗?

 佰秀农业 2023-02-02 发布于安徽

01

2甲4氯独特的除草方式,深得农民认可

2甲4氯和2,4-D类似,同属于激素类除草剂,施药后,杂草茎叶通过吸收传导,致使药液进入体内,在植物顶端抑制核酸代谢及蛋白质的合成,致使生长点受抑制,叶片不能正常生长,前期呈蜷曲状,最终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导致干枯死亡。

与此同时,吸收到植物下部的药液,可促进植物茎内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并超过正常合成指标,从而导致体内细胞分裂异常,营养输送渠道受阻,达到破坏植物正常生长的目的,继而导致死亡。

以上症状属于典型的激素中毒表现,因此比较容易辨认。

因此,采取2甲4氯进行除草,杂草前期中毒表现就是杂草出现扭曲畸形,虽然距离彻底死草需要一定过程,但农民朋友能明显看到中毒过程。

和苯磺隆的前期死草症状不明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中毒症状的较快出现,也给担心施药效果不理想的农民朋友,吃了一颗定心丸。

02

可小麦春季除草,2甲4氯为啥不可或缺

在黄淮海冬小麦种植区被广泛应用的小麦除草剂中,2甲4氯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除草剂,常常以混配剂的角色出现,如2甲4氯+双氟磺草胺、2甲4氯+苯磺隆、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唑草酮等。

可见2甲4氯具有较强的混配性能,且混配后能显著提高混配组合的除草效果。

关于小麦田杂草,对2甲4氯敏感的主要以播娘蒿、荠菜、泽漆、田旋花和葎草(黄淮偏南区域较为严重)为主,尤其对田旋花和葎草的防治效果,是其它小麦田除草剂所不具备的。

基于以上两点优势,也让当前小麦除草剂组合中,2甲4氯一直是无法或缺的产品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2甲4氯除草效果虽好,但使用起来却是讲究技巧的。

如2甲4氯在低温条件下效果不能完全展现,当气温低于15℃时,只能起到辅助除草的作用,对于自身擅长针对的杂草,达不到理想的杀灭作用。

当气温低于2℃时,小麦生长活性减低,对除草剂的解毒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药害现象发生,且在这个气温下,使用2甲4氯完全发挥不出该有的除草效果,所以,这个阶段使用纯属浪费。

所以,2甲4氯在小麦田应用,基本上集中在年后气温回升的返青期使用,当气温超过18℃时,效果发挥较好,独当一面的杀草能力逐渐开始显现,当气温达到25℃时,除草效果最为显著,需要注意的是,超过30℃,却具有药害风险。

佰秀农业温馨提示:根据多年实践应用经验,春季气候多变,在使用2甲4氯,或含有该成分的除草组合时,施药后一周内遭遇强降温或出现霜冻天气,将会导致药害现象发生。

最为典型的药害症状便是小麦叶片畸形蜷曲,严重的失绿黄化,最终导致小麦孕穗失败,或者出现畸形穗,严重影响小麦最终产量。

03

年近“8旬”的2甲4氯,如今依然高效

2甲4氯属于典型的老牌除草剂,于上世纪40年代由国外公司开发并上市,距今已经接近80个年头。

和其它老牌农药陆续完成使命被时代淘汰相比,2甲4氯依然是当前除草剂市场的主力军。

不仅在小麦除草市场不可或缺,还被广泛用于玉米、水稻及非耕地等作物领域苗后选择除草和灭生性除草。

2甲4氯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其秘诀在于三点:一是激素类除草剂不易产生抗性;二是具有极强的混配性能;三是具有产品升级的空间。

当前,市场上最常见的2甲4氯是以钠盐的形态出现,但2甲4氯2甲胺盐、2甲4氯异辛酯、2甲4氯异丙胺盐及2甲4氯丁酸乙酯等诸多新产品的出现,更是传统钠盐的升级体现,无论从效果上,还是从安全性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

除了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苗后选择除草外,2甲4氯在灭生性除草市场的潜力,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和草甘膦混配后,能显著提高杀草谱和彻底除草的能力,在弥补草甘膦除草短板的同时,对田旋花、香附子、空心莲子草、鸭趾草、问荆(节节草)及葎草等顽固杂草,更是能起到彻底铲除的作用。

佰秀农业温馨提示:2甲4氯虽好,但对棉花、马铃薯、豆类、瓜类及果树等作物较为敏感,在相邻田块施药,具有较强的漂移危害特性,所以,在应用2甲4氯时,应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