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港大读设计01 | UD:城市是居民的起居室

 LAC_STUDIO 2023-02-03 发布于浙江


名校专业解读是LAC STUDIO推出的全新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会邀请毕业于海外名校的老师与同学为大家详细解读备受大家关注的多个海外院校下设专业,从基本介绍项目特色常见问题具体课程师资力量往届学生作品等方面出发,针对大家最想了解的部分进行解读。


在该院校专业就读过的老师根据真实经历对同学们最常提出的、最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在了解院校专业后,还有疑惑的同学可以前往文末Q&A问答部分进行查看~

在上一季度的推送中,我们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UCLAA米理等建筑名校及其专业项目的分享;本季度,我们将为大家带来NUSHKU、TUD等名校的专业及课程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可以在文末评论区讨论,我们会在随后一一进行解答~

▲ 点击查看更多名校专业解读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1位,QS亚洲大学排名第2位。建筑学院位于香港岛中西区龙虎山的本部校园内,建筑学硕士(MArch)为香港建筑师学会(HKIA)、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筑师注册委员会(ARB)、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及英联邦建筑师协会(CAA)认可;城市设计硕士(MUD)为香港城市设计学会(HKIUD)和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TPI)认证。毕业生可无条件获得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IANG),后期可由香港雇主续签。



专业介绍

名称:城市设计 Master of Urban Design
时长:1年(全日制full-time)
适合学生背景:建筑、景观、规划、交通
项目涉及方向:规划、景观、交通、建筑、经济

▲ YEUNG Hei Marco,MLA Graduate Thesis1,< BREAKING DOWN SOLIDITY >

「 项目简介 」


Studio场地以亚洲城市为主,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对城市形态的有形和无形方面进行设计

▲ HUI Chun Sing,MLA Graduate Thesis,< Slow Science in Development >


秋季学期主题是香港的城市更新项目,春季学期则是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设计项目,夏季学期则以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为主要出发点进行毕业设计。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设计评图、香港和海外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培养城市设计相关技能与思维方式。整体教学以前沿研究为指导,同时广泛借鉴国际视角,探索城市形态、高密度城市化、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和场所营造

教学团队由城市设计及相关学科的学者和实践者组成。帮助学生了解和面对与塑造香港、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和城市发展相关的挑战。相关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政策和管理、土地开发、房地产经济学、可持续性、社区发展、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等。


▲ WONG Hon Ting Bryan,BA Strategic Landscape Planning For The Greater Mekong,< Development detours >


「 师资力量 」

| Full-time Staff |

Alain Chiaradia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DUPAD)副系主任,城市设计硕士(MUD)的项目主任,香港城市设计学会(HKIUD)理事会成员、城市土地学会会员和英国城市规划学院院士。

他是全球城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的3D空间设计网络分析软件( 3D sDNA ) 的主要创作者,研究主要为“如何衡量城市设计”,即跨空间尺度的城市品质的空间配置及其对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的影响。

曾任全球咨询公司 Space Syntax Ltd 的执行董事兼董事。他曾在巴黎、伦敦、波士顿、上海等主要城市指导大规模空间政策分析、城市设计政策制定以及基于证据的空间和创新城市设计。

Jianxiang Huang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助理教授,现为城市设计硕士(MUD)的项目主任。他通过“城市新数据”,即社交媒体、POI、行为数据和幸福感,研究人为环境的交互。研究可持续和智能设计,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环境和能源建模和设计优化。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城市热岛缓解、建筑节能、交通噪声缓解和提高居住者热舒适度的设计和规划软件工具。

以讲座为基础的课程,内容涉及香港和海外的城市理论、技术和设计工作室。他负责协调城市设计硕士课程 (MUD) 的录取工作。是LEED认证的专业人士,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的成员,以及国际中国规划协会的前董事会成员。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曾在Sasaki Associates Inc担任城市设计师。

| Adjunct & Part-time Staff |

Laurence Liauw

Laurence Liauw是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兼职副教授,DUPAD。他是 SPADA 和Spada Health Concepts 的总监。香港注册建筑师,香港城市设计学会会员,前伦敦/东京投资银行家。他拥有超过23年的战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经验,曾在英国和亚洲工作。

