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月2日宣布,2022年我国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甘肃敦煌西湖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敦煌西湖也成为继尕海、盐池湾、黄河首曲、张掖黑河之后,甘肃省第五个进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 ![]() ![]() ![]() ![]()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国际重要湿地是指符合“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评估标准,由缔约国提出加入申请,由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后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甘肃敦煌西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不仅是一种荣誉,更体现了敦煌人民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责任担当和保护成效。 ![]()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保护监测科科长吴婷说:“敦煌西湖湿地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毗邻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是党河、疏勒河和西祁连山、东阿尔金山的各支流的尾闾。这里地势低洼,保存有灌木和草本沼泽3万多公顷,是极干旱荒漠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 ![]() ![]()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毗邻库姆塔格沙漠和新疆罗布泊,总面积6600平方公里,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大型自然保护区。申报甘肃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19.228万公顷。近年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通过持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水鸟栖息生境持续改善,湿地面积不断扩大、鸟类物种持续增加,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 ![]()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总工程师孙志成说:“首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封禁保护措施,取缔了一些生产性的、非生产性的一些破坏性的活动,同时我们严格的出入境保护等管理登记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第二个就是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工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巡护、监测和管理手段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使我们的湿地质量和林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第三个就是我们重点实施了水源地保护,通过水源地保护、掏泉、河道疏浚,保证了野骆驼以及候鸟的一些水源地的保护,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积极与地方政府配合,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这个大项目,其中河道疏浚工程2017年全面竣工,我们的疏勒河沿河在我们保护区将近90公里河道出现了生机,生态得到了恢复,而且出现了两个以前很久以前消失的两个湖泊——艾山湖、哈拉奇,这些年,野骆驼、候鸟数量也是成倍的增长,我们监测到野骆驼最大的种群已经到50多峰,我们的远程视频监控设施也经常监测到大群野骆驼、鹅喉羚和候鸟在这里栖息。通过这些措施,使我们敦煌西湖湿地质量明显的提高,西湖湿地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保护作用。” ![]() ![]() 现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构成了甘肃西部第一道生态屏障,发挥着阻挡库姆塔格沙漠蔓延、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小气候、保障敦煌绿洲乃至甘肃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编 辑:邱 亮 温翠萍 责任编辑:杨成利 监 制:李国辉 |
|
来自: 阳关残雪 > 《敦煌生态保护及引哈济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