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国之路杂记

 NaNaInUK 2023-02-02 发布于英国

我的高级手表

❀ ❀ 

写下这个题目的此时,我已经坐在家里的书桌前了。这篇文章有三千多字,但没有重要信息,只是我的琐碎记录。
从12月初开始计划回国,1月8日出新政策后,航班目的地有很大变动,飞往北京的航机不再降落外地,但价格并未下降。再等了等,知道短期内政策不会大变,费用也就不会大变,就出手买了张全网最便宜的机票,伦敦转机布鲁塞尔到北京,只要5300元。缺点是早上6:50出发,但穷人还要啥自行车啊。
虽然政策要求出行前48小时的核酸报告,但习惯性内卷让所有票代都建议在落地48小时前去做核酸,以免情况有变登不了机。这样我就只能在出发前一天去受捅,还得办理加急。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奖拿了个阳,那就全白费了,因为来不及做任何改动。于是我也卷起来,核酸前7天都没有出门,自我隔离。

出发前又去看了一遍大英的埃及特展,之后就在家“闭关”了
去检测的早上,老觉得嗓子里有痰,怕影响结果,便买了瓶水喝。到了那检测人员说不能喝水,会采集不到唾液,得到unclear(不明)的结果,登不了机。她让我等了一会儿,又多给采集一些,但还是让我很忐忑。出了门口就清醒了,唾液怎么可能采集不到呢,肯定没问题的。果然如我所愿,下午拿到结果,打印好蒙上被努力睡大觉,因为这一起来,就要三十多个小时没得睡了。

圣潘可斯火车站,三月再见

两点半不到出租车来接,是一把温柔好听的男声,我还很诧异,英国人在伦敦开出租了?还做这种大半夜的生意?
见面后感觉还是中东人,但英语实在太标准,我也不好猜测。这是我坐过最安静的一次出租车,既然对方特意选择做夜班司机是因为喜爱清净,我就不太好打扰。但后来发现一旦开始聊天,他的司机本色就出来了…原来他只是喜欢路面清净。
聊了点儿关于中国的话题后,说到乘飞机,我说按要求我得戴一路的口罩。他说:如果你举着水杯要喝水的话,他们不会不让你喝吧?我说:好,那我试着举一路。
我当然没有真的举一路,而是很配合地吃完饭就戴上,都没等广播催促。以前看别人说感觉这规定很扯,既然要一起摘口罩吃饭,戴上还有啥作用?自己经历了更觉得奇幻无比。

机场的人并不多,很快就办理了值机托运,很意外华人极少,看来选择这班便宜飞机的穷人不多。但机舱坐满了,各国友人集聚一堂,纷纷咳嗽,吓得我差点儿拿出口罩戴上,哇塞这是咳嗽航班啊。
因为是布鲁塞尔航空公司的飞机,机舱内画满了丁丁。

看着很开心,毕竟这是我童年最喜欢的漫画。

一个冷知识,希思罗机场的安检四点半才开,我们一堆人托运完行李后就在安检处等开门,我利用这个时间填写了海关健康小程序。
早晨的航班是欣赏风景最好的时候,可惜我未能见到比利时的美丽,靠窗的哥们儿大概没见过世面——我真是太刻薄了——全程把脑袋抵在窗口。
在英国军队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她不能来比利时旅行,因为这里充斥着各国间谍。她真是为了工作牺牲太大了。
因为伦敦到布鲁塞尔坐火车很方便,所以我没来过布鲁塞尔的机场,但想着三个半小时的转机时间绝对够了,到这才发现,何止够了,3分钟都多。不仅航站楼是同一个,从下飞机到新的登机口不到50米。
漫长的三个半小时,我去买了一杯热可可,毕竟咱到了比利时嘛。咖啡店的帅哥打招呼的格调都高了一层,不再是英国那种Hi,而是Madame和Monsieur。

热可可果然美味,三明治也比英国的好吃太多
吃完我就感觉不行了,困得要命。其实前天下午我并没有睡着——毫不意外,所以到布鲁塞尔的时候,算下来我已经整整24个小时没睡觉了。
想想接下来还有20个小时才能到家,简直有种不想坐了的感觉。一会儿看到登机口排了一队人,我过去打探情况,原来是要换成海航的登机牌。再次出示了核酸检测报告,工作人员给我的护照上贴了一个标签。
我看着这个标签无可奈何。直到旧护照到期,上面的标签胶还没被我成功弄掉,新护照第一次使用,就喜迎新标签。
贴完标签去换登机牌,再次要求出示核酸证明。
从布鲁塞尔到北京的计划飞行时间是9个半小时,实际飞了9个小时,我要了最后一排的过道座位,带上一本英文版《罗马史》,在微信读书里缓存下两本更枯燥的书,心想这足够催眠了吧。
我还是太年轻。
很羡慕邻座大哥的睡眠。
不过也很开心,因为飞机上有个巨好看的电影,我一口气看了两遍,中文名叫《走进乌菲兹》,其实并不准确,搞得我以为是讲一个喜欢艺术的年轻人如何成为乌菲兹馆长的故事。德文名叫In den Uffizien,内容就是乌菲兹美术馆里面发生的琐碎事情,馆长接待赞助者啦,普通工作人员的日常啦,有油画修复师,也有行政工作者和保安等。电影是2021年上映,拍摄时间估计在2019年。因为片中的乌菲兹正在进行大的改造,影片记录了一部分的工作过程。而我在2019年10月去的时候,看到的正是重新布展后的美术馆。写到这,感觉必须单写一篇文介绍这个纪录片,实在太好看太好看了。
然后我就打开微信读书看那本枯燥的历史学术书,感觉到一点儿困意,很遗憾并不强烈。
本次航班我吃到了世界上最难吃的饭。
一上去就看到座位上有个“大礼包”,里面有牛肉、面包、苏打饼干、牛奶、水果和小零食等,我心里一惊:这不会就是全程的口粮吧,还好我上飞机前吃了个三明治。