专长是健康老龄化发展、运营投资和老年人设计。他的专业工作项目跨越多代社区、综合健康和医疗保健开发、国际 CBD、航空城、创新和教育校园、博物馆文化区和综合用途 TOD 开发。拥有18年的学术经验。曾获得各种设计奖项,在国际上发表演讲和发表作品,作品曾在 2006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

Casey Wang

Casey Wang是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副教授,DUPAD。她是活跃于大中华区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实践者和教育家。她是多学科设计实践公司BLEND Architecture Limited的董事和创始合伙人,香港城市设计学会(HKIUD)会员,美国建筑师学会准会员。

在创立 BLEND Architecture 之前,她曾在 J. Mayer H. 的 Metropol Parasol Seville、Foster + Partners、OMA 和 Gensler 担任要职。参与的项目包括耶鲁管理学院、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和腾讯北京总部。在国立成功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得城市设计硕士学位

Vera Kleesattel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的兼职助理教授。拥有14年以上的国际工作经验,曾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工作,她曾就读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是德国和英国的注册建筑师。在Foster + Partners、UN Studio、Henning Larsen等公司的工作经验涵盖了从综合体总体规划、交通和基础设施、办公室、住宅、文化和教育开发等大型高价值综合项目。为香港双年展制定了针对海平面上升的设计策略。

Jason Hilgefort

香港大学 (HKU)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兼职城市设计讲师。曾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目前是RMIT博士研究生。他的工作经历从纽约、鹿特丹到孟买,包括与 Peter Calthorpe、Rahul Mehrotra、Maxwan A+U 和 ZUS 合作。他带领 Maxwan 在赫尔辛基、巴塞尔、基辅、布鲁塞尔、俄斯特拉发、汉诺威和立陶宛赢得了无数比赛胜利,然后在维也纳赢得了欧洲11冠军。随后,他创立了 Land+Civilization Compositions。


最近与人共同创立了自治城市主义研究所,该研究所专注于分散基础设施的破坏性发展如何构筑一个时刻,让我们可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制造、资助甚至概念化我们周围的世界

「 申请要求 」


托福:80
雅思:6.0,单项5.5

作品集、简历、Personal Statement、reference*2

课程介绍


MUD核心课程涵盖城市设计理论、场地规划、生态学、研究方法、设计技术和设计思维。城市设计工作室项目让学生接触到一系列当代城市设计问题和挑战。学生必须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本地或海外目的地的强制性实地考察。该部门还每月组织可选的当地实地考察。

在 3 个学期 12 个月的课程中,学生应完成至少 90 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 5 门核心课程、1 门选修课、2 门设计工作室课程以及顶点研究论文和设计论文。


▲ LEE Chi Hang Haven,MLA Graduate Thesis,< The Lost Craft Of Oyster Aquacultural Production In Lau Fau Shan >

「 必修课程 」

MUDP1010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6 credits)
考察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框架,城市设计在其中进行和实施。涵盖的主题包括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空间结构,以及香港和国际城市规划的性质和功能。

▌MUDP1020 Urban design technologies & innovations (6 credits)
侧重于专业城市设计实践中与技术相关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城市设计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技术和技术进行小尺度和中等尺度的城市物理环境评估、城市设计研究、城市发展设计以及对城市设计创新和技术的见解

▌MUDP1030 Morphologies & urban design theories (6 credits)
介绍城市形态的三个本质:自然、建筑环境、制度和城市设计理论。城市形态学考察关键概念、城市肌理形成的研究、以及在当地和国际背景下随时间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关系。城市设计理论描述了城市形态与人类影响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参考历史上主要城市设计思想家的其他影响。

