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1年,客人在张大千那买了一张假画,他把张大千请到家里,张大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2-03 发布于河北
1921年,客人在张大千那买了一张假画,他把张大千请到家里,张大千看见一个女人脸色大变,“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张大千下跪的这个女人,正是这幅假画买主的女儿李秋君。

张大千的画家生涯其实是从仿制开始的,他从小跟着母亲学画画,并立志要成为画家。

20多岁到上海讨生活,一度穷到连饭都吃不上,没办法,只能靠仿制名家的画来赚钱。

当时张大千最多仿制的就是画家石涛的作品,很多行家都很难分辨出哪张是真迹哪张是出自张大千之手。

上海有位地产大亨叫程霖生,对石涛的作品非常痴迷,甚至把自己新居起名为“石涛堂”。

里面收藏的全部是石涛的画作,富商如数家珍,每每有朋友到来都要炫耀一番。

多年后程霖生去世,张大千才告诉好友:“他收藏的那些画,十之六七都是我画的。”

被“骗”的富商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位李茂昌,他有个女儿李秋君,不仅懂画,且自己也会画画,见父亲买回来新作,便前来观赏。

看了几眼之后,便告诉父亲,这可是幅假画,但但作画之人天分极高,将来会有大成就。

李茂昌来了兴趣,多方打听之后得知作者是张大千,便邀他来家里做客。

张大千应邀前来,一进门就被挂着的一幅画所吸引,忙问是哪个大师的作品,得知是李秋君之后,更是惊为天人。

其实李茂昌本意就是想将女儿和张大千撮合成一对,顺势邀请张大千小住一段时间,给两人相处机会。

李秋君自幼喜欢绘画,天赋极高,两人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也倾慕对方的风雅,二人除了分室而眠之外,几乎形影不离。

可就在李茂昌提出,要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张大千时,却被他拒绝了。

张大千坦言自己在家乡已娶妻室,李府是名门望族,不可能把千金闺女嫁给别人作妾,而自己也不能停妻再娶,只好忍痛谢绝。

这迟来的行动,成了张大千今生一大憾事。他成名以后,刻了这一方印章,名为“迟秋”。

而爱慕这张大千的李秋君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把一生挚爱深深的埋在了心底,在张大千面前以“三妹”自居,终身未嫁。

张大千也同样惦记了一辈子“三妹”,却是:“绝无半点逾越本分的事,就连一句失仪的笑话都从来没有说过”。

1929年,张大千逐渐成名,在上海办学收徒,事业开始忙碌,“三妹”李秋君也从宁波来到上海,帮助他打理学校的一切事宜。

表面上张大千是负责人,可所有事都要李秋君点头同意才行,这种相处模式,让很多弟子都私下调侃两人的关系。

这样朝夕相处的日并没有维持太久,抗战前夕,张大千决定带着全家搬回四川,而李秋君决定留在上海。

张大千担心三妹一个人太过于孤独,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过继给了李秋君,一起留在上海。

这个想法还是有点让人不明所以的,战乱时局,李秋君一个女人自保都费力,还要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孩子,孤独是没了,可事实并不是那么轻松的。

好在李秋君能力不一般,将张大千的两个女儿照顾的很好,视如己出。

抗战爆发后,李秋君心怀大义,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创办了“灾童救护所”,收养那些因为战争无家可归失去家人的孤儿。

张大千始终牵挂、担忧着她安危,数次希望她能够到四川相聚,可李秋君放不下救护所,也不想与他的妻妾一起生活,两人就此真的分别。

之后的岁月里,两人靠书信联系,张大千走到哪里都会给三妹写信,告知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对于画作的新想法。

直到1949年,张大千从东南亚前往南美生活,距此彻底隔绝了两人的联系,彼此失去了对方的消息。

几十年过去,两人始终未再相见,1973年,李秋君过世。

一年后,正在香港办画展的张大千才得知消息,他悲痛不已,几天都不吃不喝,念叨着从此真的失去了三妹。

纵使张大千一生风流,这段情却从未被曝光过,直到2004年。

张大千的画作《苍莽幽翠图》被好友谢稚柳的后人奉出拍卖,世人才知道这是专为李秋君所作的画,也终于明白“秋迟”这枚印章的来历。

张大千和李秋君两个人曾合写墓志铭,约定死后埋在一起,李秋君去世十年后,张大千在台湾去世,连这个愿望也落空了。
 
这段旷世奇恋诠释了这世上的另一种深情,心心相印,不占有,惺惺相惜,最懂你,心心相念,无关风月,心心相守,灵魂契合,直到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