但很快我就闻到了熟悉的飞机餐的“香味”,很开心地期待。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次坐飞机我都怀着拆礼物的心情等待飞机餐,虽然大多数时候会失望,但我总能成功从中挑出一两件值得尬夸下的食物。
这次我等到了鸡肉饭,没有其它配菜和甜点,所以才发了“大礼包”,我懂了。可但是,但可是,这个鸡肉饭也过于难吃了吧!!!但可是,可但是,我挣扎着居然吃光了…天知道我为何那么饿,不是说睡眠不足的话肠胃停止活动吗?
时间倒流逝得快,我们提前半小时抵达北京机场。
下飞机前,不停广播说要把“大礼包”中的水果和肉奶吃光,海关不允许带入。我其实只吃了大礼包中的一小袋坚果,也不打算拿下去,但是我背包里有一颗英国苹果,本打算转机时吃的,忘了,赶紧拿出来吃。隔壁大哥也把“大礼包”的苹果拿出来吃。下飞机的时候,我看他要拿“大礼包”中的“高级牛肉”(食品袋上名称),就提醒他这个也不允许带。他很费解:说这不是他们发的吗?我说但他们广播说不能带肉类入关,前排他的朋友也说是不能。我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后面美丽的空姐实在看不下去了,悄声对大哥说:拿吧,没事。

下飞机后,看到熟悉的画面
一堆还没有填写海关健康申报小程序的人被拦截住,我骄傲地举着二维码向前走,到了检测点一刷——一个大红叉,显示体温异常。
工作人员向旁边一指,让我过去。于是我加入了等待的人堆中。
由于没有国内的手机号,我连接了机场的Wi-Fi,也算一件幸事,因为我能给家人报平安了。
工作人员很nice,打开我的微信小程序,发现我的航班号填错了。
我是按照英国机场出示的登机牌填写的,航班号是XX0XX,但海航的登机牌上是没有0的,也就是XXXX。
修改好后,我前往检测口,显示绿色,以及我的体温是36.1。激动地刚要往前迈步,被工作人员再次拦下,要我去旁边的小屋。
我知道那个小屋是干什么的,我早就瞥见里面摆满了装着红色液体的塑料管。
我前面的前面是个老外,他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一言不发签了字,乖乖走过去张开嘴。他的后面、我的前面是一位大叔,他很着急地问:是不是这里做核酸?然后熟练地过去张开嘴巴。
我看着那个采样自愿同意书,问坐在桌子后面的人:为什么要给我做核酸?
她说:为了检测国外进来的病毒类型。
我问:如果我是阳性,会怎么样?
她说:会通知你。
后来我一直想,如果我当时拒绝,会怎么样?
会拿不到检测人员给我的红色纸片,就无法向二维码检测口的工作人员出示我已乖乖被检测的证明。
在终于等到不需要回国做核酸的时候……我仍没有错过这种体验。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PCR测试,事实上我并没有仔细看“自愿采样书”上的文字——有什么必要呢。但是显然这个测试跟我在英国做的很不一样。
英国的小姐姐是用一根长棉签,伸到喉咙里面,让我有想干呕的生理反应。之后那根棉签被放入一个装着透明液体的小瓶子里。
但机场的小姐姐拿一根头部扁平的棉签,在我舌头侧面靠根部狠狠刮上一下,然后放入一个装有红色液体的小瓶子里。这个瓶子是英国瓶子的三倍大。
虽然不会捅到我干呕,但不知道棉签上有什么,很辣很辣。那种辣在数个小时后仍未消散。
但我终于走到了海关。
排在我前面的,是坐在我隔壁、拿了牛肉下机的大哥。他办理了很久很久,旁边窗口都换了三拨人了。
我本来还想运气不好,排在他后面,但很快就知道,排在我后面的人运气也不怎么样。
我把护照交上去的一瞬间,就意识到我忘了点儿什么……
这是一本在2020年3月新办的护照,迄今未使用过,上面没有我的任何出入境记录。
于是我又被请到了小凳子上等待。熟悉的小凳子,我不是第一次坐了。
工作人员的态度都十分友善。被验明正身后,作为最后一个出关的人,我看了眼空荡荡的大厅,终于正式踏上了中国的领土。

走,我们一起出去玩!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