▌MUDP MUDP1001 Hong Kong urban design studio (12 credits)
城市设计硕士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一系列基于项目的设计学习基本的城市设计技能 (1) 了解高密度垂直多层次城市形态的基本词汇;(2) 通过设计迭代培养学生分析城市设计问题和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开发 2D-3D 形式的城市设计方案的基本技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交付挑战。

▌MUDP2010 Urban design research methods (6 credits)
介绍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及其适用于城市设计的局限性。主题包括:设计研究的出现、研究问题的制定;研究方法和资源需求的范围;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局限性;制定研究计划;在城市设计研究中使用数字技术。

▌MUDP2020 Values of urban design: urban, soc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城市设计和房地产通过将设计和建筑环境投资视为与经济和价值具有内在联系,从而参与与金融和经济相关的环境和社会资本的复杂机制。该课程介绍了这些关联引起的问题:城市经济学在城市设计中扮演什么角色?从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到空间倡议和治理,再到城市设计中的价值方法。相反,城市设计愿景如何影响经济、金融投资和价值,包括增加的环境、社会、文化和美学价值

▌MUDP1002 International Urban design studio (12 credits)
由比秋季工作室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城市设计项目组成。目标是:(1) 应对与自己相距甚远的国际城市设计价值观的挑战 (2) 增强和进一步发展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更新和/或 重建项目;(3) 通过设计迭代让学生准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大型综合城市设计方案;(4) 开发 2D-3D 城市形态的城市设计方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交付挑战。

▌MUDP1003 Research dissertation & urban design thesis (30 credits)
由三个部分组成: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以设计报告的方式进行城市设计项目建议书和城市设计项目报告。城市设计项目应由研究组成部分提供信息,并应展示设计研究、设计研究和设计研究的知识、用途和局限性。两个书面部分(6,000 + 3,000)应在 9,000 至 10,000 字之间,不包括参考书目、摘要、内容、插图列表等。

「 选修课程 」


▌ARCH6067. Location and Transport in Urban Design (6 credits)
侧重于在土地利用、人口和建筑密度以及交通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的关键决定因素。向学生介绍城市形态的评估方法及特别针对香港的案例研究。

▌ARCH6072. Special Topics In urban Design (6 credits)
对历史和当代选定的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涵盖的主题包括历史上的城市设计概念和模型及其应用、当代城市建设问题以及未来的城市形态。图解讲座将与研讨会/工作坊相结合,以深入研究背景下的城市设计主题。

▌URBP7006. GIS and smart technology in spatial planning (6 credits)
介绍在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发展中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智能技术作为空间规划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通过 GIS、遥感、大数据和开放数据等城市分析方法,研究了使用新兴城市数据来发展智慧城市和地区的挑战和机遇

▌URBP6131. Transport Policy and Planning (6 credits)
侧重于运输政策和运输计划和方案的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考察了私人和公共模式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以及行人流动规划、机场发展和海港发展中的作用。使用来自不同国家的例子来评估替代政策和实施机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URBP6157. Transport Economics (6 credits)
培养对城市交通供给经济学的专业理解。强调了在规划、运营和管理我们的城市交通系统时采用的经济原理和技术,并集中讨论了以下主题:旅行时间评估、道路拥堵成本计算和定价、公共交通融资和成本回收,以及其中采用的经济评估技术。

▌URBP6904. Housing,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 (6 credits)
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香港的住房制度及其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关系。讨论了住房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特别提到了它们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议题包括住房制度概念、住房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土地使用规划和住房负担能力、住宅规划原则、住房政策分析、住房市场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视角在住房分析中的应用。

▌URBP6905.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6 credits)
考察全球化进程并研究其对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城市发展的一般概念和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加入 WTO,特别强调跨国公司 (TNC) 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并在全球竞争力的背景下研究区域动态。

