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阴阳,大家似乎很容易以为是在谈玄学。毕竟我国自古以来的易经八卦十分强调阴阳五行六气的存在,而易经又是多我国人民思想影响最大的。但中医理论其实也是可以用阴阳来解释的。 ![]()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人体犹如一个八卦,阴阳二气沿着这个八卦一圈顺时针旋转,如果阴阳二气一降一升配合的好,人体就健康,如果配合的不好,身体就会产生漏洞,疾病就会趁虚而入。因此让身体健康的终极秘诀,说到底就是研究如何让人体的阴阳平衡而已。 在中国的哲学医学体系理论中,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的存在。冬阴夏阳,女阴男阳,地阴天阳…… 讲究天人合一,天地阴阳失调,人体之间的阴阳平衡也会受到影响,就会生病。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把握阴阳,古人又根据阴降阳升的原理推出了五行六气的学说。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气:风热暑湿燥寒 中医把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都挪到太极图里运转了,再根据图推算出五行。 ![]() 五行圆运动配图 所谓五行,是把一年的春夏秋冬当成圆运动演化而来的。 在圆运动中,夏气属火。 依据:太阳射到地上的热,火也。夏天太阳最烈,地上的热最多,热则上浮,化为气。所以夏气属火气。 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 科普:【中国地处北半球,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北回归线位于中国南方位置。所以夏天南面的太阳比较大。所以说太阳旺于南方。】 ![]() 北回归线与中国地图 一日之午时(11:00-13:00),也属火气。其中夏气之火一分为二。春分(农历二月十二)至立夏(农历三月廿七)的热,为君火;小满(农历四月十三)至小暑(农历五月初一)的热,为相火。 ![]() 秋气属金。 依据:夏天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到了秋天则往南走直射在赤道上。地面压力变大。天空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是金气下降也。所以秋天大气凉降而属金气。太阳东升西降,压力最终压到西边,所以西方属金气。一日的酉时(17:00-19:00)也属金气。酉时金气的凉降之力独大也。 冬气属水。 依据:夏收的热,经秋降入土中,再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成为来年生物生命之根。 沉而能藏者水也。 科普【因为冷水密度比热水大,冷水会下沉,也就是水一旦变冷就会下沉。】 大气热则上浮,寒则下沉。故冬时的大气,寒沉而属水气。 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大气上浮的地方为南,下沉的地方为北。故北方属水气。 一日之子时(23:00-1:00),大气最沉的时候,所以也属水气。 春气属木。 一年圆运动中,冬为终,春为始。终为始之根。 夏时的火,经冬藏于水中,火水化合,水气温暖,则往上升,这温暖之气出土后,草木发生。所以春时大气温升属于木气。木就是水中火气,由封藏而升泄之气也。 中气属土。 一年大气中,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升降浮沉,运动一周,而为一岁。夏秋之间,是圆运动的中气。地面的土气,在升浮降沉之中,为大气升降的交合处,所以中气属土气。 金木水火土,乃大气圆运动的物质,行,运动也。这就是五行二字的来源。 五行相生相克。各有各的本事。 木:疏泄;火:宣通;土:运化;金:收敛;水:封藏。 相生:水生木(春气由冬气而来);木生火(夏气由春气而来),火生土(长夏之气由夏气而来),土生金(秋气由长夏之气而来),金生水(冬气由秋气而来) 注:夏秋之间为长夏。 相克: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 相生相克,是圆运动自身在维持自身运动的平衡而做的努力。 一年圆运动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利生长收藏化时,则运动圆。而六气,则是五行运动不圆而作用出来的偏见之气。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所以曰六气。 关于六气,请看下回分解。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