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谈: 問(083)

 书虸 2023-02-02 发布于山东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Image

Image

字趣谈: 問


'問'是形声字。甲骨文的'問'字,构形为'門'字内加一个'口'。表示有人在外面敲門时,門内的人询问來人是谁。说文解字:'问,讯也。' 即是讯问、询问的意思。

金文的'問'字,在好多资料中未曾寻见,仅在王本兴编著的'金文字典'(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第1版,第186页。)中找到一个。其构形与甲骨文的'問'字构形相去甚远,这个'问'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形,上部似'朩',下部是甲骨文的'人',並在人的中下部有一斜线。整个字的意思是一个人被讯问。人字中下部的一条斜线表示在打被讯问人的屁股,上部的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門缝或墙壁,另外三条线代表不同的声音,两条短线一条表示讯问者的问话,另一条表示被被讯者回答,声音较小,未能透过墙壁或门缝,中间一条最长穿过指事符号,表示被讯问者屁股被打疼痛难忍时的惨叫声透出门缝或墙壁。这与金文'闻'字中的一款写法是相同的,这是古文字一字多义的原因。

小篆承一续甲骨文,隶变后楷书写成'問',汉字简化后写成'问'。

'问',即询问,与答相对。《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延伸为追究,考察。《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复:返回。寡人:国君自称。)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欲审知其德,问以行。'(要想了解他的品德,要考察他的行为。)

作动词,表示关切询问,慰问。《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

现代汉语中,'诉、问、诘'三字都表示问,'诉'多用于审问,'诘'多用于追问,而问的使用范围最广,可指一般的询问,也可指审问。

春秋时期,'问'后面是询问的内容,而且问的一般都是抽象的道理,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如果要说出被询问的对象,一般要加'于'。如'子张问仁于孔子','仁'是询问的内容,'孔子'是被询问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