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命要紧:落井下石不行,玉石俱焚更不行

 渔眼观世 2023-02-02 发布于河南
公元589年正月,隋朝将领韩擒虎、贺若弼带军渡过长江,扼住了南陈都城建康(今南京)咽喉。花花皇帝陈叔宝故做镇定,向陈国将士下了一道鼓舞人心的诏书,“犬羊纵陵,侵窃郊畿,蜂虿有毒,宜时扫定。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严”

可惜吹牛诏书不能当饭吃,军情日急一日,败报似雪片般飘来,看得陈叔宝胆颤心惊。后来,竟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六神无主,日夜啼泣”,国政交给诸名狎客、朝中重臣施文庆处治。
萧摩诃多次请战,施文庆告诉陈叔宝,萧摩诃有私心,千万不能上他当。大将任忠对陈叔宝说:“隋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我军则利于持重。现在最好固守不战,广聚粮草足食足兵,然后派兵断隋军归路,再出兵六合,突袭隋军主帅杨广,隋军必定大乱。到了那时,我驻扎在长江之上的水军沿江而下,与建康守军前后夹击,不愁不胜”,陈叔宝不知咋想的,断然拒绝了任忠的建议。
隋军围住建康狂殴,陈叔宝只好做困兽斗,在南京城摆起了一字长蛇阵,从南到北分别由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防守,兵将不足,征发城中百姓补充,百姓不足,连僧尼道士都充入军中。萧摩诃决心最大,为了表示与国共存亡决心,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陈叔宝身边做为人质。
一字长蛇阵固然吓人,但其有个最大的缺点,首尾不能相顾,隋军发起攻击不久,就将一字长蛇阵冲为几截,鲁广达战死,孔范、任忠或逃或降,只有萧摩诃一人拼死坚守。
陈叔宝真是该死,都到这般田地,还不收起自己的花花肠子。他见萧摩诃爱妾长得很美,竟然脑精虫上脑,千万百计将萧摩诃爱妾灌醉,来了个霸王硬上弓。萧摩诃爱妾很无奈,加上陈叔宝年轻英俊有才华,还是个皇帝,只好任其摆布。
纸里包不住火,流言很快传到萧摩诃耳中,他派人打探,确认事实,一屁股坐在地上,自己拼死拼活流血流汗为大陈尽力,谁知陈叔宝竟然在床上对自己爱妾用力来报答自己,越想越不是味,无奈长叹一声:“烂泥扶不上墙,还是顺其自然吧”,他一泄气,陈军群龙无首,隋军很快打到朱雀门,任忠一看形势不妙,马上投降隋军,陈军一看任忠投降,大家或降或逃,陈国的铜墙铁壁瞬间化为乌有。
陈叔宝听说京城失守,隋军打了过来,在大殿上狂呼护驾,喊了半天,只有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随在身旁,他对俩人说,你们给我顶住,顶住,我要走了。
袁宪大恸说:“要么死社稷,要么学习梁武帝,大殿之上折损隋军之威”,陈叔宝颤声道:“隋军兵锋锐不可当,你们给我顶住,我去去就来”
陈叔宝跑到后宫,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嫔逃到景阳殿,一行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惊慌失措之际,发现一口水井,他要跳井,袁宪不让,陈叔宝推开袁宪说:“井浅,死不了,先躲避一阵再说”,说完与张丽华、孔贵嫔先后下到井里,让人将井盖盖住。
隋军冲了进来,搜遍皇宫也没发现陈叔宝踪迹。这时,井边辘辘绳索抖动了几下,几个有经验的隋兵来到井边,扒开井盖,向下一探,发现有三颗头颅漂浮在水上,他们对下大喊:“井下有人没?没有的话我们可要落井下石了!”,边说边往下扔石块,砸中了陈叔宝的头。陈叔宝在下大叫:“别扔,下面有人,朕愿降,快快带我去见韩擒虎、贺若弼两将军”
陈叔宝投降后,被隋文帝杨坚封为长城公,他的两个妹妹长得生脆鲜嫩,被杨坚纳为嫔妃。杨坚死,其中一位又成了隋炀帝的爱妃。陈叔宝先当当隋文帝的妹夫,后又当了隋炀帝的妹夫,自然兄以妹贵,到洛阳安了家,一直活到公元604年才寿终正寝,享年五十有二。
皇帝死社稷这事儿很少,陈朝陈叔宝投降了,北齐高纬投降了,南唐后主李煜也投降了。但凡有一丝生机,这些人就不会死社稷,毕竟他的命比草芥的命值钱得多。
当然,在王朝倾覆的前夕,为了鼓舞士气表示决心,他们多会叫嚣,要死社稷,要玉石俱粉。这有个前提,只要他们不死,玉石可以俱焚,天下可以陪殉,如果危及自己生命,那是万万不行的。
明崇祯非常明智,他知道就算投降满清,也活不成,因为目标太大,他一日不死,大明内的各类聪明人就不会消停。自己死了,一少受辱,二可给自己点体面。他也没有号召举国玉石俱焚,因为那样做不人道,更做不到。大明还没亡,京城还没破,就有成群结队的重臣巨将投降,至于说百姓,跟谁都是过日子,才不会与大明“俱焚”哩!事实是,皇帝不会“玉石俱焚”,大臣、百姓也不会“玉石俱焚”,玉石俱焚,听着吓人,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收笔,还是那句老话,原创不易,如觉渔人写得有点意思,欢迎点赞打赏以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