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诗例说 || 孟浩然之《过故人庄》【总第557期】

 国艺学堂 2023-02-03 发布于江西

诗词例说

讴阳

国艺

副刊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01

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出生于书香、小富之家。湖北襄阳人,也称孟襄阳、诗星。一生布衣,23岁就隐居鹿门山,故得孟山人之称,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盛唐时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叫田园诗派,后人称为“王孟诗派”,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自小他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20岁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其诗风基本形成。其实孟浩然早年也想丛政,但遭遇失败后失望。却不去媚俗,故做隐士终身。25到35岁间,出门行走,漫游长江流域,广泛交友,拜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718年,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他作诗以呈,叹清贫、失意,希望引荐。

36岁时遇到机会。听说玄宗在洛阳,便赴洛阳求仕,没想到三年居洛毫无所获。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李结为莫逆好友。39岁时他去长安应试,不中。倒博得名声,与王维结为忘年交,王维还为孟浩然画像。孟浩然留在长安献赋求遇,在太学作诗,倾服列位公卿。

他和张说友情深厚。传说张说曾私自邀入内署,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见。浩然自诵其诗,有“不才明主弃”句,玄宗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放归襄阳。

729年,孟浩然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浩然,浩然作诗婉拒,翌年游走江南名山古刹。43岁时,孟浩然继续在江浙会友玩诗。45岁那年,第二次去长安求仕,无果,返回襄阳。46岁时,遇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因欣赏孟浩然,便向朝廷推荐。孟浩然想到长安求谒张九龄未果,认为做刺史的韩朝宗人微言轻,不感兴趣。

738年,孟浩然在荆州一带游览,未料患背疽,卧床襄阳,次年病重。740年,王昌龄路过襄阳,访之,相见甚欢。孟浩然背长毒疮,经医治将愈,却因纵情欢饮,食鲜疾发逝世,时51岁。作品有《孟浩然集》传世,风格恬淡,多写山水田园、隐居逸兴和自我。诗摆脱应制咏物的狭隘,给开元诗坛输入新鲜气息,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

因人生经历简单,他的创作题材偏单一,多为五言短制。诗不事雕饰,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即景会心,写出片刻的真切,将山水形象与自己感情、性情、气质密合,使山水诗中形象呈现一种高度。在孟浩然之前,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这样打上作者的性情、气质的个性。诗的意境除去杂陈,非常明净,是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本以“兴”,出以“象”,这是他的贡献。

浩然诗不受格律的束缚,却是盛唐大写近体诗的第一人。五言格律在孟浩然前面的杜审言那里已经成熟。他不可能不知。而他却把古风与近体整合,近体多为古风化的近体,将格律精神与古风的自然平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兴象玲珑”的境界。他借用佛道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02

解题

这首五律,写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应邀到一农村老友家做客欢饮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友情。诗看似平淡如水,细品就像是一幅田园风光画,将景、事、情完美地融汇一起。

03

说诗

“过”,探望的意思;“故人”,指老友旧交。诗一路下来,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似说家常,似写日记,平静、简单、淳朴,不事雕琢,不见一字多余,很是干净,

开头写老友盛情相邀。“具”是备办之义,“鸡黍”指丰盛的饭菜,“田家”就是农家。“具”“邀”“至”动作连着极顺,如记流水账,却自然随意。两句导入下文,为写主客把酒言欢铺垫了气氛。承“至”意而写望,于是有次联之景,犹脱口而出,勾勒出一个村庄的典型环境:绿树在村边环绕,青山在村墙外面斜立着。其视角一近一远,跌宕有致。之后写进村与朋友饮酒欢笑,唠家常,瞌农事,味无穷,此处情景密接合为一体,景语情语融汇;尾二句应合第二句“邀”字生发情性,“还来”就是再来,“就”是靠近,“菊花”指菊花,也指菊花酒。诗人被这里的情景人事深深打动,期待明年重阳菊花盛开的时候,不请也自来,品赏“故人庄”的美味佳酿。

全诗用语平常,却用得极好。寻常字一般少用,若有功力用好,可得妙思,尤其传神。设词炼意枸句为要,否则易失于浅俗。

顾问:谭五昌   郑允钦

主编:欧阳滋生

编辑:云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