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北京有70多万旗人,39年后却仅剩3万多人,发生了什么?

 颐源书屋 2023-02-03 发布于云南

1910年,根据清朝政府统计,北京内外城旗人有72万5950人。9年后民国调查显示,北京旗人骤降了一大半,约剩3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降到最低点,仅有3万1千多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满旗究竟去哪了?

1、旗人不全是满族人

朱元璋在北伐时,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到了1905年,孙中山所在的同盟会借鉴了这句话,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中鞑虏,主要就是指当时的满清势力,可见,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广泛的民族概念。

图片

在清朝也是如此,他们眼里只有“旗”跟“民”。除了旗人,别的都算是低等的“民”。比如在刑罚上,旗人犯了罪,虽然也会被判,但可以“减等”、“换刑”,就是挨板子可以换成皮鞭,发配流放的可以改成在当地上枷号。

乾隆年间,一位奉恩将军把雇来的临时工打死了,军功把死刑变挨板子流放,换刑把流放改圈禁,最后在空房间关了俩月多,就完事儿了。乾隆觉得太轻,得加罚,嗯,又给关了一年。这种例子很多,真比烂的话,清朝也就比元朝好些。

旗人待遇好,高人一等,所以就有很多汉人想混进去。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可以变成“包衣”。包衣就是“高等八旗”的家丁,护院,或者看陵墓的。而包衣也有等级之分,上三旗的包衣比下五旗高贵,下五旗比“贱民”高贵。比如曹雪芹的祖上就出过正白旗包衣,他曾祖母给康熙喂过奶,曾祖父就沾光当了江宁织造郎中。

所以,开头提到的北京七十多万旗人,也有不少汉人被统计了进去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里,提出了“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即五族共和口号,之后,民族精神也慢慢传遍了全国

图片

五族共和,五色旗

2、关于北京旗人被屠杀,纯属无稽之谈

有些人看中国历史时,说北京的满人被屠杀了一半,他们的根据就是1919年民国的一个人口调查,说当时的北京旗人还剩30万。这明显是在歪曲历史。

辛亥革命时期,少部分旗人确实被杀害过。原因很简单,武装革命时流血是难免的,伤亡也是相互的。革命人士组织过针对清廷大臣的刺杀活动,但多以失败告终。其中闹最大的是1912年1月中旬的通州起义,北方革命协会与通州的王治增准备带领300人,多路攻入内城,最终占领紫禁城。只是还没起义就被泄密了,多名革命党被杀。

一个月后,因为清廷投降太快,北京根本没打起来。至于一些欺压过当地贫苦人的小权贵(多为旗人),在革命后失去了保护,被仇人趁乱打死很正常。

民国临时政府刚成立时,溥仪依旧住在皇宫,年薪400万银元。不过,其他的八旗奉银、禄米都停发。

溥仪

比如北京的王爷、贝勒的府邸特别多,辛亥革命前,这都是皇帝的,他们也有俸禄,革命后,这些就成了他们的私人财产。

拿睿亲王府来说,1915年,老睿亲王死了,俩儿子中铨和中铭,刚好20多岁,正是潇洒快活的年纪。办完葬礼后,这哥俩儿先是用巨资修王府,刷掉晦气。然后盖新房子、建花园,每个房间都装上电话。

为了更洋气,就雇西餐厨子,用西洋货,一人一个洋汽车,没事儿还带妓女去天津赌场玩儿。十年不到,把睿亲王府的值钱货全败光了

没了值钱玩意儿,就典当房子,500多间,全当出去了。没多久,钱又花完了,咋办呢?祖坟,祖坟有建筑,有树,有一千多亩剩余的地,能卖得全卖了,卖完就花完。啥都没了,咋办?祖坟里有陪葬品,1931年,中铨就这么干了,然后被人告发,蹲了五年牢狱。出狱没几年,中铨在贫病中去世,后人靠摆摊营生

就这样的人,能快活潇洒十几年,说旗人被屠杀过,傻子才信吧。

总之,北京旗人被屠杀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3、因为歧视,大量旗人改姓换族

民国初期,在北京户籍上,民族分类依旧是“旗”、“民”,而不是后来的“满”、“汉”。这也能从侧面证明,当时的旗人已经被官方认可。

官方归官方,民间就不一样了,民间是把满人与旗人混淆着叫,在当时多数人的认知里,旗人就是满人,满人也是旗人。

首先是旗人内部,因为巨大的身份落差,让不少旗人不愿再以原有身份自居。

先说说辫子,这是封建满清的象征。当初为了让汉人强行剃发,撸掉了多少头。可是在1909年,朝廷里就有旗人主动剪辫子了,剪了后为了不扎眼,上朝时就带个假辫子塞脑把儿后面,皇帝跟别的大臣都知道,但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其次,原本的八旗子弟,生活条件好,比一般人壮,在革命之后,他们很多从事了“武职”。对于是民国还是反封建,他们根本不在乎,就知道减掉后终于不会被揪辫子了,打架时特顺溜。

图片

剪辫子

再者是改姓,爱新觉罗觉得自己是金朝女真族后裔,改姓金;慈溪那一族是叶赫那拉,刚好汉姓有叶,就改姓叶。钮祜禄改姓郎,富查改姓富,很多都改了,有的改了后再也没改回去,就不一一例举了。

改姓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方便,毕竟官话都是汉语,顶着一个老长的名字很碍事儿。二是心里有鬼怕被清算,毕竟满清欺压百姓攒了不少仇恨。

再者是民间对底层旗人存在歧视现象,尤其是军阀时期。

在清朝末期,底层旗人已经跟底层汉人没什么区别了,甚至,他们很多本就是汉人。当清朝灭亡后,他们多从事拉洋车、掏大粪、搬运工等工作。身份本就低微,加上根不正,他们难免会遭受歧视。

到了军阀混战时期,北京作为权力象征,是多路军阀垂涎的地盘,这些旗人就更害怕了。比如孙殿英,这家伙一肚子坏水,1928年他为了筹备“剿匪资金”,把东陵的慈溪跟乾隆的坟给掘了。东陵离北京就二百来里路,消息传到北京后,把北京旗人吓半死。

图片

孙殿英

这货要是路过北京,能平等对待旗人?反正,军阀根本不讲规矩,或者说,军阀太多,规矩随时会变。碰上个孙殿英这样的,或者更狠的,一看户籍是旗人,脑袋可能就没了。

在军阀时期,旗人很难找到工作,有工作的一看是旗人,也可能会被解雇。

总之,由于多种原因,大量旗人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原本“高等”身份,说着一口北儿京儿话儿,辫子一剪,户籍跟着汉人亲戚改成了“民”,没人能分辨出来。

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站了起来,五十六个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旗”这种带着等级观念的旧思想,自然也被历史所摒弃掉了,最终确定为“满”。

来源:王二侃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