▌URBP6906. Urban Planning and Practice in China (6 credits)
回顾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的历史。讨论经济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规划立法的演变以及不同地理尺度的规划实践。侧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其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城市的规划实践。围绕规划法规、系统和等级制度化的问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开发控制问题。

▌URBP6123.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6 credits)
旨在研究主要在城市环境中公共交通系统的性质和作用,并特别参考高密度发展。主题包括客运的性质和特点、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放松管制和私有化、辅助交通的作用以及多模式合作和竞争。

▌URBP6902. Urban Design and Place Making (6 credits)
向学生介绍城市设计和场所营造的理论、原则、过程、方法和实践。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学生开始清楚地了解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在场所营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创造高品质生活、工作和娱乐场所的设计过程中理解共同愿景、文化多样性和社区愿望的价值。学生在开发和公共领域环境中进行特定地点的设计项目。学生面临的挑战是通过调查、分析做出有远见、富有想象力和现实的反应,以做出明智的设计决策和创造性的建议。



学校生活

「 Q&A问答 」


Q:您对MUD专业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吗?该专业最大的特点是?
A:港大MUD是一年制的项目,课程设置上时间安排紧凑,非常适合想要在短期内提升学历/能力的同学;设计上对高密度城市和TOD的要求很高。

Q:港大的教授与老师会偏向于什么作品集风格?
A:港大MUD在设计和评图过程中除了希望看到学生们奇思妙想的创意之外,更注重“在地性”——城市是居民的起居室。作品集的表现风格会更希望看到比较多的本土元素以及人与空间的互动。

Q:港大对于软件的要求高吗?
A:港大的教学是分为三部分:Studio、理论课、软件课。每一届MUD都有部分非设计背景的同学,他们是没有软件基础的,所以港大的软件课会从入学一直贯穿到开始做毕业设计。必修课包括rhino、基础的grasshopper,香港设计公司更为常用的建模软件。选修课包括ArcGIS、Adobe系列以及一些主流渲染工具。

Q:港大的作业和考试形式是?英语不太好会影响学业吗?
A:Studio提交图纸;理论课包括小组合作/个人presentation、论文、闭卷考试的形式;软件课包括提交小组合作/个人模型、论文的形式。港大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允许跟学生使用中文进行交流的

Q:目前港大MUD的就业前景如何?
A:以21fall为例,一半以上的同学拥有一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甚至有的同学已经是一级注册建筑师,他们的职业规划或许跟fresh graduate会有些许区别。MUD每个学期的studio都会邀请事务所负责人来进行评图,在毕业设计之前会有一次career talk,邀请到境内外著名事务所的负责人、从MUD毕业的前辈们进行交流。而毕业设计展则是与他们直接面对自己的毕设展,合眼缘的会当场发内推offer~毕业后去向包括在内陆一线城市规划院、研究院、境外事务所、甲方,留在hk,甚至转行到金融领域。

Q:在香港的生活怎么样?开销如何?
A:香港很适合喜欢热闹未来打算在大湾区发展的学生,有摩天大楼有逛不完的商场,也有看不完的展、无数处值得打卡的海岛和郊野公园;开销因人而异,但1w/月是必须的~

Q:有什么想对报考港大MUD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说?
A:MUD是了解香港的一个很好的项目,港大则提供了大湾区无可替代的平台


「 校园生活 」


每个人在studio里有自己的座位,也有放置小组模型及进行头脑风暴讨论的地方;课余时间Tutor们也会经常来到studio与学生交流。


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以8人为一个小组,需要制作1:1000的模型,并学习激光切割及3d打印的相关知识。


评图结束,包括小组合作的评图和个人设计部分的评图,嘉宾包括校内tutor以及香港各大设计事务所的团队主创



寒假期间tutor带大家一起去鹤咀hiking


毕业设计展的现场,也邀请了香港各大设计事务所的前辈们出席。

文 / Elaine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