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诗词|李群玉《桑落洲》: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松兹明月 2023-02-02 发布于北京

文:枯木

图片

《桑落洲》

【唐】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图片

李群玉(808-862),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晚唐重要诗人。李群玉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少好吹笙,善书翰,屏迹林壑,苦心为诗,与杜牧、姚合、方干、李频、段成式等交往酬唱,极有诗才。

图片

《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邀请李群玉进京,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图片

李群玉诗词格调清越,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清新妍丽,其五言警拔,七言流丽,名句甚多,为后世所传诵。这首《桑落洲》为其佳作之一。

图片

关于桑落洲,历史上几经易属。桑落洲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口,由沙渚堆积而成,因“江水涨,流一桑树于此”而得名。秦汉隶属于九江郡,汉代归彭泽管辖,两晋时期归寻阳郡,南北朝归江州郡,隋唐时期,属于都昌县管辖,宋元时期,属于德化管辖,明清时期,属于九江管辖。1937年,分割给安徽省宿松县,湖北省黄梅县,江西省九江县,因而可以说古代桑落洲是三省所共有。

图片

桑落洲是交通战略重镇,南临鄱阳湖,中居长江,北依雷池,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咏叹桑落洲的诗词不少,诸如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有“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唐人胡玢《庐山桑落洲》有:“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等,李群玉这首《桑落洲》为其中代表诗作,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赏析。

图片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九江”即今九江市,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汇集入彭蠡泽而得名。首联写景,秋天寒露节气,九江桑落洲的傍晚,江面上开始吹起北风,微微泛着波澜。

图片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浦屿”:水中小岛;“蒹葭”:江岸水边的芦荻。颔联写近景,在江中小岛上,渔夫们开始生火做饭,而岸边水草中,不时传来野鸭子和大雁的鸣叫声,一派静谧的江边图画。

图片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湓城”:湓城县,今九江市瑞昌市境内。颈联写远景,远处天边,低垂漂浮的云朵,把庐山遮挡,显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从远处传来的细微的暮鼓声中,可以略微辨析湓城的方向。

图片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尾联抒情。秋天寒露节气,气温变凉,江边肃杀静谧,诗人看到如此凄冷的景物,寂寥孤独,思亲之情涌上心来,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兄弟,曾经在江岸边扬帆远行,如今远隔一方,不知近况如何?

图片

这首写景抒情诗词,诗人漂泊在外,看到桑落洲晚秋傍晚的景色,由近及远,一点渔火,几声鸟鸣,透露出沉寂凄凉的气息;远处云朵低沉,庐山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只能从隐约的鼓声中辨识湓城的方向,更是显得空寂惆怅;再向更远处望去,那是兄弟曾经走过的地方,可是,音信阻隔,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图片

诗人通过渲染晚秋凄凉景物,从而烘托出思亲之情,因境生情,寄情于景,过渡自然,感情真挚,全诗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措辞精巧,对偶工整,整首诗沉郁顿挫,意蕴悠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吟咏。

图片

2020/10/9榆木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